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楠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91)
对具象静物油画空间规律的研究
张华楠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91)
自欧洲文艺复兴起,在人文主义思想指导下,人们从宗教的痴迷中清醒过来并认真思索了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画家们也开始以现实生活中具体事物为表现的新题材。此时,静物画作为绘画中一个独立的门类应运而生。本文将重点分析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初,具象静物油画在艺术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在空间表现上的不同特征。
画面构成;空间规律;透视法;色彩规律
在绘画中,画面的基本形式结构是画画语言的核心,以人们时空观念的发展变化为根本出发点,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进行三维空间甚至四维空间的表现,如贡布里希所说:“绘画的全部历史,就是将我们引向解放视点的历史。”[1]任何一幅作品都是从画面的组合与构成开始的。
1.画面均衡——对角线的运用
画面追求一种均衡美,而非决定的对称美。在具象静物油画作品中,传统的构图方法有,三角形构图,菱形构图,X形构图,弓形构图等,而对角线式构图的运用为艺术品创作带来了新的能量。在画面中,运用对角线能够有意识地构成四方形画面,让画面更加均衡。许多静物画中都使用了这一方法。比如说,卡拉瓦乔的《水果篮》,夏尔丹的《铜水箱》等。
2.色彩要素——色彩构成以及同时效应
说道色彩,更多指它在明暗、色相、明度、纯度等方面的问题。而色彩的同时效应,就是指将两种颜色并置或相邻地放在一起后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比如说纯红色与黄绿色并置在一起,相对于红色来说,在视觉上则要求绿色作为补色;对于黄色来说,则求紫色作为视觉上的补色,这种视觉效果就是色彩的同时效应。它决定了绘画的情感表现以及美的效果,同时反映了艺术家的绘画个性与特征。[2]如梵•高的《向日葵》。马蒂斯的《红色和谐》等作品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3.平面化——画面构成意识的萌芽
在西方绘画史中,文艺复兴可以说是绘画艺术的一个分水岭,文艺复兴之前的绘画是图像学式的绘画,画面追求和谐美。在文艺复兴之后,确立了“错觉”表现的远近法,其目的就是在二维空间的画面中寻找三维空间的世界。塞尚开创了平面化的先河,并且平面化的艺术形式开始向两个方向发展,①把握空间平面化,进行再构成的方法。塞尚的许多作品都运用了这一方法,如《有苹果的静物》《有盖汤盘与瓶子的静物画》《高脚果盘》等。②具有装饰性的平面化方法。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勃拉克的《曼陀铃》《单簧管》等。
1.静物画中透视法的运用
透视学是从“形”这一角度对平面上的图形进行研究,进而表现物象立体感及空间感的原理和规律的学科。我们学习透视法的目的就是运用这一规律来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并能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的物象。物体在二维平面上的位置关系体现着它在空间范围内的位置关系。发展至今,用以表现物象空间关系的远近法有多种。(1)单点透视法,是指在画面中存在一消失点,所有物象将围绕这一点达到符合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以表现画面中物象的空间感。这是传统写实静物画中最常见的一种透视法。(2)重叠远近法,就是利用前面的物体部分遮挡后面的物体来表现空间感。这种方法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立体派。在塞尚的画面中有着这种方法的体现。(3)多个不同消失点的组合,这种方法使画面中多个消失点,从视觉角度看给人一种心里不安的效果。我们可以在契里科的作品中领悟到这一方法。(4)视点移动的组合。此方法使画面的内容具有站着和坐着等不同角度的多个视点,根据不同的构成情况在画面中进行变形。这样以来。可以对画面进行自由地处理,开创了新的平面化方法。这些方法对表现画面的空间有着深远的影响,是空间表现的重要因素。
2.静物油画中画面虚实的表现
简单来说,“虚”与“实”就是模糊和清晰。“虚实”关系是静物画中不可少的因素。而且物象自身也有“虚实”变化,受光面“实”,背光面“虚”。如果没有“虚”与“实”的对比,画面就没有了“秩序”,对于物体来说就缺少立体感,对于画面来说便少了空间感。这一规律是按“焦点透视”的原理发挥其作用的。而且它遵循了“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法则。“虚”与“实”是相对的,画面中的“虚”也是为“实”服务的,以此来增强“实体”印象,进而起到突出主体、集中画面、加强画面空间感的作用。这一点对写实静物油画的空间表现起着重要的作用。
3.静物油画的色彩规律
色彩是表现画面空间感的另一重要的因素。画面的色彩规律可以概括为“近暖远冷,近纯远灰,近明远暗”。
色彩的冷暖对比其实是画家不满足于对形体的物质表现而转向纯粹的情感表现的重要标志。同时,画面中冷暖的对比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效果,进而体现空间的纵深关系。由于光源的作用,纯度高的色彩具有一种强烈的张力,容易给人往前冲的感觉,而纯度相对低的色彩有着缩减感。这对画面空间的表现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明度的对比非常善于表达空间的纵深感、质量感和视幻觉。[3]它在表现形体空间能力的同时,因其色调的丰富性,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在古典写实静物画中,画家大多都会以明暗对比为主要倾向,精确地绘制物象的空间色调,进而体现细微的色彩感觉,使作品显得色彩丰富,色调动人。给观者一种高雅、静态、理智的感觉。
