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尤利西斯》与《押沙龙,押沙龙!》之间的相似性

2011-08-15 00:49王志明
山花 2011年6期
关键词:尤利西斯意识流乔伊斯

王志明

解析《尤利西斯》与《押沙龙,押沙龙!》之间的相似性

王志明

引言

《尤利西斯》被认为是英国小说史上最富有革新精神的作品,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也是现代英美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尤利西斯》被誉为二十世纪一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之首。著名诗人艾略特曾经对《尤利西斯》作了高度的评价:“这部小说是对当今最重要的反映,它是一部人人都能从中得到启示而又无法回避的作品。”《押沙龙,押沙龙!》是福克纳自己非常满意的作品,他特别为小说配了大事记、家谱和约克纳帕塔法县地图。事实上,《押沙龙!押沙龙!》这部作品可以称得上是约克纳帕塔法体系中最重要,最复杂,最深奥的一部小说。这两部作品都是在当时美国和英国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精神危机日趋严重的历史条件下创作完成的,都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所以这两部作品在题目模式、创作背景、写作手法等方面有着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乔伊斯(1882—1941)生于都柏林一个穷公务员的家庭。从小在耶稣会学校接受天主教教育,准备当神父。乔伊斯大半生流亡在欧洲大陆,可在他的小说中,他的家庭生活和家乡的形象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而且题材与人物都集中在都柏林。他认为,只有彻底摆脱爱尔兰宗教、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他才能完全客观地描绘都柏林的生活。他的第一部作品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1914)。他用了7年时间写成他的代表作《尤利西斯》(1922),在这部作品中,他广泛运用了“意识流”的创作手法,形成一种崭新的风格,成为现代派小说的先驱。他不仅在遣词造句方面刻意创新,而且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引语和神话。但有些段落不加标点符号,以致有隐晦之感。

福克纳(1897—1962)出生在美国南方密西西比州的新奥尔巴尼,他的曾祖父也曾经是一个小说家,这对福克纳有一种潜在的影响,由于家境破落,福克纳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和乔伊斯一样,他的家庭生活和家乡的形象在他的作品中也都有所反映。他一生共创作长篇小说19部、短篇小说70多篇,其中绝大多数以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作为背景,人称“约克纳帕塔法世系”。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福克纳与乔伊斯的经历和出身方面有着令人惊异的相似之处,而这种相似也非常明显的反映在他们的这两部作品中。

《尤利西斯》被誉为意识流小说开山之作。作者乔伊斯一反传统的写作方法,使用极为怪诞的手法,展现发生在都柏林一天十八小时中的种种事情,每一小时写一章,最后一章描写女主人公的性心理,整章只有前后两个标点符号,堪称文学一绝。加以本书因是否属淫书的争论,在西方曾两上法庭,解禁后其影响更大。2000年英美一些重要媒体一致将本书列为20世纪世界最富影响的名著之一。

《押沙龙,押沙龙!》是福克纳最重要,也是最复杂、深奥,最具史诗风格的一部作品。它讲述的是美国南方一个家族从1860年到1910年左右所经历的激烈的分崩离析的故事,深刻地表现了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的种种冲突,触及与人类境遇有关的诸多带普遍性的问题。小说叙述方式独特;书中各人物从不同的角度,带着不同的主观感情“解释”过去,但共同体现出整部作品的悲剧格调,本书书名源自《圣经》典故,书中描述的亲子之间的爱与恨、兄妹之间的暧昧感情等,具有《圣经》故事的色彩。

二.小说的题目都采用了“神话模式”

(一)什么是神话模式

二十世纪的文学中出现了神话创作的热潮,因此德国小说家布洛克把这个时机称作“神话时代”。二十世纪“神话的回归”这主要归结于现代作家对神话和文学之间的关系的重新发现和认识。简单的说,艺术家的创作思维就是神话思维,艺术家从神话中吸取灵感和素材以赋予混乱无意义的现代社会秩序和意义。而文学作品中的神话模式是指创作文学作品时以已有的神话故事为框架,作品中的人物、情节、结构等大体上与之对应或平行,形成整体形象征。

