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2011-07-30 02:38郑现红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7期
关键词:子午流口角面瘫

胡 薇,郑现红

(陕西中医学院,陕西咸阳712046)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理改变是髓鞘或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尤以乳突和面神经管内部分的变性为显著。临床表现为同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变浅或消失、皱眉不见、睑裂增宽、眼睑不能完全闭合。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动作时嘴角亦歪向健侧,鼓腮和吹口哨时亦漏气,患侧易夹食物。患者闭眼时患侧眼球向外上方转动,露出下部的白色巩膜,称之为Bell氏征。面神经麻痹还可出现听觉过敏、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泪腺分泌减少或消失、唾液分泌减少等征象。发病年龄以20~40岁多见,常为急性发病,冬春季节多发。中医学中称为口眼歪斜,认为由于人体气血不足,面部受到风寒侵袭,使经络阻滞、经脉失养所致。

1 一般资料

23例均为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病科患者,病程最短1天,最长4个月。年龄最小6岁,最大67岁。随机分为针刺组12例,对照组11例。患者在治疗前均已排除脑血管意外及其它因素所致的中枢性面瘫,而核性及位内病变的周围性面瘫患者由于病变的位置容易侵及同侧锥体束,出现交叉瘫,在此也被排除掉。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组 子午流注针法,是根据人体气血循行的周期性盛衰开阖的规律,配合十二经脉肘膝以下的井、荥、俞(原)、经、合等六十六个经穴,逐日按时开穴的一种独特的针刺取穴法。临床应用又可与其他穴相配合。本次观察运用“纳子法”,按一天十二时辰为主的开穴方法,根据气血流注的盛衰,采用“迎而夺之”的泻法或“随而济之”的补法,同时配合针灸常规取穴(阳白、翳风、牵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风池、双侧合谷)。

2.2 对照组 治疗原则上以营养神经、改善血供、抗感染为主。药用①维生素B1(10 mg/片)、维生素C(100 mg/片),口服,2 片/日,3 次/日;②神经节苷脂(60 mg)×3+5%葡萄糖500 mL、棓丙酯(20mg)×2+5%葡萄糖 250 mL,静滴,1 次/日[1]。得病初期还可以用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龙(5 mg),前两天4片/日,后逐渐每两天减1片。

2.3 疗程 以上两组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参照第五次国际面神经外科专题讨论会推荐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确定[2~3]。痊愈:面部所有区域正常,临床症状消失,面肌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显效:仔细观察发现仍有轻微的功能减弱,有轻微联带运动,做表情时面部稍有歪斜,静止时对称,张力正常,上额运动中等,眼睛用力可完全闭合,口轻度不对称;有效:有明显的功能减弱,但临床症状较为减轻,可看到有并不严重的联带运动、孪缩和半侧面部痉挛,面部静止时张力正常,眼睛用力可完全闭合,上额运动微弱,口角明显不对称;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面静止时不对称,上额无运动,眼睛不能完全闭合,口角仅有轻微运动。

3.2 治疗结果 见表1。根据 χ2检验,查 χ2界值表得0.75>P>0.5。按α=0.05水准,不拒绝H0,还不能认为两组治疗方法对周围性面瘫的有效率不等。

表1 两组疗效分析 例(%)

4 典型病例

李某,女,30岁,职工。2010年9月15日收住入院。患者右侧面神经麻痹1月余,曾于其他医院行针灸、理疗、穴位注射等治疗,均效果不显,来诊时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额纹消失,不能皱眉,左侧眼睑不能闭合,口角右偏,鼓腮漏气,言语不清,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治疗除常规取穴外,采用“纳子法”于辰时加取足阳明胃经本穴足三里、原穴冲阳,本经母穴解溪,针用补法,并于患处温针灸。治疗6次后,症状明显改善,鼻唇沟恢复正常,能皱眉,吹口哨,仅余口角轻度右偏。

5 小结

中医认为正气不足,气血虚弱,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入络,气血痹阻,面部阳明经筋失于濡养,肌肉纵缓不收,是为面瘫。临床可有寒热之别,风寒证多为面部受风受凉;风热证则常继发于风热感冒之后[4]。

子午流注纳子法是按十二地支时间的推移配合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顺序开穴施治,也可按五输穴配合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取穴针刺[5]。在患者治疗的时辰逢时开穴,针刺相应脏腑的本穴和原穴,同时可配合补本经的母穴,正所谓“虚则补其母”,“随而济之”。现代医学认为,在急性期面神经处于急性炎症水肿阶段,此时如果给予一个很弱的良性刺激,可以使神经产生兴奋,增强肌纤维的收缩,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可以促进炎性渗出物得以很快吸收,从而缩短了面神经的受压时间,使支配肌肉收缩的神经功能得到恢复。故子午流注治疗效果肯定,加之每日只需针刺1次,取穴少而精炼,而西医药物治疗相对具有毒副作用,且经济方面部分患者难以接受和坚持,往往半途而废,导致复发率较高。子午流注针法大大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和痛苦。

[1]朱玲.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108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0(14):32

[2]王进才,佘丽霞.运用针灸治疗面瘫的时机选择[J].河南中医,2006,26(12):58

[3]孙凌蓉.谈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时机[C].重庆市针灸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59

[4]连毅.浅述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J].山西中医,2005(S1):56

[5]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83

猜你喜欢
子午流口角面瘫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子午流注法治疗妇科疾病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保留口角轴唇颊瓣修复下唇缺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视角与口角
两代人的不同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
中药口服配合子午流注开穴法治疗失眠31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