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顺
可以断言,在任何班级都存在着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上课基本要捣乱,不听讲;作业基本一团糟,不完成;纪律基本不遵守;教育基本无效果。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极差,这就是后进生,让每个教育工作者头疼的后进生。不是哪个学生愿意成为后进生,更不是哪位学生都愿意永远成为后进生。他们成为后进生,一定有他们的特殊原因。只要我们细心观察、深入分析,就一定能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并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成因分析
1. 家庭原因。(1)父母的综合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着孩子。但有的家长好赌、嗜酒,甚至游手好闲;有的文化水平低,他们的话子女不认可,这些都是导致难以实现有效教育的原因。(2)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疏于管教和关心孩子。许多家长忙于生计,于是将孩子推给老人看管,而老人则一味溺爱,不会教育孩子;有的虽在家,却疏于管理教育孩子。从对后进生的家庭背景资料分析来看,爷爷奶奶照管的孩子中有很大比例的后进生。
2. 学校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出现和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密切相关。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疏失,班级和学校的管理不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勿庸讳言,受升学率和教学质量的影响,教师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上,因而急功近利、呵斥责备,使理解力不高的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信心。学生在学习上屡遭挫折后,非常需要得到同情和帮助,但教师的呵斥责备,必然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几经挫折,失去信心,仅有的一点兴趣也消失了,厌学情绪自然也就乘虚而入了,学习上的困难者很快就变成学习上的落后者。
3. 社会原因。(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孩子们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有的家长舍得建豪华的房子,却舍不得花钱给孩子读书。这样造成文化氛围淡薄,孩子无心学习。(2)消费文化的负面影响对孩子们的危害更大。街头小店里形形色色的卡通玩具让孩子们玩物丧志、不辨美丑;影视、网络内容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给孩子们错位的价值观,使得一些孩子迷失了自我。
二、应对之策
首先,尊重后进生,让他们重拾信心。在接触新的班级时,必须让全体班级成员明白:不管自己以前多么辉煌,都已经是历史,只看现在;不管以前犯有多大的过错,都已经成为过去,既往不咎,希望全体班级成员在新的集体中重塑自我。在班级工作中不要把所有后进生排除在外,可有意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工作,为那些后进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班级生活中找到自尊,让他们用自己的行为赢得老师和同学的尊重,从而改变他们长期受冷落、歧视的生存状态。其实他们内心深处非常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
其次,激励斗志,激发兴趣,给后进生成功感。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一个伟人都有他的缺点;同样,任何一个后进生都会有他的长处。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后进生一样有其闪光之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用心去寻找、发现那些隐藏在斑斑劣迹下的闪光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要对后进生以表扬为主,抓住每一次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表扬;要设计相宜的课堂练习。使后进生在课堂上“有饭吃”,“有事做”,有向更高目标奋斗的愿望。
第三,努力寻找后进生身上的亮点。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作为教育者,及时肯定表扬后进生,满足其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对于体育有特长的后进生,运动会便是让他展示自我的最佳时机;对于有文艺特长的后进生,校内外各种庆祝活动肯定不失为一个展示自我的绝佳平台。即使没有特长,责任心强又何尝不是闪光之处?没有特长,责任心也不强,守纪律又为何不可以表扬?抓住他们学习、生活中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肯定或表彰,使他们明白,为班级争光同样会赢得大家的尊重。
第四,重视成长环境,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家访是一种很好的沟通家校关系的途径。但家访的效果要视家访的时间和时机而定,尤其是对后进生进行家访更要慎之又慎,尽量做到多鼓励,少批评;多报喜,少报忧,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在家访的时候,尽量让学生在场,多谈其子女的优点和进步,让家长看到希望,让学生感到光明,感受到老师的真诚,然后,再委婉地指点家教的方法并适时地提出小小的希望和建议。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正如教育家斯宾塞指出:“正确地进行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而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任务。”累亦无怨,苦亦无悔,正体现了教育的神圣、教师的伟大!
(作者单位 山东胶南市人民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