(二)小说题目相似的神话模式

《尤利西斯》和《押沙龙,押沙龙!》这两部作品的题目采用了“神话模式”。《尤利西斯》的题目来源于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奥德修斯(Odysseus,希腊名字为奥德修斯,拉丁名字为尤利西斯)。《尤利西斯》借用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同名英雄作为书名,把古希腊英雄在海上漂泊十年,最后终于返回家乡的故事予以现代化,并反其意而用之。而《押沙龙,押沙龙!》的书名取自《圣经》中的人物押沙龙(Absal om)。押沙龙是大卫王的第三个儿子,他的生平事迹详记于《撒母耳记下》(第13至18章),他也算为圣经中的“名人”,却不像所罗门那样为耶和华建造圣殿而知名,而是因为他成为大卫家的逆子而成名!福克纳借此表达父子反目、兄弟阋墙、命运不可违的悲剧主题。要理解《押沙龙,押沙龙!》,读者必须要熟悉《圣经》中有关大卫王的传说、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王传说,把古老的神话传说与萨德本故事平行对照,使《押沙龙,押沙龙!》获得巨大而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使萨德本的悲剧超越美国南方成为人类命运的象征。

三.小说相似的创作背景

《尤利西斯》和《押沙龙,押沙龙!》这两部作品都是在当时英国和美国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精神危机日趋严重的历史条件下创作完成的。这两部小说都揭示了在混乱无意义的现代社会秩序中人们的孤独绝望的精神状态。

《尤利西斯》中恰如其分的意识流的使用和对三个人物交叉的庸俗无聊的生活展示,表现了西方现代社会中人的孤独绝望、精神崩溃、无可救药的情状,从而展示趋于沉沦衰亡的爱尔兰整个历史及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幅。《尤利西斯》全书共分为三部分十八章,表面上每章内容晦涩凌乱,实则内部结构与荷马的《奥德赛》有密切联系。每一章节都有其独特的写作技巧,并对应一个《奥德赛》的故事主题,角色和情节也和《奥德赛》有不同层次的对应。福克纳在《押沙龙,押沙龙!》中通过约克纳帕塔法县又一个家族,萨德本家族的兴起与衰落,表现了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的种种冲突,反映了美国南方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的历史、社会面貌。

四.小说相似的意识流写作手法

(一)意识流小说及写作手法概况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在现代哲学特别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小说类作品。意识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提出。他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并不是由一个一个分离的、孤立的部分组成,而是一条连续不断的、包含各种复杂的感觉和思想“流”。小说中的意识流,是指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具体说来,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西方现代小说史上,如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芙、福克纳等,都以成功地运用意识流而闻名于世。

就文体特征而言,由于意识流小说以人物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来展示人物持续流动的感觉和思想,而且通常借助自由联想来完成叙事内容的转换,因此,它们往往打破传统小说正常的时空次序,而出现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大跨度的跳跃。意识流小说中使用最多的技法是直接内心独白、间接内心独白、无所不知的描写和戏剧性独白。意识流小说中的许多形象具有传统小说中所不具备的多层次的内涵,而意识流说法的加入也使小说的叙事过程变的扑朔迷离、天马行空。在人物的内心意识的展现过程中,人物离我们越来越近,而我们仿佛也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审判,听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呐喊。

(二)小说相似的意识流写作手法

在《尤利西斯》和《押沙龙,押沙龙!》这两部作品中,作为意识流小说典型代表人物的的两位作家都使用了意识流写作手法,在文中采用“蒙太奇”技巧使各种互不相干的场面交互出现,文中的人物心理、思绪飘忽变幻,情节段落交叉拼接,现实情景、感觉印象以及回忆、向往等交织叠合,象征性意象及心理独白多重展示,使得叙事显得扑朔迷离,在语言上形成了独特的意识流痕迹,显示出了两位作家对意识流写作手法的完美诠释。

