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对成人教育的启示

2011-08-15 00:45:37胡月香
大家 2011年8期
关键词:班杜拉归因学习策略

胡月香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对成人教育的启示

胡月香

在影响成人学习的诸多因素中,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心理因素。本文在阐述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分析成人的自我效能感特点及成因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成人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供借鉴。

自我效能感 成人学习者 成人教育

自我效能理论是由班杜拉首先提出:“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即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针对成人学习者自我效能感普遍较低的现象,笔者在此深入探究自我效能感的机制以及成人学习者自我效能感的成因,并对培养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 、自我效能理论的概述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主要包括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与改变的因素以及自我效能感的作用等方面。

(一)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与改变的因素

班杜拉认为,有四方面信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改变。第一,以往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成功的经验可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反之则降低。第二,替代性经验。相近人的成功能促进自我效能感提高,失败则降低自我效能感。第三,他人的评价、劝说及自我规劝。在直接经验或替代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劝说、鼓励,效果最大。第四,情绪状况和生理唤起。人们在评估自己的能力时,常常会依赖于当时生理和情绪上的感觉,同时情绪也会影响人们对自 身能力的判断。以上四种信息常综合起作用,但如何影响及影响程度,因人而异。

(二)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班杜拉等人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通常情况下人们倾向于回避超过其能力所及的任务和情境,而执行那些他们认为自己能做的事。其次,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动机性努力的程度。当人们感觉自己工作上有较高自我效能时,会干得更卖劲;反之则不会付出太多。此外,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思维过程。拥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人,会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行动,注意焦点是怎样解决问题;相反,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则担心可能出差错的地方,从而降低了努力水平。最后,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情感过程。在面临可能厌恶性情境条件时,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个体的应激状态、焦虑反应和抑郁的程度等情感过程。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往往因怀疑自己处理和应对威胁的能力不足而体验到强烈的应激状态和焦虑唤起。

二、自我效能理论对成人教育的启示

成人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两种,其生源包括普通中等教育和职业中等教育的应届毕业生,以及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在职或离职从业人员。笔者在此将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分析并探究成人学习者自我效能感特点及成因,并进一步为培养和提高成人学习者自我效能感提出几点可行性的建议。

(一)成人学习者自我效能感的成因分析

成人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是受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1、学习者内部的影响因素

第一,消极的归因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成年人由于经验和环境的影响,常常会将学习成绩的不理想归因于自身能力的不足,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第二,已有的成败学习经验导致习得性无助。成人学习者中大多数在学龄期的各种升学筛选中或多或少都有失利的经历和体验,会逐渐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而形成一种自我认知偏差。第三,目标设置不当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有些成人在设立学习目标时,没有考虑自身实际情况,或将目标定得太高导致学习毫无进展,甚至产生对自身的学习能力的怀疑;或将目标设定过低,缺乏动力。第四,缺乏学习策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成人学生由于不容易习得新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也容易形成思维固着,从而导致了学业上的失败,学业失败又使学生产生更低的自我效能感。

2、外界环境的影响因素

社会舆论、教师期望、同事亲友的压力等外界环境因素对成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教师的消极期望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由于教师常认为成人学生已过了最佳年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也采取消极态度。其次,公众舆论容易形成一种错误的刻板印象,即成人的智力状况已不适合新的学习,这也会降低成人学习的动力。

(二)自我效能理论对成人教育的启示

自我效能感可通过影响成人对学习任务的选择、学习过程的自我管理和控制、对学习困难的态度和情绪等方面影响学习效果。鉴于此,对培养成人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利用成人学习者的优势,激发其学习的动机。

成人的学习具有职业性、实用性和持久性等特点。职业性意味着成教学生将学习看作是寻求理想工作或改变现有工作环境的契机;实用性即他们更喜欢学习具体的技能技巧;持久性即成人的学习兴趣具有坚定性、稳定性。因此,应鼓励成人学习者把学习作为职业变革或发展的动力和途径,结合自身职业需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已经掌握的经验和技能,促进不断学习。此外,还应使成人学习者认识到自身具备的目的明确、应用性强、自学能力强、学习情绪稳定等优势,促进其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第二、引导成人学习者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

研究显示,通过对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对自我效能感和主体的控制感都能发生影响。成人学习者往往采取消极归因方式,将学习结果归因于不可控因素(教师、运气、任务等外在因素)。因此,成人教师可通过归因训练,如观察学习和集体讨论等方法,帮助成人学习者建立积极归因模式,使其认识到:一方面可将学业成功归因于能力、努力和有效策略,从而体验到对自身能力的把握,产生积极有效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可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或学习策略不当,付出努力或调整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成绩和自我效能感。

第三、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增加成人学习者的成功体验。

自我效能理论指出,多次成功经验会提高自我效能感,而多次失败经验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因此,应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有效途径,让学生体验成功。主要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立恰当具体的个别化学习目标。二是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传授合理的学习策略。成人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成人学习者的自身特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传授合理的学习策略。三是提高问题应对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第四、借助榜样的力量,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氛围。

一是借助榜样力量提升自我效能感。以榜样成就为中介的替代经验也会对效能评价产生影响。成人教师应以身作则,或宣传有一定成就的校友,使他们的亲身经历成为学生的替代经验。二是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氛围。罗森塔尔的著名实验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偏爱心理和情感,可对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促进预期期望效果的达成。同时,由于年龄相近和心理环境相近,同学间容易互相感染。因此教师要增加师生交流机会以及学生间互动,通过言语反馈传递积极期望,鼓励建立团结互助的同学关系,营造良好学习气氛,发展群体自我效能感。

[1]Duane Brown.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M].San Francisco,2002.

[2]张鼎昆.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现状[J].心理学动态,1999.

(胡月香: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教师,硕士学历。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教育。)

猜你喜欢
班杜拉归因学习策略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交互决定理论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儿童读者的启示
价值工程(2017年17期)2017-06-06 12:13:06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班杜拉观察学习法视域下学生文明教育探析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人间(2015年22期)2016-01-04 12:47:40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
自主学习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