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玲 徐敏
(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河北衡水053000)
输卵管阻塞是不孕症的主要原因,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占不孕症的30%~35%,盆腔炎、附件炎等各种炎症均可导致输卵管充血、肿胀、渗出、增生、积水,破坏输卵管黏膜和肌层,使输卵管伞端粘连,成熟的卵子不能被摄入输卵管内,或输卵管内纤毛摆动功能异常从而造成不孕。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在中医医籍中记载于“带下”、“癥瘕”、“月经不调”、“断绪”、“绝后”、“无子”等文献中。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为本院在2006年4月~2010年10月中收治的输卵管阻塞所致不孕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年龄23~36岁;病程2~10年,平均3.5年;原发性不孕症8例,继发性不孕症27例。对照组30例,年龄24~35岁;病程2~9年,平均3.6年;原发性不孕症9例,继发性不孕症2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及不孕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第5版《妇产科学》,即育龄妇女婚后2年或曾孕育后2年以上,夫妻有正常性生活,配偶生殖器功能正常,未避孕而不受孕者[1],在本院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为双侧输卵管不通或通而不畅者,并除外先天畸形、免疫、子宫或遗传因素而引起的不孕症。中医辨证标准依据《中医妇科学》不孕症的标准[2]制定:(1)婚久不孕,月经多推后或周期正常;(2)经来腹痛,经量多少不一,经色紫暗,有血块,块下痛减,或肛门坠胀不适,性交痛;(3)舌质紫暗或边尖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或细涩。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中药自拟通管助孕汤内服及输卵管通液术。(1)通管助孕汤:丹参10 g、赤芍10 g、白芍10 g、丹皮12 g、枳壳12 g、王不留行10 g、穿山甲8 g、蒲公英20 g、半枝莲 15 g、丝瓜络 15 g、山慈菇 10 g、当归 12 g、柴胡10 g、香附10 g、延胡索10 g、甘草6 g。中药每日1剂,水煎浓缩为400 mL,上下午各服200 mL,每个月经周期服15剂,经期停服。(2)输卵管通液术:分别于每月月经干净后第3~5天行输卵管通液术,常规采用生理盐水20 mL,加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 mg、0.5%利多卡因2 mL,缓慢注入,压力不超过200 mmHg,保留15 min。观察阻力与药液回流情况,判断输卵管通畅度。对照组:单独口服中药药方。两组均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一般连用2个疗程。
2.1 疗效标准 痊愈:子宫输卵管造影或通液证明输卵管通畅或已妊娠;好转:子宫输卵管造影或通液证明输卵管通畅程度较前好转;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3]。
2.2 结果 接受治疗的65例中输卵管完全通畅者32例,好转16例,无效17例,妊娠21例。16例足月分娩,早产2例,自然流产2例,异位妊娠1例。治疗组正常妊娠16例,受孕率为45.7%;对照组正常妊娠5例,受孕率为16.7%。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一中药治疗有明显优势。详见表1、表2。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临床妊娠结果比较 例
输卵管具有运送精子、摄取卵子及把受精卵送到宫腔的作用,多次人工流产术、药物流产不完全、宫腔操作不严格、不洁性交、性传播疾病等引起急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均可导致输卵管阻塞,还可因瘢痕形成使管壁僵硬和输卵管周围粘连,影响输卵管蠕动,同时输卵管内膜炎症破坏,可影响纤毛运动。所有这些都能妨碍精子、卵子的通过、结合、移植等,从而造成不孕。输卵管通液术直达病变部位,接触病灶,减轻局部充血水肿,抑制纤维组织形成与发展,达到溶解软化粘连的目的。同时,借助推注的压力,起到分离粘连的作用。输卵管通液操作简单,费用低,缺点是术后如不采用有效措施可形成再粘连。
中医学认为,输卵管阻塞的形成,多由经期产后余血未净,加之外感内伤,使宿血停滞,凝结成瘀,气滞血瘀,积于胞中阻碍气血,隧道不通,冲任不能相资,阳精阴血不能施摄,难于受精成胎。故当活血化瘀,行气通络。通管助孕汤中丹参、赤芍、白芍、穿山甲活血化瘀;蒲公英、山慈菇、丹皮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柴胡、香附疏肝理气,气行则血行;当归、白芍养血和血,与活血祛瘀药配伍,有养血活血之用,使之破瘀而不伤血,瘀血去而新血自生;王不留行、丝瓜络行气活血,引药下行,使其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使药物直达病所。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消炎止痛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能改善局部血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以及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同时又能增加纤溶酶活性,促进已形成的纤维蛋白溶解,从而松解粘连组织,促进炎性肿块吸收[4]。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能充分发挥中西医的优点,妊娠率、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单纯的中药口服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1]乐杰.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16
[2]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25
[3]叶青,牟胜群.中药配合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注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1999,18(12):539
[4]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