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西安 710004)
荆爱玉 张春虹 丁石梅 高 雷 吴娟娟 谢 璇
血尿酸(UA)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尿酸代谢异常与糖尿病及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受到密切的关注。本文旨在探讨血尿酸和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
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 2型糖尿病患者 112例,男 59例,女 53例,年龄 40~ 75岁,无明显心、脑、肾功能不全,无糖尿病酮症等急性并发症,近期无痛风史。所有患者符合 1999年 W HO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两组:单纯糖尿病组(DM1组)58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DM2组)54例,DM2组 B超检查均提示下肢动脉血管可见斑块或有狭窄。
2 方 法 入选患者常规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所有患者空腹 8h后晨起空腹抽血检查,用全自动生化仪测空腹血糖 (FBS)、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脂、血尿酸(UA)。高效液相离子交换层析法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计算 HOMA-IR(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R)(空腹血糖(FBS)×空腹胰岛素(FINS)/22.5)
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均数比较应用t检验,率的比较应用卡方检验,直线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解血尿酸水平与其他指标的关系及其程度;以二元 Logistic回归了解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血尿酸及其他因素的关系。所有数据处理采用 SPSS10.0统计软件包,双侧检验 P<0.05,作为统计学显著性标准。
1 两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体重指数 (BMI)、FBS、HbAlc无差异(P> 0.05),DM2组 TG、LDL、HOMA-IR、Scr高于DM1组(P <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比较
续表
2 两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比较:DM1组血尿酸为(283.1± 78.6)μ mol/L,DM2组血尿酸为 (355.6± 82.2)μ mol/L,两组比较 DM2组显著高于 DM1组(t值为4.452,P=0.009)。
3 血尿酸与其它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直线相关分析显示 UA、BMI、腰围、腰臀比、TG、 HDL、FBS、INS、HOM A-IR、Scr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233、0.230、 0.231、 0.276、 0.248、 0.312、 0.357、 0.241,0.511、0.336,P<0.05);与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HbAlc无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021、0.092、 -0.005、0.137、 -0.094,P> 0.05)。
4 以血尿酸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可见血尿酸与血肌酐、IR、腰臀比和腰围相关(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 0.311、0.308、0.267、 0.221;P < 0.01)。
5 以是否发生下肢血管病变为应变量,血尿酸为自变量,行 Logistic回归,在经过年龄、性别、血脂调整后得到的 OR(1.012);按吸烟与否分层,吸烟者的 OR(1.246),按是否高血压分层,高血压者的 OR(1.395)。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高尿酸血症常与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同时存在,临床观察发现,严格控制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子并不能完全阻止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尿酸作为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1]是否与血管病变发生有关?有研究证实:高尿酸血症是引起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2,3],但也有不同观点[4,5]。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常见的大血管并发症之一,患者可因血管狭窄或闭塞而导致肢体坏疽[6]。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尿酸水平与无下肢血管病变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表明,血尿酸与下肢血管病变发生有关,吸烟及血压升高明显加重了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表明尿酸升高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高尿酸血症引起大血管病变的机制目前并不明确。可能的原因有[7~9]:尿酸可以产生甲酰氨自由基促进脂质及 LDL-C的氧化,介导多种氧化前体对血管内皮的损伤;尿酸可以抑制血管内膜修复,降低一氧化氮生成而损伤内皮功能;尿酸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特异性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诱导环加氧酶-2和局部凝血形成,并上调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高浓度尿酸可沉积于小动脉壁,损伤动脉内膜,尿酸是一种已知的炎性因子,通过增加化学因子、细胞因子表达,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加血管壁 C反应蛋白表达等多种机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关分析表明血尿酸水平与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血糖、甘油三酯、HDL、BMI、腰围、腰臀比、尿素氮及血肌酐相关,提示高尿酸血症常与肥胖、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合并存在,在代谢综合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血肌酐、胰岛素抵抗指数、腰臀比和腰围是影响血尿酸的独立因子,血肌酐作用明显,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能与肾脏清除能力有关;肥胖与血尿酸的关系,提示肥胖以脂肪分布异常即腹型肥胖与尿酸的生成增多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被认为是胰岛素抵抗的一个标志[10,11],认为升高的血浆胰岛素浓度可能导致尿酸清除能力降低或合成增加。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应积极纠正高尿酸血症,同时应纠正并存的代谢紊乱,减低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同时应降低血压,减少吸烟,减少血管病变的发生。
[1]王 雯,任 艳 ,李秀钧,等.2型糖尿病患者糖耐量正常一级亲属血尿酸水平及与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异常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华西医学,2008,23(5):1024-1026.
[2]Puddu PE,Lanti M,Menotti A,et al.Serum uric acid for short-term predic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 in the gubbio population study[J].Acta Cardiol,2001,56:243.
[3]芦燕玲,于立群,潘伟琦,等.血脂正常的空腹血糖受损人群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18(11):831-833.
[4]M oriarity JT,Folsom AR,Iribarren C,et al.Serum uric acid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ARIC)study[J].Ann Epidemiol,2000,10:136.
[5]姜 涛,张 敏 ,宋秀霞,等.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J].首都医药,2005,18(20):27-29.
[6]龚翠芬,乔小刚,孙小宾,等.消通痹胶囊颗粒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观察 [J].陕西中医,2011,32(4):427-428.
[7]姜冬梅.尿酸致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及研究现状[J].心脏杂志,2009,21(5):745-747.
[8]Conen D,Wietlisbach V,Bovet P,et al.Prevalence of hyperurice-mia and relation of serum uric acid with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a developing country[J].Bmc Public Health,2004,4:9.
[9]Kane Uis J,Kang DH.Uric acid as ameditar of eadothelial dys-function,inflammation,and vascular disease[J].Semin Nephrol,2005,25(1):39-42.
[10]雒王容,樊继援.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3,9(2):223-225.
[11]王 芳,王 翔.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脂、血尿酸、体重指数关系的研究 [J].陕西医学杂志,2007,8(21):9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