周敏新
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英文电影引入课堂研究的热潮和硬件条件的成熟以及学习者对英文电影的热衷与追捧。
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长期以来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语音室播放听力材料,学习者被动听材料,然后完成相应练习,教师提纠正相应的练习错误并提供答案。传统的听力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学生觉得课堂枯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多研究人员(陈燕,2005;张丽,高媛,甄倩,2008等)认为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和程度与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他们只能被动地输入,而不能主动地输出,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为学习者提供或创设逼真的语言学习环境是教学者面临的一大难题,而英文电影引入听力教学成为了解决这一瓶颈的突破口。而新型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听力教学中,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有效的学习和接受。用声音和图像相结合的英文电影来辅助听力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真实的语言材料、语言环境、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和社交技巧。
笔者在自己大学二年级的四个教学自然班级中任意地选出两个,一个为实验班级,另一个为对照班级,其中实验班共56人,对照班为54人。因为笔者的四个教学班级都是在年级教研室中随机分配获取,所以大体可以把数据视作为无偏性。
第一,本实验听力课的教学方法:首先,要用英文电影进行听力教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水平层次。虽然大部分英文电影所涉及的词汇量并不是很大,考虑到电影中可能出现的语速和口音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给很多学生听起来造成很大困难。我们在选择电影的时候,选择10部有中英字幕的电影并且把一个学期所要学习的电影和课程安排等资料全部提前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课前做好相关准备。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先自己欣赏电影的故事情节,避免课堂上他们只关注情节而忽视了电影中的语言和文化等问题。学生自己欣赏电影的时候,要求他们记录下其感觉到新鲜的英语表达方式以及感到费解的地方,以便欣赏完电影后进行课堂学习。带着这样的任务去欣赏电影,学生就会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到电影语言上。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包括利用中文字幕写出引文字幕或利用英文字幕写出中文字幕、音频经典对白听写、影片角色扮演、复述电影内容或改编或续编故事等等。告知学生,他们的每项课堂表现将会作为期末考评的重要参考。第三,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帮助他们回忆以及增强对电影中的文化知识以及语言的了解。组织学生讨论影片中涉及到的日常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以及日常口语,从而帮助学生从各个方面了解外国文化以及语言,同时为了提高学生们欣赏电影的水平,我们要求学生写影评和观后感、学唱影片歌曲、运用电影中的语言,编个短剧来具体练习一下电影中语言的使用。第二,本次实验采用笔者自己的班级也是为了考虑减少其他变量(例如因教师风格不一,教法不一等)对因变量的影响,尽量保证数据的无偏性和有效性。对照班采用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而实验班则使用新型的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模式,即引入英文电影并安排与之相关的教学活动。实验班与对照班采用对英语听力成绩的前后测。数据收集结束后将数据全部录入到SPSS13.0进行处理,最后对两个班级的听力平均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第三,实验假设。实验班级与对照班级的总体平均听力成绩并无差异。
第一,实验前侧和实验后测;两个班级都属于大二学生并来自同一个系,听力情况大体相同,为了准确确定猜测,以全年级统考成绩为基准,把这两个班级学生的期考成绩听力部分作为前侧成绩。一个学期后,也以全年级统考成绩为基准,把这两个班级学生的期考听力成绩部分作为后侧成绩。第二,调查问卷。对实验的受试者进行了有关新型教学模式中五个问题的问卷调查。
分组描述统计量表可以看出,对照班级和实验班级的前测成绩平均分分别为15.15和14.85,标准差分别为6.25 和6.37,后侧成绩在实验班级中对照班级的平均分升至17.7,而对照班级中平均分只有14.18,但值得关注的是实验班级的标准差由原来和对照班级的几乎一样的数值逐渐变得比对照班级大,这说明实验班级中对采用的教学方法对部分学生造成一定的不适应性;在对照班级中,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相对较为适应,标准差相对变小。
在独立样本检验表中,Levine齐性方差表明前测成绩对与两个班级来说方差是相等的,查看“Equal variances assumes”一行的数据作为T检验的结果数据;Sig.(2-tailed) 为双尾检验的显著性概率。前侧成绩的显著性概率为0.804的显著水平,表明两组在变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此外,两个变量的平均差值95%置信区间含有0,也辨明两组平均值的差异水平无显著。后测成绩中Sig.(2-tailed) 为0.000的显著水平,表明两组在变量上有显著性差异。此外,两个变量的平均差值95%置信区间不含有0,也辨明两组平均值的差异水平显著。
一个学期后,笔者对实验班级所用同学做了问卷调查,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电影是一种听觉学习,能激发他们学英语的兴趣。利用英文电影进行听力教学,会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趣,信息量更大,更流畅,尤其采用图、文、声像等多媒体立体语言教学,使材料具有形象化、多样化、生动化的特点,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的听力训练方法由独立样本的数据与学生的反应相结合,笔者认为是行之有效的,起码相对传统的听力教学方法效果要有利。在问卷中,学生对提高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赞同的比例如此之高,实在值得我们关注。当然,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有17%的被调查学生认为,看英语电影不是一种听觉学习;有15%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这样的听力教学方法不能促进英语听力的提高。这说明,英语电影用于听力教学并不能保证所有全体学生都能在听说能力的提高或受益。
第一,要注意学生所具备的基础听力水平。虽然电影应用于听力教学能在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传统听力教学的枯燥与单调,但这一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学生具有一定基础听力水平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忽略这一前提,课堂上学生很容易只关注情节而忽视了电影中的语言和文化等问题。第二,要让学生做好课前的听力准备,把听力贯穿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把一个学期所要学习的电影和课程安排等资料全部提前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课前做好相关准备;课堂上的活动(例如利用中文字幕写出引文字幕或利用英文字幕写出中文字幕、音频经典对白听写、影片角色扮演、复述电影内容等)只是为了检查平时学生所做的影片听力情况,这样做是为了让英文听力贯穿于学生日常,把应试教育与形成性评估结合起来,保证听力潜移默化的效果。
此项实验只是笔者对自己兴趣所关注话题的一次尝试性实验。实验的规模很小,笔者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普遍性,但可以为我们对开辟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只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题材影片,既能让他们欣赏电影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又能学习电影的丰富语言,再加上必要的课堂听力任务,及观影后第二课堂的组织学习,相信英文电影应用与听力教学会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