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伶
时下,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每位教师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怎样做才能使课堂高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潜心会文本
教学目标是课堂的灵魂,制定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科学合理、清晰明确,既要充分考虑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维目标的实现,又要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所能达到的水平。因此,教者必须深入文本,潜心研读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全面、恰当、具体的教学目标。同时,多数语文课文的教学都在两到三课时,这时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者还必须将教学的目标有机地分解到不同的课时中去,这样的分解更有利于学生达成学习目的,教者对于教材的处理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也更加合理了。
例如我在教学《郑成功》一文时,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就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理清课文脉络。
第二课时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第三课时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2. 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并能用其造句。3. 仿写第五自然段。
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每堂课的教学目的性就更明确,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课堂效率自然也提高了许多,而且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目标不但让学生掌握了课文中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而且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精心巧设计
就语文课而言,设计扎实有效的教学环节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如今有很多公开课看似环节新颖、场面热闹,可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我认为教学环节的设计一定要简洁明晰、精心巧妙,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多地进行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激发学生的情感,扎实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例如我在执教《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在学生掌握了生字新词,读通了课文句段之后,就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游记教学的一大特色就是“创情境,激兴趣”。教学伊始,创设情境,就会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能够入情入境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热情。
2. 整体感知,列出游踪。让学生通读全文,理出作者的游览顺序,从而列出一张游览线路图,可以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为下文学习不同的景点打下基础。
3. 游览景点,挖掘特点。根据刚才学生列出的游览路线图,让学生逐一学习相关语段,找出各大景点的特色所在,可以通过“感悟美,感受情”的方式学习路上所见到的美景,通过“抓词句,悟特点”的方式学习洞口及外洞“大”的特点,通过“读语句,入情境”的方式感受空隙“窄小”的特点,通过“观图片,析特点”的方式感受内洞“黑、奇、大”的特点。同时相机结合有关语句,进行写作方法的渗透。
4. 着眼泉水,总结全文。再次以泉水为着眼点,回顾作者游览的顺序,有利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顺序及重点。
5. 概括写法,学写游记。概括总结出游记的写法,指导学生用于习作,可以在提高学生审美意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整个教学环节简洁明晰、环环相扣,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读书、感悟交流,理解层层深入,情感步步升华。
三、灵活用方法
如何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教者能否灵活地运用方法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也说过:“语文学习本身是一件简单而快活的事情,学习过程应该是科学的、顺畅的、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规律的。”因此,高效的课堂要立足学生的认知起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者要从学生的兴趣着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表面走向深入。
例如我在执教《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时,由于学生对主人公巴金爷爷认知较少,我就先给学生发了一份关于巴金的资料,让学生对人物有初步的感知,而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出示赞美巴金的小诗,播放关于巴金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在课堂的最后,还让学生开火车补全小诗升华对文章中心“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饶有兴致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语文素养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发展。
总之,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让我们一起奏响制定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扎实有效的教学环节、组织优质高效的教学过程这三部曲,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作者单位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金乐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