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克宝 高霞 倪文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赵克宝 高霞 倪文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半结构化问题。评价主体涉及到学生、同行、领导、督导专家等,评价内容有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各方面又有各自的下一级指标,整个形成一个多级评价指标体系。
一致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计要能反映教学的客观规律。指标是目标的具体化,我们在确定指标时,应该选择那些能够充分反映教师教学质量内涵和本质的指标,而这些指标和教学目标是一致的。
完备性原则 所谓完备性原则是指指标体系的指标的全面性。指标体系中不遗漏任何一项可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指标,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地反映教学目标。
独立性原则 各项指标要具有独立性,即在同一层次的各项指标必须不相互重叠,不存在因果关系。为此,每项指标必须要有明确的、独特的涵义,作到内涵准确、外延清楚、词意清晰、明白易懂,使评价者对指标有统一的认识而无歧解。此外,各指标之间在逻辑关系上必须是并列关系,不重叠、不交叉。
可行性原则 设计指标体系,一定要从学校教学实际出发,从教师教学的实际水平出发,抓影响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
建立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教学评价应包括参加评价的团体,如学生、同行、领导、督导专家等评价主体。以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考评为例,我们按照上述原则建立教师教学考评指标体系,设U为教学质量的指标集合,U={教学态度(U1),教学内容(U2),教学方法(U3),教学效果(U4)}。其中U1={U11,U12,U13,U14},U11:有敬业精神,遵守教学纪律;U12: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教学认真;U13:重视课堂纪律,严格要求学生;U14:作业量适当,批改及时。U2={U21,U22,U23,U24},U21:专业知识丰富,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U22:教学内容充实,重点突出;U23:讲解清晰明了,深度适宜;U24:板书工整、文字符号规范。U3= {U31,U32,U33,U34},U31: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U32:授课方式灵活,课堂气氛活跃;U33: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兴趣;U34:教学组织有序,时间分配合理。U4={U41,U42,U43,U44},U41:完成教学任务;U42:学生了解课程所涉学科基本状态、前沿动态、时代背景等;U43: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U44学生对该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受诸多因素影响的系统,为保证因素权重确定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本文采用经验法,利用我院历届教师质量考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确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A={0.3,0.2,0.2,0.3}。
确定评判等级的向量评语集:H={h1, h2L,ht,L,hm},根据我学院近年学生考评情况分析及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特点,令m=4,给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的评语集为取H={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
(一)实例
以我院08-09学年某6位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成绩为例,该部分教师两学期评价原始平均分分别为90.6、90.2,标准差为5.4、4.2,而教学评价原始分与标准分对照情况如下( X1, X2分别表示该学年第一、第二学期原始成绩):
教师1:X1=87,Z1= -0.67,X2=90.2,Z2=0,X均=91,Z均=0.07;
教师2:X1=90,Z1= -0.11,X2=89.9,Z2= -0.07,X均=91.03,Z均= -0.04;
教师3:X1=95,Z1= 0.81,X2=94.4,Z2=1,X均=95.05,Z均=1.10;
教师4:X1=89,Z1= -0.3,X2=87.7,Z2= -0.59,X均=88.48,Z均= -0.85;
教师5:X1=93,Z1= 0.45,X2=94.2,Z2=0.93,X均=94.28,Z均=0.90;
教师6:X1=86,Z1= -0.85,X2=90.6,Z2=0.10,X均=88.63,Z均= -0.77;
(二)结果分析
依据Z值的大小,可判断个体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例如2008~2009(1)3号、6号教师原始分数分别为95、86,而且3号教师标准分值为0.81,位于高分区,6号教师标准分为–0.85,位于低分区,可认为前者教学质量高于后者。
同时,Z值的可加和性可用来评价个体在总体中的综合教学质量。例如两学年来,经计算发现虽然1号、2号教师总平均分值差别甚微,但却可根据标准分值情况得到1号教师总体教学质量高于2号教师的结论。根据以上分析四个学期6名教师综合教学质量的排序为3、5、1、2、6、4.
(赵克宝 高霞 倪文: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