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同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迅速发展,民间投资数额逐年增长,民间投资已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绝大部分,成为扩大投资需求的重点。2008年我国民间投资占到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0%以上,民间投资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强有力的政府投资有效遏制了经济下滑,成功地使我国经济逐步企稳向好。当前,金融危机日渐淡去,我国已进入后危机时代,未来我国经济要彻底走出危机,只有通过政府投资有效带动民间投资,才能最终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河南省为例,在充分分析当前河南民间投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建议,从而为我国民间投资发展提供较为切实可行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从表1可以看出,河南省民间投资发展近几年所表现出的明显特征:一是总量不断增加,增长速度较快。2009年民间投资的总量是2004年的近7倍,从2005年到2009年的增长速度都超过了35%,2007年更是达到了54.78%;二是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总投资比重逐年上升。2004年以来,在河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中,民间投资已经超过国有经济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占得“半壁江山”;尤其是进入08年以来,更是达到70%以上,民间资本已经成为河南最主要的投资主体。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放缓对河南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并不断加深,给河南省民间投资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冲击。
由表2不难发现,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08年以来河南省民间投资的增速明显回落,从危机发生前2007年的63.6%的年增长率骤降到2010年的24.2%。与此同时,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国有投资确是另外一番景象,2007年国有投资只实现年增长率1.8%;而08年危机发生后,国有投资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这正是危机发生后,中央和河南省政府所出台的依靠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发挥积极效应。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通过政府投资来带动民间投资的良性互动局面还未真正形成,民间投资的需求被抑制。
表2 2006-2010年河南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单位:亿元
2009年河南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455亿元,其中民间投资累计完成8576.6亿元,占比74.87%。由表3可以看出,河南省民间资本在相当多的投资领域已经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如采矿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及房地产业等行业。但也应该看到,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民间投资比重非常小,分析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的细项,如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领域就可以发现,民间资本虽有所涉足,但力量单薄,没有话语权,国有资本处于垄断状态。
从表4来看,民间投资在第一产业的投入比例达到68.05%,在第二产业为83.12%,第三产业的投入比例为64.03%。分析表3和表4的数据,可以发现河南民间投资的投资重点还是在第二产业,占到民间投资总额的62.34%。尤其是制造业,2009年民间投资制造业的比重占到民间投资总额的54.53%,第三产业中房地产行业所占比重最大为21.84%,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二者相加已经占据河南民间投资的76.37%,这充分表明河南省民间投资的投向主要用于制造业和房地产开发。
然而,民间投资在这些行业的过分集中也使得这些行业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导致竞争过度。由此可见,民间投资在除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特别是基础设施领域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还很大,这也是河南省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向。
表3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组2009年河南省民间投资完成情况单位:亿元
表4 2009年河南省民间投资按三次产业分投资完成情况单位:亿元
近几年来,河南省民间投资虽然发展较快,但民间投资的平均规模仍然较小。有数据表明,2008年全省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下项目27808个,完成投资4721.14亿元,其中民间投资项目分别占77.8%和78.7%。河南省统计局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5月份,河南省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中小项目,全省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下项目16514个,完成投资1925.19亿元,其中民间投资项目分别占74.3%和78.7%。由此可以看出,民间投资虽然项目最多,但相对于其他经济主体来说规模明显偏小。
无论是河南的民间投资企业还是全国的民间投资企业在融资方面都面临着很多困难,很多国外先进的融资方式在国内都没有实施的平台和法律保证。国有企业由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在获得国家预算内资金方面比民间投资有优势,外商投资企业由于资金相对雄厚,财务制度相对完善等原因,在获得国内贷款方面比民间投资企业具有优势;而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企业的自我积累。
2009年河南省民营经济研究会曾就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河南民营经济的发展情况作过一个专门的调研。从调研情况看,94.1%的中小企业认为资金困难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流动资金不足使55%的企业达不到设计生产能力,92%的企业难以进行技术改造或扩大生产规模。河南省民营经济研究会获得的资料显示,河南省民营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获得的资金仅占其发展资金的15%。河南省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张立功指出,担保难、抵押难是河南民营企业贷款难的主要表现。与此相对应,民营企业的民间融资存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风险,担保机构的发展无法满足民营企业融资的需要,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难度加大。
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研究民间投资发展,就必须对民间投资所依存的外部有利的发展环境有个基本的了解。民间投资只有充分依托外部有利的发展机遇,才能取得较好的发展。因此,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对于河南民间投资的发展而言,就必须搞清民间投资外部发展的新机遇。
1.民间投资的政策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为了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非公经济36条”颁布5年后,2010年5月国务院再次发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出台的第一份专门针对民间投资发展、管理和调控方面的综合性政策文件。“新36条”在“非公经济36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明确规定民间投资可以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国防科技工业等6大领域18个行业,而且还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财税金融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民资进入的一系列配套措施。随后,7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工作任务,并要求各相关部门提出具体实施办法,民间投资发展再次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新36条”针对“非公经济36条”中提到的很多领域进行了更深入、更详细的说明,并且点出一些独特的领域,比如土地整治、政策性住房等。
2.民间投资快速增长的宏观经济环境开始形成
首先,国家促进中部崛起以及河南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中原崛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增强各地区加快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大大激发各方面的投资热情。
