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抑郁情绪对心脑血管病患者生存治疗的影响

2011-06-29 08:16于宏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12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病总体量表

于宏春

急性首发心脑血管病患者病后合并焦虑抑郁者报道较多,但这种负性情绪具体与其临床治疗效果,生存质量有何相关,本研究采取他评方法,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本医院相关临床科室中急性首发心脑血管病病员,要求意识清晰,可以交流。共入选病例55例,男38例,女17例,年龄38岁~68岁,平均56.4岁。

1.2 研究方法 所有入组患者,于住院后1 d内,治疗2周、4周、8周时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定。按入院时焦虑值(划界值>14分)和(或)抑郁值(划界值>24分)分为焦虑抑郁情绪组(研究组,22例)与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量表的评定是在治疗过程中用单盲法由通过专业培训过的医生评定。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5.0软件包行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生存质量因子比较(见表1) 治疗过程中,两组在生存质量维度(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独立性、社会关系领域)上均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在生存质量各维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生存质量因子分析(±s) 分

表1 两组生存质量因子分析(±s) 分

与对照组同期比较,1)P<0.05

组别 生理 心理 环境 社会关系 独立性研究组 2周 14.16±2.43 13.79±2.59 10.20±2.75 13.31±2.59 10.74±2.74 4周 13.16±2.481) 12.99±2.541) 10.20±3.041) 13.32±2.921) 9.70±2.721)8周 13.26±2.031) 12.79±2.891) 10.78±2.641) 13.81±2.561) 9.37±2.751)对照组 2周 14.16±2.43 13.79±2.59 11.20±2.74 14.31±2.59 11.54±2.16 4周 15.06±2.42 13.89±2.56 12.25±2.73 15.31±2.57 11.24±2.74 8周 15.34±2.48 14.79±2.62 12.20±2.71 14.98±2.52 12.04±2.22

2.2 相关性分析(见表2) 研究组抑郁焦虑分值变化不明显,生存质量除环境、社会关系外其他各因子、临床总体印象各因子与抑郁焦虑分值均显著相关。

表2 相关性分析(r值)

2.3 两组临床总体印象因子分析(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总体印象因子分析(±s) 分

表3 两组临床总体印象因子分析(±s) 分

与对照组同期比较,1)P<0.05

组别 疾病严重程度 总的进步 效果指数研究组 2周 5.26±2.591) 4.95±2.141) 11.32±2.741)4周 5.36±2.451) 4.65±2.431) 10.78±2.641)8周 5.68±2.351) 4.68±2.681) 11.82±2.241)对照组 2周 4.26±2.59 3.63±2.43 7.12±2.74 4周 4.36±2.39 3.35±2.26 7.02±2.88 8周 4.78±2.95 3.28±2.44 6.32±2.96

3 讨 论

国内外文献关注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较多,PSD的发生率为20%~79%,但多为40%~50%[4],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PSD发病的相关因素大体与脑卒中的部位和病灶大小、病后功能缺损程度、年龄、性别以及社会学因素等相关[5];PSD的发病机制学说有“内源性的生物假说”“外源性应激假说”;大部分患者的PSD症状持续到(6~12)个月仍不能缓解[6]。朱金富等[7]报道冠心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发生率41.9%,抑郁症的发生率为33.3%。本研究样本量较小,需要探究的相关问题还很多,有待进一步努力。但本研究显示,急性首发心脑血管病患者病后虽然通过住院常规治疗,仍相当长时间主观感受生存质量下降,独立性差。部分合并焦虑抑郁情绪者,表现尤为突出,而且这种负性情绪在未予积极干预情况下,患者躯体不适主诉较多,社会依赖加强,总体医疗成本增加,自我医疗满意度亦容易下降,显著影响临床总体治疗效果。有研究报道,PSD患者的死亡率要比非PSD患者高[4];抑郁发作对心脏前后负荷、心搏出量、心率等指标均会产生明显影响,伴随的焦虑及其程度会使心血管功能的改变更加复杂[8]。因此,医者治疗心脑血管病患者躯体指征的同时,关注其情感体验,了解其情绪变化及存在的幸福度问题,及时给予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如抗抑郁、抗焦虑、心理康复显得非常重要。

[1] 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1-133.

[2] 潘集阳.睡眠障碍临床诊疗[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271-273.

[3] 郑良成,田辉荣,谢培增.医学生存质量评估[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2-129.

[4] 龙洁,蔡焯基,刘永珍,等.卒中后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27(6):430.

[5] 张长青,方向华.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因素[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5,32(3):283.

[6] 王守安,罗韵文,张贵斌.初发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随访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35(12):713.

[7] 朱金富,杨德森,肖水源,等.冠心病患者行为特征与情绪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3):357.

[8] 马颖,张美芳,卢蕴容,等.抑郁状态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变化[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5,38(2):103.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病总体量表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
外汇市场运行有望延续总体平稳发展趋势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沉默的杀手——心脑血管病,5秒要人命,该如何预防?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名单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