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医护介入分娩全程的临床分析

2011-08-13 11:17张智慧范义香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24期
关键词:儿科医生儿科死亡率

张智慧 范义香

我国妇幼卫生监测资料显示,在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婴儿的死亡占首位,而在婴儿死亡中新生儿占首位。可见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省、市级妇幼卫生管理部门的统一培训、协调、管理,逐渐形成了产科、儿科不分家的新型接产模式。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在新生儿未出生前,提前进入产房,做好新生儿的复苏准备。实现了产儿科的零接缝对接。保证了新生儿的处理在第一时间完成。降低了新生儿的死亡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四平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新生儿。他们是新模式形成后出生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选择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出生的新生儿为对照组。观察组中早产儿220例,足月儿2541例。剖宫产1684例,正常产1077例,其中侧切分娩101例。对照组中早产156例,足月儿1934例。剖宫产1421例,正常产669例,其中侧切分娩62例。两组样本孕周、分娩方式、性别、出生体重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在新模式下,新生儿医生和护士建立复苏小组,小组成员由一名医生和两名护士担任。制定复苏预案。做好复苏的一切准备。新生儿出生后直接由新生儿护士管理,即生后监护4 h。包括第一次开奶,指导培训陪护喂养护理新生儿的一些原则和技巧。4 h后,将各项生命体征完全正常的新生儿送入母婴同室病房。剩下生命体征不够平稳的继续观察。必要时给予相应干预。或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此间护士详细记录新生儿出入量,第一次开奶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帮助指导母乳喂养。新生儿出生记录由儿科医生完成。采用复苏技术为2004年第2版美国复苏教材。

1.2.2 对照组 孕妇分娩过程中,无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介入。当新生儿窒息发生时,第一时间由在场的助产士抢救。再打电话急招麻醉科医生,进行气管插管。然后转入儿科病房。新生儿Apgar评分由产科医生完成。新生儿科医生不参加复苏。

2 结果

新模式实施后,新生儿生命质量的各项指标发生明显变化。详见表1、表2

表1 新模式下新生儿窒息和常见病发生率的变化

表2 新模式下新生儿死亡率、体重下降和母乳喂养率的变化

近3年实行新模式以来,新生儿窒息率、死亡率、脑病发生率、生理性体质量下降率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处理,与旧模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为降低吉林省儿童死亡率,特别是婴儿死亡率,从90年代开始,本省开展了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包括推广应用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要求所有儿科医生和助产人员都必须掌握窒息复苏技术。确定新生儿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儿科医生进产房就是最重要措施之一。儿科医生要娴熟地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尤其是气管插管技术,这就降低新生儿的窒息率,结束了新生儿窒息由麻醉医生插管的历史。新生儿窒息率的降低直接促使HIE发生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的下降也降低了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低下的发生率。

新模式由1名儿科主治医师和2名护士组成新生儿复苏小组。全程监护护理,实现和产科的零接缝对接。早开奶促进新生儿胃肠蠕动加快,使其早排便。早排便的婴儿不易发生黄疸。促进胆红素排出体外。同时早开奶也使新生儿的生理性体质量下降不明显,或有的喂养好的孩子不出现体质量下降。有效增强了体质,预防了疾病。降低了各种疾病的发生率。

[1]鲍秀兰,孙淑英主编.挖掘儿童潜能始于0岁——新生儿行为0~3岁教育.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00.

猜你喜欢
儿科医生儿科死亡率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92岁的儿科医生免费为病人看病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生荒”如何缓解
儿科医生“荒”在哪?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