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朝晖 赵淑艳
“反思性教学”又称“反思性实践”,是20世纪80 年代以来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界逐渐兴起的一种促进教师教育发展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方式,即反思性教学。随着“教师发展过程即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更新过程”这一观点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反思性教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实践的强劲教学思潮之一。反思性教学,指教师凭其有实际教学经验的优势,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深入的思考观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以期达到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目的。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熊川武、卢真金、李玲等研究者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主体通过一定的反思性实践对教学进行反思,达到促进教学实践发展,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具有目的性、实践性、批判创造性及合作互动性等特点,反思主要是一种个人的内省行为,需要个人的自觉、自为,当这种自觉、自为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后,不从外部施加影响,就能使一种理想的行为在主体身上得以持续。反思性教学促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边实践、边反思,自己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负责。但是,反思性教学毕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关键是如何遵循反思的步骤,进行教学反思,从而使反思性教学与盲目的和墨守成规的教学行为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的一些基本方法,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供参考。
一般认为,反思性教学是一个循环或螺旋上升的过程,包括以下八个步骤,它们形成一个循环:教师观察课堂情况——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做出判断——考虑备选策略——思考计划怎样实施——将计划付诸行动。概括为反思、计划、准备、行动、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评价资料。
就反思的方法而言,教师可以着手从不同视角来寻找用于反思的“证据”。它们分别是:自传反思、师生感受、同行交流。
自传反思即教师将“自我”作为反思的对象,通过对自己行为进行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以达到对不良的行为、方法和策略的优化和改善,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自传反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可以是写反思札记,也可以写个人传记、写案例分析等等。教师应运用相关理论对实践进行批判性总结,可以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各种灵感、顿悟和对教材、学生、教法等要素的理解,可以总结学生和同事的反馈意见,也可以总结从他人的成功或失败中得到的启示,可以大致分为:(1)教学随笔。处处留心皆学问,教师随时记录与教学相关的理论信息、实践经验, 以及报刊、杂志、网络等方面的信息资源; 学生的独到见解、创新实践方面的闪光点等,教师也应及时把握。将这些信息记录下来,加以整理,用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之中,提高效果。(2)写反思日记。一次课或一天教学结束后,应回顾并记录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闪光点或印象深刻的成功以及不成功的教学事件。掌握这方面的信息,有助于教师总结经验,并且提供了教师进行反思研究的第一手资料。长期积累,教师会逐渐明了自己教学中的成功及失败的原因。(3)教学录像。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反思途径。它帮助教师站在客观立场上去找出自己大量的在课堂教学中的体态和言语上的不足。它能以更形象的方法使教师发现自己平时所没有发现或没有意识到的缺点或错误。
教师在课堂这个舞台上不应唱“独角戏”,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感受。当教师从学生的眼中来看自己的时候, 就可以了解到教学的另一方面,知道学生们对同样的行动会有极其不同的感觉,对同样的活动会形成极其不同的经历。如果我们知道自己的行动对学生来说有什么象征性的意义,就能够更好地塑造自己的行为,使之达到所希望的结果。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日志、他们对具体事件的感受和师生讨论交流等途径进行反思。
教师需要从自己和合作教师的行动中获得足够的实际“证据”,主要通过观摩教学、评课议课的方式来进行。在观摩其他教师的教学时,可以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和缺点。在议课时,传统的议课方式,一般是就课论课、评优议劣,不注意挖掘老师讲课的风格、背景,缺乏向教学过程的辐射性,缺乏向其他教师的迁移,教师应当在议课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引导每位教师评议这节课堂教学独到的设计风格、新颖的闪光点、出现的新问题,并由此推广到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联系具体实际,结合教材、学生及教师个人的特点,再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出具有个人风格的教学模式。
反思性教学不脱离教师专业生活背景,注重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实效性,把教师的专业生活过程同时看成是教师的学习过程、发展过程,它关心的是教师专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反思性教学中探究的问题或领域往往是教师本人觉得最有趣、最有意义或教学中亟待解决的, 即一切研究活动源于教师的自身的需要,教师对每一节课的几十分钟中所发生的事情加以注意,通过写教学日记、教学报告、进行问卷调查与座谈、做课堂教学现场录音录像、听同行讲课等教学行为研究的方式,研究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加深对教学的理解。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与自我发展的一种新途径。它是教师积极探究心态的表现,可以使教师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相信自己才是处理自己的问题的专家。在反思的过程中,教师能在理论的水平上有深层的认识,使教师隐藏在自己心中的教育思想得以激活。
反思性教学重视培养教师对教学的主人翁态度。反思性教学不是教给教师一套简单的教学程序或技术,而是要发展教师面对教学实践问题时的一种主人翁态度。反思性教学是一种比逻辑的、理性的问题解决更为复杂的过程, 它涉及教师的情绪和情感。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的理性和情绪交织其中,虚心、责任感和全心全意这三种态度是教师反思性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反思性教学是提高教师责任感和教学主动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反思性教学使教师由传统的“教书匠”转变成研究者,为教育科研和理论创新作出贡献。应该鼓励教师在实践中提出和总结个人的理论见解,自己观察、内省和反思教学活动,去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行动解决问题。教师如果在经验的同时能坚持自觉的反思,那么他的发展就不是一种短期的或阶段性的, 而是一种可终身持续的发展过程。教学研究的本质就在于追求更合理的教学实践,良好反思习惯的形成, 不仅有助于改善教师教学实践上的不足, 而且有助于教师教学责任感的形成。通过对反思性教学各种策略的具体实施,教师得以更有效地提高职业素质,从依赖经验的经验型教师转变为更为睿智、专业上更成熟的反思型教师。
[1]申丽娟.大学英语反思性教学中的教师必备素质[J].云梦学刊,2008.1.
[2]夏纪梅.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观念、知识、能力、科研现状与进修情况调查报告[J].外语界,2002.5.
[3]杨金线.英语教师行动研究探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