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霞 (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6)
浅谈综艺节目的泛娱乐化倾向
刘永霞 (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6)
本文以美学、传播学、大众文化研究的视角,对当前电视综艺节目的泛娱乐化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包括泛娱乐化的定义,泛娱乐化在综艺节目中的同质化、低俗化表现,以及产生泛娱乐化的文化方面、经济方面以及受众方面的原因,最后总结了综艺节目泛娱乐化产生的不良后果。
泛娱乐化;综艺节目
在美学意义上看,娱乐本身没有外在功力目的,它只是人真正成为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所追求的是满足人精神愉悦的内在需要,放松人的身心。娱乐的本质在于它是人真正成为人的过程中的基本需要。但是随着近些年来大众传媒的影响,娱乐成为获取经济利益的一个重要方式,电视媒体以其强大的娱乐功能成为了泛娱乐化现象的最佳载体,娱乐本质性的内容慢慢被改变。
什么是泛娱乐化? 笔者认为,可以这样理解泛娱乐化:以大众传媒为载体,在大众文化的摇篮中产生,最大限度地追求娱乐元素来满足受众的单纯感官愉悦,忽视了其自身的文化意蕴和寓教于乐的初衷,使其趋于同质化和低俗化。
由此看来,泛娱乐化和娱乐有着本质的不同:娱乐是不以外在功力目的,而泛娱乐化却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娱乐追求的是一种放松心灵的精神愉悦,它的本质是人成为人过程中的基本需要,泛娱乐化是以大众传媒为载体,通过浮华的形式和多样的手段来制造低级品味的娱乐,而忽视了娱乐使人获得身心健康的目的。
综艺节目是对各种文艺形式进行再创作,满足广大观众的艺术审美和休闲娱乐,给观众提供的是一种文化愉悦的审美感受,而近年来,“目前所谓的电视娱乐节目已经是艺术之树上的病枝,享乐的麻醉剂,刺激收视以谋取金钱的商品。它们垄断着荧屏,逐斥着真正的艺术,它们以娱乐以偏概全地冒充着艺术在历史与显示中多元化功能和性质。”1
纵观现在的综艺节目,不管在节目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如出一辙,逐渐走向趋同。首先,节目内容上的模仿。选秀类节目火了,全国竞相上演选拨赛;相亲类节目火了,电视台又以各种方式当红娘。其次,形式上的雷同,闪耀的舞美灯光,绚丽的帅哥美女,都是千篇一律令人乏味。再次,主持风格的“假”模仿,一些综艺节目根本不经过分析本土人情和人们的审美习惯,就盲目的学习港台主持人,从港台腔到无厘头的表现方式无处不在东施效颦,使节目只剩下空洞的嬉戏打闹,未能达到对节目本身的拿捏。
电视综艺节目中的低俗化,往往是针对受众存在的低级趣味的倾向,对受众浅层次的感官愉悦的迁就和满足,反对意义的深度。这种低俗化主要表现在:采用非常手段,甚至通过偷窥的方式,把注意力集中在明星的绯闻、丑闻、私生活上。其次,过度追求猎奇,以求最大限度地刺激观众感官。一些综艺节目让嘉宾大秀性感,让模特在舞台上当场换衣。主持人调戏嘉宾,用挑逗的语气问嘉宾身体的哪个部位最性感,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猎奇心理。
比较近年来所流行的一些综艺节目,无论是日韩还是港台内地,无不都有着强大的明星和主持人阵容,港台的《我猜我猜》《康熙来了》《黑涩会美眉》《棒棒糖》等都是每期邀请嘉宾的形式,制造看点。内地的《快乐大本营》《舞林大会》等也都是星光闪耀,光彩耀人。另外,在舞美灯光和节目包装上富丽堂皇,追求场面浩大,奢靡豪华。主持人也经常使用一些外表打扮前卫新潮的俊男美女,再加上各种明星轮番上阵,文化快餐一道接着一道,刺激着大众的感官,给予他们莫名的快感,直接形成一种“无意味的形式”。
在经历深刻社会转型的中国,大众文化在文化领域愈加明显,而娱乐文化又是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大众文化偏重感性愉悦,追求平面化,远离深度,这正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在心理上需要浅显易懂的精神产品一拍即合,而电视媒体正是针对受众这种心理需求,将“生产快乐”作为主要的追求目标,充分发挥它的娱乐功能,盲目地制造快乐,利用单纯的感官刺激在短期内提高收视率。
更深层次上,大众文化的繁荣让以深度、抽象、严肃为特征的精英文化逐渐向平面直观的大众文化转型,使得精英文化在电视媒体中的地位更加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频频出现的以感官刺激为卖点的综艺节目,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的初衷也逐渐消失。
受众本位理论指的是媒介信息的传播,应最大限度地适应受众的需求,以受众为中心。“受众本位与传播者本位不同,传播者在参与传播过程中主要根据受众的需要来确定传播的目的,步骤以及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并以受众受传的实际状况作为评价传播得失的标准。”2因此,受众需要什么,就传播什么。
但是在受众的精神需求中“不仅包含有高尚的需求,而且也包含着由人的本能和欲望无节制扩张所带来的低级、庸俗、不健康的需要”3。弗洛伊德提出“力比多”理念,他将快感描述为一组本能驱动力,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电视综艺节目所提供的煽情、搞笑、无厘头,将人们的眼球轻而易举的吸引过来。观众在娱乐中暂时忘记生活中的烦恼和工作上的压力,从而得到一种心理上和感官上的安慰和满足,同时大众的这种娱乐需求又极大限度地促进了综艺节目的制作更大肆渲染娱乐化元素,打上娱乐的包装推销出去。但是一味地追求这种“快感原则”将会弱化人们的理性思考能力和道德的束缚力。
电视传媒需要通过广告收入等市场手段,发展其在传媒产业领域的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逻辑是通过收视率来实现对电视的作用的,这也就成为了电视节目追求盈利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布尔迪厄形象的指出,收视率“是个隐匿的上帝, 它统治着这个圈子,失去一个百分点的收视率在某种情况下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4当这些经济因素在作怪时,这种娱乐化渐渐显示了它所具有的巨大经济利益,媒体在制作综艺节目时早已倾向了利益化一端。
电视媒体在市场化运作中,以“收视率至上”为经营理念,但收视率并不是衡量节目好坏的唯一标准,它无法对节目的个性化程度和观众的喜爱状况提供参考。用收视率去决定电视节目的生死存亡,一些有文化价值的综艺节目迟早会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某些庸俗低级的节目却大肆占据市场,这样就偏离了电视台作为生产精神文化产品的专门机构的基本属性和职能以及综艺节目满足受众审美需求的初衷。
大众如果长期沉浸于泛娱乐化这种低级审美品味的娱乐文化中,其直接结果必然是受众审美认知能力的下降和认知结构的简单平面化,以及自我精神的丧失,让受众在娱乐的虚幻世界中安于现状,逐渐失去对社会人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节目本身一味地迎合受众的浅层次的感官需求,拒绝深度,只能使节目越来越缺乏实质性的内容,积极的文化价值观念逐渐被淹没,由此形成传媒和受众的恶性循环的发展关系。
注释:
1.李瑞植.邱秀瞳.我国内地电视娱乐节目解析[J].新闻前哨.2004 06.
2.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221.
3.张琼.道德接受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4.时统宇.媒体泛娱乐化现象分析[J].新闻实践,2006.6.
(本文是辽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电视娱乐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马哲理念”的子课题,课题号L09BZX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