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柱
合作原则与英语阅读教学
陈宝柱
阅读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深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大型英语测试(四级、六级和考研)中所占的比重也日益加大。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所掌握的知识对文章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综合概括最终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然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有的学生对于篇幅长、生词多、长句密的文章采用规避的策略,不愿意阅读;有的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总停留在表层的字面意义,对作者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不完全理解,无法合理预见其写作思路,对修辞手段不了解从而造成理解的不充分、不深入;还有些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仍采用传统语法翻译理论,重对知识点孤立地和静止地分析,轻对篇章整体深入的理解,从而严重阻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将在阅读理解中引入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对其指导。
美国语言学家和哲学家H闇P闇Grice 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William James 讲座上提出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其原则要求“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一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其本质上是交际双方使会话得以连贯而继续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且相互默契配合从而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合作原则包含四个准则:A 量的准则(Quantity Maxim):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所说的话不应超出所需要的信息;B.质的准则(Quality Maxim):努力使说的话是真实的。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C.关系准则(Relevant Maxim):要有关联;D.方式准则( Manner Maxim)::避免隐晦;避免歧义;要简练(避免闇嗦);要井井有条。
但是,在实际交际中人们不总是严格遵守合作原则,有时会违反这一原则。违反的情况分为两种:真实违反和非真实违反。若说话人不合作,不配合,不遵守原则致使交际不连贯无法顺利继续下去或有意在听话人不觉察的情况下将其引入歧途,这些属于真实违反;若说话人有意在听话人察觉的情况下对话语做了足够的暗示,希望对方能推导出会话含义,即言外之义或说话人在面临顾此失彼的情况下出于谦虚礼貌等原因不得不违反原则,这些为非真实违反。诚然,非真实违反要以双方共知的语境为基础才能顺利进行。语境总体分为语言知识(上下文语境)和语言外知识(背景知识、情景知识和相互知识)两大类。语境是交际双方合作的桥梁、中介。
大学英语文章按体裁可分为:记叙文(narration)、描写文(description)、说明文(exposition)、议论文(argumentation)、新闻特写(feature)和报导(report)。事实上,合作原则不仅可运用在听说这样直接交际活动中,而且还可应用在读写这样的间接交际活动中。学生作为读者在阅读文章时实际上是与作者进行相互的间接交际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合理指导他们遵守合作原则,掌握各个文体特点,理解它们的精髓,从而培养和提升阅读能力。
说明文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有条有理的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它中心明确,结构清晰,语言准确,歧义、模糊较少。且作者基本恪守合作原则,非真实性的违反很少。关键在认读理解。故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1.准确概括事物特征(质、量)。2.分析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递进式等)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关系、方式)。3.辨别说明的方式(下定义、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方式)。4.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生动等)(方式)。
议论文与说明文均属于应用性文章,它们有相通之处。议论文是运用事实和道理论证或反驳某种观点和主张。它论点鲜明、结构清晰、论据充分、语言准确、严密、逻辑性强。作者同样恪守合作原则,较少弦外之音。关键也在认读理解。故教师应指导学生1.明确论点和了解论证(论据不真实,论点难以成立;论据不充足,难以让人信服,故也不能充分论述论点)(质、量)。2.分析论证的方法(例证法、引证法、类比法、归谬法等)(关系、方式)。3.了解议论文的结构(序论-本论-结论等)(方式)。4.体会语言特点(准确、逻辑性强、生动等)(方式)。
学生(读者)阅读这两类文章时,会很配合的根据文本来调整自己的阅读语境,但问题是他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过多的注重单词和单句的理解,明白文章的中心(质的方面),但对于中心说了多少,中心如何展开,如何说明或论证则不甚了解,对于语言特点往往忽视。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要从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上全面合理的理解文章,做到微观与宏观相结合。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增加些语言学知识(如合作原则)可帮助学生立足文本,与作者进行双向交际,理顺阅读思路,宏观上全面地理解文章,从而提升阅读能力。
(陈宝柱: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公外教研室,讲师 ,硕士。 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