1.静物画中的“卡拉瓦乔主义”
卡拉瓦乔这位推开17世纪大门的人,不仅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传统,也引领了现实主义。他的作品摆脱了宗教的束缚,画面里出现了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物象。在他的众多人物画作品中,静物画《水果篮》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作者采用了传统的透视法则,并运用对角线构图,将人们的目光直接引向中心物体——水果篮。同时,这幅作品在色彩的运用上打破了以往宗教画中褐色调子的制约,背景用浅黄色平涂的手法衬托篮中新鲜的水果。在光源的作用下,画中静物的暗部统一笼罩在阴影中,明暗交界线呈柔和的过渡,造就了画面集中而浑然的效果,形成了主次分明的清晰层次。物体错落有序地存在于真实的空间范围内,有实有虚,充分体现了一种现实的、非理想化的绘画精神。
2.严谨真诚的“夏尔丹特色”
《铜水箱》是18世纪法国著名静物画、风俗画家夏尔丹的作品。这幅画作描绘了现实生活中的一角。作者将装有水的古铜色水箱居于画面中心,通过对角线构图形成幻觉的深度空间。在此,画中的景物与现实中定向的瞬间视觉感受相同。在透视学的支撑下作者将物体的形态准确而又生动地描绘出来,真实地再现了当时市民的生活场景。同时,在柔和的光源照射下,夏尔丹用真实而沉着稳健的色彩充分描绘了物体的质感、体积感及空间感。并将其笔下的静物赋予生命,给观者一种朴实、亲切、宁静与和谐的动人美感
3.“印象色彩”的马奈
印象主义运动可以被视为传统与现代美术的链条。19世纪的法国画家首次从室内走了出来,以求表现室外的真实场景。这为静物画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马奈是位以人物画为主要内容的印象派画家,但是在其静物画《水晶瓶中的康乃馨与铁线莲》中,画家用写实的手法,将背景处理为冷绿色,闪光的白色和树叶的绿色构成了画面的主要基调。他以洗练的笔法自如地将不同深浅的冷暖色块涂抹于画布,使得画中粉红色的康乃馨表现出一种高雅明朗的气质。马奈是位杰出的色彩画家,他善于运用干净美妙的色彩捕捉身边生动的形象。
4.塞尚式的结构美
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的塞尚,是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客观上来说,塞尚的静物画艺术已完全超越了传统静物画的审美范畴,而被融入到大艺术之中。他认为,自然万物是需要用圆柱、球体、圆锥体来处理的。一切物象都处在一定的透视关系中。所以,一个物体或是一个平面的每一边都趋向一个中心点。而且,与地平线相平行的线条可以产生广度;与地平线相垂直的线条可以产生深度。在色彩的运用上,他力求将足够量的蓝色加进被我们用各种红色和黄色表现出来的光的颤动里去,使之具有空气感。《有苹果的静物》是塞尚众多静物画中的代表作之一。画家兼顾着每一个物体的结构,使物体具有坚实永恒的性格。同时,作者明确地描绘着物象的轮廓线,简略了画面中明暗的塑造。所以说,塞尚的作品并不是通过透视线和明暗的对比来表现空间关系,而是追求用色彩的协调与对比来塑造形体,来追求一种坚实深远的空间感。塞尚曾经说过,线条和明暗都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的。[4]他的艺术主张为之后的现代主义绘画的出现作出了更充分的理论基础。
5.独特的立体主义
进入现代主义之后,静物画在风格样式上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野兽主义与立体主义不仅拓宽了静物画的表现手法。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的许多艺术家常常将静物画作为自己探索、阐释造型规律和视觉语言的特定对象。
《水缸和小提琴》是立体主义画家勃拉克的主要作品之一。画面中那个被形与色团团包围的乐器,被隐没在块面、色彩与节奏的振颤中,各个要素都与具有音响特质的阴影、光线、倒影等产生了不约而同的共鸣。整个画面被形状各异的几何碎块充斥,我们在此几乎找不到一点空地,也找不到一点不具动感的区域。四处弥漫的光和不同方向倾斜的块面,相互之间彼此呼应。正如勃拉克所描述的那样:“回声应随着回声,所有一切都发出了共鸣。”这件作品显示出勃拉克善于控制和处理画面空间的本领。
总之,艺术家通过对外部事物的观察和描摹,以油画的形式亲身感受和理解再现具体的物象。静物油画作为表达艺术观念的语言与载体,其形式多种多样,技术也日趋成熟,代表着崭新的思想。现实主义、印象主义、抽象主义等等的风格都显示出非凡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生命特征。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初的具象静物油画,虽然在艺术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对空间的表现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但是它们在空间表现方面有着共同的问题,即透视法、画面虚实问题、色彩构成等。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下,画家们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有所不同。而且,这些规律将贯穿于具象静物油画发展的始终。
[1]白鸽 朝腾译.画面构成技法》.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9.
[2]白鸽 朝腾译.《画面构成技法》.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9.
[3]杨滟君 石春爽著.《形态构成•色彩》.辽宁美术出版社,2008.
[4]陈洛加著.《外国美术史纲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