其次,当前河南已进入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发展阶段,城镇化带来的机遇多。目前河南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高出5793元,按目前每年近200万农村居民转为城市居民计算,仅生活消费支出即可拉动经济总产出增加150亿元左右,如果加上一次性购房、购车,推动城市设施、铁路、公路、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将对投资的持续增长起到更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再次,河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潜力巨大。河南是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大省,近年来,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在30%左右徘徊,服务业发育严重滞后。未来一段时期,河南产业结构既面临着工业向高加工度化后期阶段推进、加快转型升级的机遇,也有着服务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巨大空间。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也成为促进河南投资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最后,承接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将为河南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新动力。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沿海各省区的发展遇到了困难,势必会加快国际国内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步伐。河南优势资源富集,区位优势独特,产业配套能力强,必将促使河南在产业转移中争取更大份额,更高层次地承接沿海及海外产业转移。从而也给河南省民间投资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1.进一步降低进入门槛,拓宽民间投资领域
客观地说,近年虽然河南省出台了很多政策,但在公平的投资环境创造方面进展缓慢,在这方面,一定要创新观念,真正做到对民营经济一视同仁,逐步取消对民营经济的差别待遇,尽可能减少对国有企业的补贴和“偏向”。要进一步降低民营经济在基础设施领域、社会事业领域、新兴产业领域的准入门槛,贯彻平等进入、非禁即入、市场主体享受公平待遇的市场经济基本原则。要认真落实“新36条”措施,切实放宽市场准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税费、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变民间存量资本为现实投入,让民间投资真正活跃起来。
2.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改善融资环境
民间资本供给充分却处于闲置状态,而民营企业却缺乏资金陷入经营困境,要解除这种错位现象,就必须搭建多种由民间资本投入到民营企业的桥梁和通道,对现有的投融资体制进行变革。应考虑不同的产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的差异,为民营经济开辟多种融资渠道,特别是针对中小民营企业,让其能充分选择适当的市场融资方式。
一是继续发展各类公共投资基金。继续发展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公共投资基金,把大量分散的民间资本吸引聚集起来,通过专业人士操作,再转流到产业领域中去,为民间资本开辟合理可靠的投资渠道。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创业投资损失代偿机制,提高民间资本对创业投资的积极性。
二是发展多层次信贷市场。中小企业是当前融资最困难的群体,由于其财务相对缺乏规范性、企业盈利能力不稳定等状况,较难获得银行贷款。因此,当前应该稳步推进金融创新,重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继续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行与支持,同时应该尽快通过国家立法形式规范民间借贷,引导民间非正规金融发展成社区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构建民间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平台。促进多层次信贷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为丰富的融资手段。
三是切实增加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财政支持力度,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增加的情况下,政府应积极协调银企关系,使各金融机构高度重视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工作,对基本面较好、信用记录较好、有竞争力、有市场但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中小企业给予信贷支持,提高中小企业贷款所占的比重。
四是建立多层次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和政策性担保机构,完善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通过组建民间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参与、政府二次担保、市场化运作的民间担保公司,为民间投资担保。
3.畅通投资渠道,实现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良性互动
要真正发挥通过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动。首先,要打破民间投资“玻璃门”局面。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顺应国家深化投资体制改革、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包括政府项目中已建、在建和将建的项目。如污水处理厂、城市道路、旅游综合体等符合投资条件的项目,政府都可以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吸引民间投资。其次,继续推广新型的项目投融资模式,实现民间资本参与政府性项目。政府应该总结已有项目投融资模式的经验,继续推广并积极采用新的项目融资模式,比如民间资本可通过BOT、TOT及BT等方式积极参与基础性和公益性项目。再次,给予民间资本合理的回报率。鼓励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市场主体,无论跨行业、跨地区都可参与政府项目建设,对于非经营性项目如城市道路等应给予民间资本长期并且稳定的回报,以调动民间资本参与政府项目建设的积极性,达到政府投资有效带动民间投资的良好态势。
4.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创新扶持力度,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后危机时代,河南省民营企业的机会是成为创新型企业。创新是民营企业生命力所在,是其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然而,当前民企在自主创新方面存在动力不足、风险太大、能力有限、融资太难等问题,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特色的新兴产业市场风险大,市场的自动调节难以引导民间投资进入这些领域,需要政府积极扶持。
5.加强投资引导,创建民间投资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前,民间资本观望气氛较浓,投资机会相对较少,针对此情况,政府各部门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引导工作:
(1)加强产业导向目录引导。让民间投资明确发展方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经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把民间投资引导到实业投资的方向上来,引导到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的领域上来,引导到促进产业升级的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上来,引导到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项目上来。
(2)加强信息引导。在一定阶段一定领域定期发布市场信息,解决民间投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引导民间投资进入成长性好、前景好的产业领域,引导民间资本与技术进步紧密结合。比如在IT产业、环保产业、社会服务产业等领域可以通过竞争,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风险承受力强的优势,创建新的经济增长点。
(3)加强项目引导。要精心策划和包装一批政府项目和示范产业项目,定期组织项目推介活动,吸引民间投资积极参与。
6.健全民间投资服务体系,优化投资环境
首先,要理顺政商关系,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全能政府”、“管制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政府”转变。要规范和改革投资审批、审核、备案制度,缩减政府核准范围,简化审批程序,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性收费,推进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收费公平化,消除“非国民待遇”。
其次,要加强民营企业权益保护机构建设,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为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最后,完善民间投资监督机制,有效规范与约束民间投资行为,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督促民间投资主体履行投资建设手续,严格遵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用地、节能以及质量、安全等规定。同时,还要指导民营企业建立规范的产权、财务、用工等制度,依法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