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秀香
(吉林省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吉林 四平 136001)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而头痛是高血压最常见症状之一,目前临床常用的高血压治疗药物降压效果不错,但对治疗头痛症状效果欠佳。都梁软胶囊是新研制的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作用的纯中药制剂。为验证该药治疗高血压头痛的确切疗效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笔者对180例高血压头痛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门诊高血压头痛患者180例,均排除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内占位性病变、颈椎病以及耳源性、鼻源性、牙源性头痛和偏头痛,排除对药物过敏、未按疗程服用、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妊娠、哺乳期妇女。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其中男50例,女40例;年龄35~65岁;病程8个月~18年。对照组90例,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36~64岁;病程9个月~1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都梁软胶囊(重庆华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5185)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对照组仅给予常规降压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随访1个月,分别记录治疗前1周和治疗1个疗程后1周头痛的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治疗前后分别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心电图检查。随访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
治愈:头痛症状消失;好转:头痛减轻,发作时间缩短或周期延长;未愈:头痛症状无变化。以前两者合计为总有效。
数据间比较采用 t检验和 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均按时随访,无过敏反应等毒副反应发生,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心电图亦无明显改变,说明都梁软胶囊安全、无毒副作用。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高血压是我国心血管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存在多种发病机制,包括高交感张力型、高容量型等类别,多数高血压的发生有多种机制共同参与[2]。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类原因不明的以血压升高为特征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中医属“眩晕”“肝风”“头痛”“中风”范畴[3]。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心理行为因素与躯体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吸烟、酗酒、持久紧张的高负荷工作与生活节奏加快等,激活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活性,使体内儿茶酚胺等浓度升高,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头痛等一系类症状。由于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情绪不佳、体弱风寒以及内分泌失调、饮食不规律等原因的影响,大脑内会积聚大量毒素,毒素堆积在脑血管内壁,血液循环不通畅,毒素无法排出,不通则痛。神经元是脑的主要成分,神经元群通过各个神经元的信息交换,实现脑的分析功能。一旦神经元细胞受损,就会造成输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短路,产生疼痛。血脉淤堵、脑血管痉挛,促使血管变细变窄,淤血、毒素堵塞血管,导致头部血管无法正常循环,亦可产生头痛。
都梁软胶囊根据著名中医古方都梁丸研制而成。方中川芎性善疏通升散,上达巅顶,下行血海,引药力上行头目,具有活血化瘀、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的作用;白芷祛风解毒,散寒止痛,除湿消肿,善入头部为君药,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解热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川芎的活性成分川芎嗪、阿魏酸、川芎内酯、藁本内酯,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抑制血小板聚集及5-羟色胺、缓激肽等物质的释放,降低血液黏滞度,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流及神经系统功能等作用。白芷的主要成分挥发油、香豆素类(欧前胡素、氧化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及微量元素(钠、钙、铁、锌、镁),具有解痉镇痛,抗菌消炎等作用。两者配伍药理作用更加广泛,药效更加显著[4]。
都梁软胶囊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之功效,主要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管外周阻力,缓解脑动脉痉挛,增加脑血流量,调节异常血流速度,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管通透性及脑缺血缺氧状态等,从而达到治疗高血压头痛的目的[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对于伴有头痛的高血压患者,在降压治疗的同时加用都梁软胶囊,可以改善头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7.
[2]孙宁玲.现代临床医学内科进展·心血管内科分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2-15.
[3]时梅莉.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的探讨[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8(2):45-46.
[4]史兆春,徐 武,万 琪.川芎、白芷萃取物下调大鼠硬脑膜COX-2及PGE2的表达[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2):2215-2219.
[5]梅学仁,许俊然,田义红,等.都梁软胶囊治疗偏头痛药效学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6,3(36):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