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秉文 刘 昶 (甘肃省华亭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骨科,甘肃 华亭 744100)
腰椎间盘突出(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50~60岁,男性多于女性,占所有腰腿病人的35%〔1〕。本病多是由不良的坐姿、站姿、长期弯腰以及重体力劳动或暴力诱发,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本文就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LDH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共12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男38例,女 27例;年龄 50 ~75〔平均(58 ±7.6)〕岁;病程15 d ~10年,平均4 年;发病部位:L4~520例,L5~S130例,兼有者15例。膨出型26例,突出型22例,脱垂型17例。对照组60例,男 36例,女24例;年龄 61 ~77〔平均 (69 ±6.8)〕岁;病程20 d~10年,平均3.6年;发病部位:L4~518例,L5~S128例,兼有者14例;膨出型25例,突出型20例,脱垂型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突出类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2〕确定:①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下肢小腿或足跟,足底部麻木疼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②腰椎棘突旁有明显压痛点,同时有放射性疼痛至下肢、小腿、足、足跟或足底部。③伸趾肌力减弱,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④X线片排除其他腰椎病变,显示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或椎间隙变窄、不等宽或椎体边缘有骨质增生。⑤CT或MRI显示椎间盘突出或膨出。
1.2.2 排除标准 近1个月内接受过其他方法的治疗;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合并造血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肿瘤及精神病患者;腰臀部皮损者;未能坚持治疗,中途停止治疗者。
1.2.3 治疗方法
1.2.3.1 对照组 采用西药治疗,20%甘露醇125 ml+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1次/d;5%葡萄糖250 ml+胞二磷胆碱注射液1 g+Vit B6注射液200 mg,静脉滴注,Vit C注射液3 g,1次/d。4 d停地塞米松,7 d为1个疗程,再配合牵引、卧床休息等治疗。
1.2.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舒筋通络止痛的中药方剂加减水煎内服。组方为:核桃肉20 g,黑芝麻20 g,熟地15 g,杜仲 15 g,木瓜15 g,黄芪 15 g,元胡15 g,当归15 g,云苓15 g,菟丝子15 g,泽泻15 g,川断 12 g,萆薢 12 g,淫羊藿12 g,骨碎12 g,半夏10 g,香附10 g,田七粉5 g。加减法:伴下肢痛加怀牛膝15 g;单纯腰痛加桑寄生15 g;舌苔黄腻加黄柏8 g;痛甚加蜈蚣3条、全蝎3 g;水煎服,1剂/d,2次/d,口服。此外还采用5%葡萄糖250 ml+黄芪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1次/d,5%葡萄糖250 ml+丹参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1次/d,7 d为一个疗程。
1.2.4 疗效标准 参照《实用颈腰背痛学》〔3〕进行判定。优:腰腿疼痛消失,临床体征阴性,活动自如,恢复原工作。良:腰腿疼痛基本消失,可活动,直腿抬高试验60°~70°,能坚持原工作。一般:疼痛减轻,活动轻度障碍,直腿抬高试验 >40°,坚持原工作有困难。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总有效率 =(优例数 +良例数 +一般例数)/总例数 ×100﹪。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χ2检验做计数资料比较。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优45例,良10例,一般4例,总有效率为9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治疗组各分型疗效比较 治疗组中膨出型效果最好,为100%;突出型仅次,为90.9%;脱垂型最差,为76.7%。见表2。
表2 治疗组各分型疗效比较(n)
2.3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仅治疗组有2例出现胃肠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LDH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增加。LDH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下发生的,由于髓核含水量逐渐减少,椎间盘的的弹性和抗负荷能力减退,在外力作用下,已变性的髓核组织由纤维环薄弱处突出,压迫刺激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充血、水肿、无菌性炎症。
LDH中医属痹症、腰痛范畴。《素问 .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外邪以风、寒、湿、热为多见,侵入机体,痹阻脉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而出现症状。外邪多是在正气亏虚的情况下诱发本病,肾元亏虚,不能鼓舞卫气护身抗邪,机体抵抗力下降,发为本病。因此,外邪是发病的外因,为标。肾虚是发病的内因,为本。本病属本虚标虚,治当扶正祛邪。
本研究中采用中药方剂来自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后经郭大平在上方基础上加味,经笔者临床十年反复论证而成。方中杜仲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可降低血液黏滞度,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有利于组织炎性改善〔4,5〕;熟地黄能升高白细胞,具有抗炎、调节内分泌及免疫系统蛋白质代谢的作用〔6〕;核桃仁能补肾温肺,通络止痛;半夏能散寒热之结;田七有滋补强壮,化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能。川断可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腰背酸痛,肢节痿痹;骨碎补可补肾强骨,续伤止痛。黄芪扶助正气,补气行滞〔7〕。此方共奏益气活血,补肾强骨,祛风胜湿,祛瘀止痛之功效。所以中药内服综合作用为:①改善微循环,扩张毛细血管,消除神经根炎症、水肿;②抗炎镇痛,抑制炎症的渗出;③增加机体免疫调节,缓解和消除免疫炎症。
本文结果表明,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汤剂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为7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该方剂能起到良好的补肾、益肝、健脾、活血、化痰、利水、舒筋、通络、止痛的作用。且治疗组中膨出型效果最好,突出型仅次,脱垂型最差。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LDH有较好的疗效,尤以膨出型疗效最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李小军 .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3):427.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27.
3 邵 宣,许竟斌 .实用颈腰背痛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408.
4 林剑梅,曹向光,左平英.β-七叶皂苷钠的药理作用及国内应用概况〔J〕.中国药师,2003;6(7):445-6.
5 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学校.实用中医学(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47.
6 葛鸿庆,林定坤,陈文治,等 .补肾活血对脊髓型颈椎病动物模型VEGF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J〕.新中医,2009;41(2):107.
7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4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