《尤利西斯》充分展示了乔伊斯独特的意识流创作风格。在文中作者充分展示“心理时间”,以自由联想、内心独白、时空颠倒的手法,把时间限在18小时内,写的却是三个人物的漫长岁月与人生经历。主人公数十年的生活内容,在人物的意识流中,过去、现在、未来自由交错出现,彼此颠倒,其联想更具散漫性、自由性。如莫莉早上醒来,看时间早还想再躺会儿,睡意蒙眬中的意识闪现是极具代表性的。

最后一章(第十八章)自始至终是处在半睡半醒中的莫莉的“意识流”。出现在梦境中的有丈夫、博伊兰、初恋的对象马尔维中尉,等等。丈夫回家后告诉了她斯蒂芬的事,她又开始幻想要和那位尚未晤面的年轻教员和诗人谈情说爱了。她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丝毫也不忠实于丈夫,却又安于现状。因为她知道,像布卢姆这样知识丰富、有教养、为人宽厚的男子,她是再也找不到了。

本章完全不用标点,结构也很别致。全文由八大段组成,只在第四大段末尾和第八大段末尾(即全书结尾处)分别加了个句号。文中的自由联想与内心独白是自由跳跃的,没有方向秩序。它打破了理性顺序,模拟了人通常在半梦半醒状态下的潜意识。

福克纳在《押沙龙,押沙龙!》中完全弃绝了叙述的连贯性,每个叙述角度都不是独立的,而是不断插入他人的叙述或意识流。实际上无论是罗莎的叙述还是康普生、施里夫的叙述或昆丁的意识流,回忆总是不断插入进去,互相揉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极为复杂的叙述结构形态,每一个叙述者的声音背后,都能听到另一个叙述者与之争辩的声音,同时,每一个叙述者的声音本身也可以听到自己的另外一个声音,因为每一个叙述者都表现出没有把握,疑虑和不可靠。由于这部小说的意识流写作形式特征,需要读者的积极参与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意义。读者如果真诚地相信某个叙述者的叙述,或沉迷于某个场景、细节,就会丧失对它的整体把握,陷入作者设置的陷阱和迷雾之中。因为“任何一个单位只有通过与其他单位的联系才能取得意义和特性。为了掌握某个形式,读者必须在整体的联系中去理解每一个单位。”读者需要反反复复阅读多遍,也许才能体察到作者的良苦用心。

结语

仔细品味这两部意识流代表作品,我们还会领悟到两部作品在结构、象征意义、主题思想等方面也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我们也可以看出作为意识流小说典型代表人物的乔伊斯和福克纳都擅长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方法,通过对作品中人物内心的剖析揭示作品的主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创作上,乔伊斯和福克纳堪称大师,他们的语言丰富多彩,作品风格新颖独特,他们都在本国乃至世界文坛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作品和他们本身都值得我们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Frederic J.Ulysses in History from James Joyce and Modern Literature[M].England:Routledge,1982:131-141.

[2]Faulkner William.Absalom,Absalom![M].New York:Random House,October,1936.

[3]王士红.论《喧哗与骚动》与《尤利西斯》文本的相似性[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4).

[4]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5]翟士钊.美国文学选读[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

[6]虞建华.英美文学研究论丛[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454.

[7]萧乾,文洁若译.尤利西斯[C].南京:译林出版社,1994:136.

[8]程爱民,王正文译.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王志明(1979— ),男,汉族,研究生,安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尤利西斯意识流乔伊斯
与《尤利西斯》偕行百年
中国古代“飞翔”意象审美意识流变史建构
论维柯对乔伊斯小说诗学的影响
不给善良增加负担
“萧译本”《尤利西斯》畅销原因探析
暴力、历史与殖民——论《尤利西斯》中的暴力政治
乔伊斯·卡洛尔·奥茨作品综述
当边缘遇上意识流——写在吕红《美国情人》发表十周年之际
论英美文学的意识流文本的现代批判
伍尔夫《黛洛维夫人》的意识流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