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姗姗
现今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从广义上来讲,主要包括传统的戏曲演唱、曲艺说唱和民间的民歌演唱三大类民族演唱艺术,也包括新民歌、新歌剧的演唱和西洋唱法民族化的演唱等,形式繁多,十分丰富。我在这里只谈一谈现代人的“民族唱法”,简单地说,就是发展、更新进步了的民间民歌演唱。它是既继承发扬了传统的民歌演唱方法(包括传统的戏曲、说唱艺术演唱方法),又吸收了西洋美声唱法的先进经验和技巧,融会贯通而成的一种唱法。也可以说是我国五十年代“土洋之争”的良好结果。这种唱法强调真假声相结合,要求有较深的呼吸支托,重视声音的统一、流畅和语言的清晰、字正腔圆,讲究混合共鸣的运用和演唱的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民族艺术风格。
民族声乐艺术是以声乐形态存在的音乐艺术,它是以人声的歌唱作为音乐信息的载体来传递思想、表达感情的。歌唱是民族声乐艺术得以流传、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存在方式。戏曲、说唱、民歌无论唱词和曲调,其风格、特征都要在演唱中被人感知,因此必须用一定的演唱方法去体现,才不会失去它的原生韵味。一切具有鲜明风格特点的戏曲、说唱、民歌总是与其特定的唱腔、唱法相联系的。民族唱法也是一样,一方面必须努力学习和继承发扬传统的民歌声乐艺术的优秀成果和经验。像学习戏曲演唱、曲艺说唱的吐字行腔和情感表现,也就是学习其技术方法和表现方法。学习和继承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和丰富民族唱法的演唱和表现方法,并不是让民族唱法“戏曲化”和“说唱化”。另一方面是学习、借鉴西洋美声唱法的方法和经验。学习西洋美声的科学发声原理和发声技巧方法,结合我国的民族音调和吐字行腔的特点,借鉴西洋美声的练声方法,来训练声音的连贯流畅,气息的深沉、持久、饱满,真假声的相互结合和音域的扩展;熟悉西洋美声唱法的演唱风格和表现方法,从而扩大眼界,丰富、充实民族唱法的技巧和声音。当然这种学习和借鉴是在维护、突出本民族演唱艺术创造的基础上,使民族唱法的演唱更圆润柔和,更能充分地发挥嗓音运用自如的能力和更好地表现民族的歌唱语言和风格特征。
首先是对于音乐的美的概念不同。我国的民间或戏曲唱法声音较靠前,牙关不张开,仅用嘴唇的变化既可以唱各种声音。所以声音位置较靠前下方,似打在下牙处,这在戏曲唱法中尤为明显。美声唱法的“美”的概念恰巧与之相反,以上的声音他们称之为“白声”,是它所忌讳的。美声唱法为了保持较低的喉头位置以取得较大的音量和较松弛、圆润的声音,经常是提起小舌头或笑着打呵欠般地唱,这是它的最大特点。从民间唱法的角度看美声唱法的中声区不如民间唱法“实”,“亮”,而是带有一点“虚”和混上了一些假声似的,而实际上“混声”正是美声唱法的主要特征,只有用混声才能取得声区的统一,增强音量,扩展音域和取得洪亮的高音威力。美声唱法的声音出自喉部深处,而各母音形成于发G、K、H、ng的口咽部份,所以美声唱法必需首先打开牙关来唱,以使母音形成于口咽而不是在嘴的前部。19世纪声乐大师加尔西亚称“口咽是歌唱家的嘴”。经过良好训练的美声歌唱家们在唱中上声区以上的音时即使口型保持不变也可以仅用舌根部份的变动唱出 a、e、i、o、u各种母音,并保持声音的连贯、统一。美声唱法为了追求高音的洪亮和声音的“美”,在唱高音时不得已牺牲一些咬字,采取母音变暗的方法,即唱到高音时“啊”加“奥”,“衣”加“于”张开口唱,使窄母音宽唱,闭口音开口唱。
吐子音时两者都一样,没有差异。都在嘴的前部、唇齿、舌尖与上颚接触处,只有“格”、“克”、“额”、“赫”四个子音是在D腔后部舌根与小舌头接触处发出。发母音时两者有区别,民间唱法比较强调“靠前”,所以母音和子音比较能统一;而美声唱法的母音比较“靠后”,接近于发“格”、“克”、“额”、“赫”的部位,所以美声唱法的母音不能随着子音发音的部位走,而是要在发出子音后迅速回到母音应有的发音位置上去,正像手指碰到热水杯烫手后立即缩回来一样,所以吐字中多一个从子音部位迅速回到母音部位,亦即从唇、齿、舌尖及嘴前部迅速回到口咽部位的过程,这是区别之一。不过这一过程的时间十分短暂,一般不易被人觉察。其次,在唱高音时,民间唱法较注意重于音色的明亮和咬字的真切而牺牲了一些高音的音域、音量和圆润性,美声唱法从注意声音本身的美,到高音时牺牲一些咬字,采取母音变暗的方法,这是吐字区别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