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雯 (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广西南宁 530022)
民俗旅游是一种以民俗文化为主要旅游亮点的旅游类型,近年来成为除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以外的另一种热门旅游。随着民俗文化旅游的兴起,其旅游过程中所体现的民俗文化的原真性也一直受人们热议。民俗学的学者对民俗文化提出“伪民俗”“泛民俗”概念后,出现了“类民俗”的新概念。
近些年文化旅游的热潮席卷全国,旅游产业背后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让全国各地大力发展具有文化特质的旅游,尤其是在民族民俗文化丰厚的地方。民俗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娱乐需求必定有所转变,有学者对此就提出“类民俗”这一概念:“在旅游开发中,具有民俗的外壳,在风格、名称、外形或内容上类似民俗,但不是当地人自己创造,也主要不是为了自己享用,缺少传承时段的生活现象。”[1](P151)这一“类民俗”的概念不同于“伪民俗”“泛民俗”。伪民俗是为了吸引游客,在人造的一些景观中故意编造各种民俗传说、故事或是在景观上乱造民俗标志物,并非原来就真实存在于当地的民俗文化。而关于泛民俗,有学者提出是对传统民俗的克隆、融入和创造。两者概念都不同于“类民俗”。类民俗主要是对目前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的冲击下,民俗文化新的发展态势的一种较好的诠释。传统民俗文化具有与现代生活文化存在差异的传统特质、民族特性,是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因此商业化、模式化、城市化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使传统民俗文化与旅游项目之间产生冲击和交融。这是民俗文化传承、文化再造、文化复兴的磨合过程。“类民俗”正好解释了该过程的发展特征,生长态势,依托于某种传统的民俗活动的外壳为外来游客开展并逐渐开始形成操作规则的民俗活动。
广西宜州是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势态较好的一个旅游目的地,它是著名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具有浓厚的壮乡民族民俗传统文化。因此宜州以传统民俗文化为旅游开发的资源,打造了多样民俗特色的旅游项目,尤其以刘三姐文化为项目品牌。如今,桂林、阳朔、柳州等地已经不同程度先期开发了刘三姐主题旅游,比如桂林有刘三姐景观园,阳朔有《印象•刘三姐》大型实景演出,柳州已拍摄完成30集电视剧《刘三姐》,并将拍摄地点改建为“刘三姐”影视城。宜州作为刘三姐的出生地,通过《广西宜州市刘三姐故里旅游区总体策划》,运用刘三姐文化唱响宜州。在2010年人民网旅游频道推出的“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评选”活动中,经过2个月的网上评选以及专家的专业投票,获得第二名。由此可见,宜州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三姐故里”这一文化品牌成为宜州旅游建设的重点,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得到了发展的同时,旅游开发项目出现了“类民俗”的现象。
(一)宜州首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2010年9月,宜州市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宜州首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主要活动包括“三姐故乡情”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和宜州民俗巡游、民族狂欢、刘三姐原乡水岸实景演出、“刘三姐杯”广西歌王擂台赛、民间绝技展演、宜州风光风情摄影展、“浪漫宜州、真情你我”篝火晚会、风味美食商品展和三姐故乡体验游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数十万之众。
这次文化旅游节中许多的民俗文化活动是当地壮族民众在其传统节日的表演活动,比如像民俗巡游中扁担舞表演、装古事(即抬阁强马)表演;歌王擂台赛和刘三姐原乡水岸实景彩调剧演出等等的活动,都是当地壮民在壮族春节或其他节日期间举办的歌圩、抛绣球、舞龙舞狮以及唱彩调等具有民俗风情的娱乐活动。而刘三姐文化旅游节项目的成功开发,改变了当地民俗文化展演的节庆时间,为满足游客的需要,经过刻意的打造,创造新的节日活动将大部分民俗文化表演集中性的展示。其中开幕式文艺晚会可说是大型的歌圩会,其中就有宜州传统的彩调剧、对唱山歌节目,但更多的是符合现代人口味,节目经过加工改造带有现代流行元素。这是由旅游而兴起的一个节庆活动,并非是当地民众一直承袭的节日聚会,只是为外来游客而呈现的一场盛宴。
(二)宜州刘三姐故里旅游区。刘三姐故里旅游区是多个旅游景区的集中地,其中已有AA级景区的刘三姐故居,再现当时刘三姐生活的场景,游客在此可看到树缠藤景观、对歌台、山歌广场等景观;还有颇有人气的壮古佬景区现已建有景区码头、壮古佬寨门、厚兰桥、会景亭、表演场、观景长廊、歌王楼等别具风格的民族传统建筑。还将会打造刘三姐原乡集镇游、歌源竹韵度假村、望妹石生态农业园、水上地质公园等项目。将刘三姐文化完全与整个城市建设结合,将宜州——刘三姐——山歌这一关联性品牌推广出去,使人们想到刘三姐就对有宜州有直接关联的了解。依托着刘三姐文化的外壳,创造一些非当地民众享用的,仅是为了服务于外来游客的项目是宜州当地民俗文化传播发展的方向之一。
这些景区的打造,传统民俗建筑得到再现,景区表演依然会有民族特色的对歌、抛绣球、打陀螺、抢花灯、狮子上刀山以及捞火球等民俗活动。但是这主要服务对象是外来游客,再现原真的民俗文化不足以满足当前人们的审美娱乐需求,包装创新是必要的,因此产生了经过刻意的打造的类似民俗建筑或表演,并且已被当地受传统民俗文化熏陶成长的人们以及外来游客所接受。按照民俗的基本特征创造或模仿的“类民俗”,在当地人看来,它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且是传统民俗文化的新发展;而在外来游客看来,这一切都是当地的民俗景观或民俗文化的代表。其中游客感受到的民俗文化的究竟是否本真或真实性有多少都属于“类民俗”所带来的“新生的真实”。
