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周代的社会结构

2011-08-15 00:43施学敏张程程
群文天地 2011年8期
关键词:诸侯国宗族诸侯

■ 施学敏 张程程

关于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应划分为几个阶段以及哪几个阶段,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冯尔康的观点是划分为四个阶段:周代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辽宋金元明清(前期)时期、清代后期的中国近代社会时期。卢子震则划分为五个阶段:从西周初到春秋初为第一个阶段;春秋战国为第二个阶段;秦汉魏晋南北朝为第三个阶段;隋唐五代为第四个阶段;宋元明清为第五阶段。本文窃采用冯尔康老师的四阶段划分法,浅论周朝时期中国的社会结构。因为等级制度是古代社会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宗族是贯穿于全部中国历史的重要组织。因此,对周代社会结构的论述要涉及到等级结构,宗族与家庭。

一、等级结构

(一)第一等级。天子:(包括周王及其家庭)“天子建国”的周天子,处于社会第一等级的地位。天子分封诸侯,是名义上全国、土地、臣民的主人,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保证他实现对全国政治、军事、经济的统治,不过他拥有大量直属领地——王畿,直接统治这里的人民、军队、征收赋税。他拥有祭祀王室宗庙的权利,是姬姓大宗主,对于同姓诸侯国,他以君统、宗统合一的双重身份巩固对同姓诸侯的统治。

(二)第二等级。诸侯贵族:(诸伯等)西周实行分封制产生了各级贵族,特别是诸侯贵族。西周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结合而实现的,宗法制区分大宗和小宗,诸侯对于大宗的周天子来说是大宗,但在其内部,它就是大宗,也是按大小宗法的原则实行继承和分封,即嫡长子继承诸侯爵位,给余子分领地,使他们成为卿、大示,拥有“来邑”。卿、大夫照样执行大小宗法制,封余子为士,给他们“禄田”、“食田”。同姓诸侯占据诸侯贵族的主体地位,《春秋左传注》记载:“西周封诸侯国71个,而姬姓独得53个”。

(三)第三等级。百官贵族:(卿、大夫、士)周王朝和各诸侯国都有一批行政治理人员,由卿、大夫、士担任。卿、大夫在诸侯国任要职。士可以出任武官也可以做卿、大夫的家臣。他们是封爵贵族,又兼有官僚性质,故称百官贵族。

(四)第四等级。平民庶人:(国人、皂、舆、农夫、手工业者、商贾等)最低层贵族的嫡和子继承为士,余子不可能再被封为贵族而或为一般平民,居住于城市和效区,自食其力,可被征为武士,他们就是国人,有一定社会能量,关于国家兴亡。如:周厉王时期,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就显示了国人巨大的社会能量。

(五)第五等级。准贱民:(隶、僚、徒、百工、农奴)。

(六)第六等级。贱民奴隶:(仆、台、获丑、臣妾、伏驭、牛牧、马牧、娼、女乐)。

二、宗族和家庭

(一)宗族有大小宗之别,大小宗表示的是宗族构成。在一个家族内部,有各个分支。周代宗族由本支,分支,子分支等不同的层级构成。这种层层相属的宗族关系,使族权和政权合一,“宗统”和“君统”合一。“君统”是指以政治关系、政治级等为基础的统治体系。“宗统”是指以血缘关系、亲疏等级为基础的家族体系。前者的体现是君主政治,后者的体现是宗法制度。周代是这两种完整体系并存的开端,它们都已达到制度化和社化会的程度。随着社会进展,周代的君统和宗统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两种并行的社会系统出现了交织和渗透,最终转变为战国以后的中央集权制和家族制。

(二)家庭。家庭结构由大变小:周代的家庭结构,大致经历了由大变小的转变,与社会总体变革相同,战国时期表现明显。战国是中国家庭小型代的时期。

家庭实行父家长制。《礼记》记载:“家无二主”,说的是男性家长统率妻妾和子女,是一家之中独尊的主宰。在夫妻关系中,妻从属于夫。嫡庶长幼诸子在家中地位不同,嫡长子拥有继承爵位的权力。

三、周代社会结构的特点

(一)等级结构和宗族结构层次比较明显,家庭在发展,其他的社会组织很不发达,总的来说,社会结构不算复杂。

(二)宗统与君统的统一,社会结构以宗族为基础,其中以周王朝的姬姓宗族为核心。周王是国家元首,又以宗子为宗族首领,在王畿和姬姓诸侯国范围内,集君权与族权于一身,使君统与宗统合二为一,造成族权几乎与政权重叠。

(三)贵族分权制,主要是诸侯拥有孟子所说的:土地、人民、政事“三宝”,他虽然也像天子一样分封卿、大夫,但被封者围绕其主人进行活动,诸侯能统理全境,自成为独立王国。

(四)这个特征,卢子震老师用“天下”、“国”、“家”这三个基本概念来描述。天下:指由臣服于周的所有诸侯国构成的社会共同体。国:指周代诸侯国。家指“天子建国,诸侯立家”的家,即诸侯分封给卿大夫的土地、人民,在卿大夫统理下构成的如同国中之国的社会共同体。正是这三种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即天下与国,国与国,国与家,家与家之间的关系,形成了这一时期一种重要的社会结构形式。《中华文化史》中也讲到“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最鲜明的结构特征。

(五)春秋以前,家、国、天下体系结构大体平衡稳定,基本上是家与家相安,国与国相安,家听命于国,国听命于周室。自春秋始,国与国,家与家竞争加剧,兼并战争日益频繁,社会进入了一个大变动时期。这种变动,不是一般的动荡,不是单纯的改朝换代。而是周代家、国、天下结构体系被打破、被改造、被更新的过程。这个时期社会等级、宗族等级的变动,而未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格局,特别是没有出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的皇家,而处在前一种社会结构向后一种社会结构转化的过渡阶段。

猜你喜欢
诸侯国宗族诸侯
屈原之死
五张羊皮
屈原之死
烽火戏诸侯
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对各诸侯国政治的影响
代际分化与“俱乐部式宗族”的形成
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
清代宗族祖坟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