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倪瓒“逸笔草草,聊以自娱”

2011-08-15 00:47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山东青岛266000
大众文艺 2011年12期
关键词:倪瓒作画绘画

李 翔 (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山东青岛 266000)

倪瓒,元末著名画家,与黄公望、王蒙、吴镇齐名,并称“元代四大家”。他生活的年代,正是元蒙贵族统治时期,元朝政府推行种族歧视政策,因此有传统的南人士大夫,不愿委身事元,另一方面,又由于元统治者不重科举。这样,汉族士人失去了晋身之阶,他们只有寻找新的出路。在这样的政治气候、社会环境中,他们有的隐逸于山林,有的寄情于书画,表达自己“超凡脱俗”的情趣,抒发抑郁苦闷的心境。有的以毕生精力从事绘画,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们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通过对山林精神的推崇和对抒情写意的强调,融合了笔墨的写意精神与客观山水形态的“表现性写实”。逐渐形成了整体的尚“意”的山水画风,并因自己的思想渊源和对山川自然及传统的独特的审美要求,而形成了元四家整体的绘画美学精神。具体地说,元四家的绘画美学精神主要体现在对“脱俗”的要求、对“自娱”的主张和“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审美价值取向上。尤其是倪瓒,他的绘画体现了元画“高逸”的最高峰,而他的“逸笔草草”“聊以写胸中逸气”,也最能道出元代绘画的精神。

倪瓒所倡“逸气”说是道家来源于自然、走向自然的真元之气,体现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体现着人格独立的追求。在写“胸中逸气”的创作行为中,这种道德之气最终转化到艺术上,成为艺术之气。“逸气”中的“逸”指的是闲云野鹤之遗民情怀,强调主体人格独立,反对艺术的功利性、目的性的艺术精神。“逸笔”反形似、重神轻行,侧重于强调主体精神的表达,表现主体的独立人格与自由的精神。与侧重于写实描绘、追求形似的写实画法成为对比。“逸笔草草”并非潦草作画,“草草”是画家作画时的一种状态,就如“解衣般礴”一样,一种作画情感状态的表露,发乎于胸中之情,故“逸气”成“逸笔”,写作者之情感。倪瓒主张“逸笔草草,聊以自娱”他作画不求形似,用以自娱。倪瓒之画,又非完全不似,山水树石,墨竹露叶,皆可寻踪迹。在这我倒觉得颇有些像西方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所追求的那样,立体主义所提倡的结构整体而非短暂的自然表象,一次在其画面形象中抽掉人的社会属性,一方面以“形式实现”代替相貌或情感的性质,同时也排除了轶事的和象征的因素,毕加索所作的《格尔尼卡》作品题材本身就来自具体历史事件,西班牙内战期间,纳粹的轰炸机对小镇格尔尼卡实施可怖的空袭,造成数千名无辜者丧身。画家满怀义愤,以单纯的黑白灰3种色调,将立体主义统一设计在精心设计的平面构图之中,极其清晰地描绘出这一惨绝人寰的战争综合图像,图解式的揭示了“人类受苦受难的普遍特征”。可见,与云林先生所谓“不求形似,聊以自娱”与西方绘画表达作者主题思想感情在某些程度上是相通的。其《六君子》图,从整体布局上看,近景是六棵疏朗的树木,这六棵树前四后二,布局得体,树干挺拔,疏密相映,长短参差。远景是平缓的山峦,与之呼应的中间那一大片空白,表现辽阔平静的水面,湖水连波纹也没画,却使人联想水波不起,万籁俱寂。既没有飞鸟,也不见帆影,更别说是什么人迹了。把披麻皴法和折带皴法交错使用,笔意微茫惨淡,率略之中脱尽纵横之气,将先生胸中逸气以逸笔之资尽显于画中。

倪瓒的“逸气”说,受到其同时代和后来文人士大夫的推崇:

1.品格,性情、书卷、笔墨的一致性。逸气发自作者的主观意绪,就必然紧密联系着作者的品格、性情、阅历和修养。清初六家之一的王原祁说:“画虽一艺,而气合书卷,道通心性。”“画法与诗文相通,必有书卷气而后可以言画”读书修养变成了作画的先决条件。。

2.强调绘画的主体文学性格。倪瓒的“写胸中逸气”强调抒发主观意绪,显然带有明显的诗歌性格。他在一首诗里说:“爱此风林意,更起丘壑情。写图以间咏,非在象与声”。风林和丘壑使他产生意和情,作图写诗,不在形象也不在声音,只在于情怀的抒发而已!就如诗歌的目的主要不在于声一样,绘画中的形象也仅是一种托物。

3.强调“率意”与“自娱”。文人画目的在于抒胸中真情,最忌做作。明清以来所强调的“率意”“平淡天真”“自娱”,无非是从倪瓒“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这句话引申而出。“逸笔草草”,即是率意天真。而只有以“自娱”的态度作画,内心真情才能流出, “自娱”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倪瓒的绘画理论,从观念上推进了中国文人画的发展,而他的绘画实践,则更充实了文人画的宝库,更直接地影响着后世画家。

倪瓒提出“逸笔”说,他自己的山水画中也明显的体现这一绘画思想,在倪瓒的画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这种“逸笔草草,天趣自成”的风格。

倪瓒提出“不求形似”,以“岂复较其似与非”的精神,通过“逸笔草草”来反拨“曲折能尽状其妙处”,又通过“不求形似”来反拨“草草点染,遗其骊黄牝牡之形色”,从而形成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笔墨程式。这种“似与不似之间”的物象和笔墨程式才是倪云林“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真正涵义。

[1]“逸笔”“逸气”“逸格”.蠡测倪瓒绘画中“逸”的内蕴关联.作者:段彪, 期刊.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06期.

[2]试论倪瓒作品中的“逸气”作者:欧俊明,期刊.怀化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AIHUA UNIVERSITY.2006年.第03期.

[3]倪瓒“逸笔草草”实非草草——倪瓒绘画技巧探析.作者:罗海涛.期刊.美术界ARTS CIRCLE 2006年.第11期.

[4]倪瓒绘画美学之“逸气说”作者:严敏.朱璇,期刊.2010年6期艺术天地.

[5]马延岳:《外国美术史》.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2007.

猜你喜欢
倪瓒作画绘画
Song in a cup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折段麦秆来作画
且有“蜗居”,梦不荒芜
倪瓒,洁癖患者画极简主义
图说书法(155)
元末画家:洁癖是—种生活方式
指纹来作画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