1.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后的经济收益。宜州作为刘三姐的故乡,直至1995年才成立旅游开发公司,开始统一管理和引导宜州市的旅游发展,以秀美的山水为旅游项目主导,完善下枧河风景区各项旅游设施,在广西区内逐步建立起景区的知名度。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而宜州又得益于独特的刘三姐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其文化资源,结合新型旅游商业模式,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2001年,宜州市全年接待游客32188万人,旅游收入2851万元;十年的旅游产业发展,2010年上半年,宜州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0.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亿元,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宜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并逐步成为重要产业。
2.“类民俗”强化宜州刘三姐的民俗文化品牌。上个世纪90年代,宜州市开发的“刘三姐下枧河风情”旅游,可以称得上宜州市最为成熟的第一代旅游产品,也是宜州市的第一张旅游王牌。但是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广西各地争抢刘三姐品牌,刘三姐文化开发的旅游产品异军突起。特别是阳朔《印象•刘三姐》的出现,已经转移了人们对刘三姐在宜州的这一认识。新刘三姐文化形式吸引了世人的眼球,大部分人们对刘三姐的认识,除了电影中的《刘三姐》,还有就是桂林阳朔的《印象•刘三姐》。如今宜州市再次对刘三姐文化的深度挖掘,重新将其代表的民俗文化包装在众多旅游项目中,并把城市品牌打造亦融入刘三姐文化。通过全方位的规划“三姐故里,宜人之州”的城市品牌,强化世人对宜州旅游品牌的影响,同时也延长了宜州各类旅游项目的生命周期,增强其生命力。
3.“类民俗”的游项目开发利于传播刘三姐民俗文化。目前宜州市重点打造多个刘三姐文化旅游项目,其中有刘三姐故居、壮古佬风景区以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等等。刘三姐文化的成为宜州民俗文化旅游的品牌,目的是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主动愉悦的不知不觉的吸纳了宜州的民俗文化,借助口耳相传的效应,传播宜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核心价值理念——原汁原味的刘三姐,借此提升宜州刘三姐品牌的知名度。
1.注意形成有差异性的刘三姐民俗文化旅游。刘三姐品牌已成为整个广西的一个标志性品牌,而广西各地也纷纷争抢刘三姐品牌落户当地,可见刘三姐品牌文化对世人的影响力。宜州对旅游项目开发的依托刘三姐文化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商业化、模式化、城市化的模式打造为游客而服务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但是这类似民俗的项目是否就能与其他地方的刘三姐民俗旅游项目有所竞争。比如,阳朔的刘三姐水上乐园是闻名中外的电影《刘三姐》外景拍摄地,可观赏秀美的自然山水,还能体验浓郁的民俗文化:刘三姐对歌、捕鱼表演、傩舞表演和壮乡婚俗等表演项目。这与刘三姐乡的下枧河风景区有相似性,项目雷同、风格雷同,就会让游客觉得缺乏新意、创意与个性吸引力。失去特色就会影响民俗旅游吸引力,因此要避免刘三姐文化民俗旅游的同化。“类民俗”只是传统民俗与新民俗之间承上启下的中间过渡的变体,是新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转变状态。它在文化旅游中并非指与竞争对手同类的民俗文化,而是针对自身,在传统民俗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符合外来游客需求的新民俗文化。创新依然是“类民俗”的民俗文化旅游需要关注和突破的问题。
2.注意“类民俗”向“伪民俗”的发展。宜州全面发展刘三姐文化,不仅仅是在民俗旅游项目当中,宜州满目皆是刘三姐——大楼上、街道旁、穿梭的人力三轮车上都贴着刘三姐的画像,这些刘三姐不是握着牛肉干,就是手指蚕丝被、茶叶、粽子等本地特产。这是对刘三姐文化的全方位传播,但同时也会让人们对刘三姐文化产生偏差性的理解。因为旅游中往往缺少旅游地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些基本常识,对于其中的文化内涵是一知半解或全然无知。此时,旅游规划者、组织者的正当引导极其重要。功利性的廉价开发,只会对文化带来伤害。民俗文化的新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旅游过程中体现其新文化内涵,不仅是对游客,更重要的是对当地民众也起到文化教育、文化感染的作用。
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是将地方推荐出去的一种方式,能带动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民俗文化旅游的开放,能展示传播各地旅游文化特色精华。“类民俗”现象的发生不可避免的出现在现当代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当中,然而这种“类民俗”现象却不完全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一种破坏,在与现代生活衔接,与市场结合的同时,它也在进行民俗文化的再创造,其背后更多的是保护、传承以及展示其本质内涵,不仅能让人欣赏美丽的风光、感受异族的民风,更可以品味民俗文化的内质所在。
[1] 徐赣丽.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桂北壮瑶三村考察[M].民族出版社.2006
[2] 宜州市荣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评选第二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OL].
http://www.cnta.gov.cn/html/2010-10/2010-10-22-16-18-29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