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血流动力学及情绪的影响

2011-06-28 12:56耿丽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21期
关键词:音乐疗法心肌冠心病

耿丽华

(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河北 唐山 063000)

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和多器官功能退行性病变,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时发病急、事先无预兆、病情不稳定、有相当大的死亡危险〔1〕。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老年冠心病患者相对安全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但是PCI术后患者易出现抑郁、焦虑、恐惧等症状,影响预后。有研究表明,音乐疗法具有心理治疗作用,并可提高患者PCI术后的生活质量〔2〕。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笔者对38例接受PCI治疗的患者进行了音乐治疗,疗效满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在本院住院行PCI术并愿意参加本研究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4例,男67例,女7例,年龄60~81岁,平均(69.27±7.21)岁。术后平均住院天数(7.14±2.19)d。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的诊断标准。患者意识清醒,思维、认知、听力基本正常,家庭收入稳定。排除精神类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干预组38例。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特征如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住院次数、诊断、用药等情况及干预前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PCI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音乐治疗。

1.2.1 音乐处方的制订 首先,评估患者接受能力、领悟能力,了解患者平时喜欢的歌曲、乐器、歌星等。根据评估结果及患者的年龄自拟音乐治疗处方。选择熟悉的本国古典音乐和轻音乐,以舒缓、流畅、悠扬的曲调为基准,从而唤起积极稳定的情绪。处方组成:对术后浮躁、焦虑不安者选择具有镇静作用的《平湖秋月》,对萎靡不振、消化不良者选择有抒发情志作用的《苗岭的早晨》、《春江花月夜》等,对术后恢复缺乏自信心、精神萎靡,抑郁者选择有振奋作用的《步步高》、《彩云追月》等经典轻音乐。演奏乐器以古筝、二胡、笛子、葫芦丝为主。根据患者对每种音乐及乐器的喜好及情绪状态进行选择。每天2次,每次30 min。

1.2.2 音乐治疗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取得相关资质的2名治疗师操作。取得知情同意,PCI术后2 h开始进行。选择受环境影响最小的单间病房进行。统一使用音乐播放器,音量设定在50~60分贝。治疗期间停止一切治疗护理活动。上午在静脉输液时进行,下午在午睡后进行。治疗前治疗师采用统一指导语和音乐点评,为患者讲解所选音乐的作者、演奏乐器,音乐表达意境、情绪和情感。指导患者取舒适体位,进行放松训练,使其进入放松状态。音乐响起,根据不同的音乐,治疗师引导患者领悟音乐的意境,使其全部注意力投放到音乐中,进入忘我的状态。治疗结束时轻轻唤醒患者。每次治疗结束都要与患者分享对音乐的感受,以巩固治疗效果。

1.3 评价工具及标准 (1)患者的生理指标评价:观察记录收缩压(SBP)、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音乐干预组患者术后每次听音乐前、后各测量HR、SBP 1次;对照组术后每次静卧前、后各测HR、SBP 1次,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出院前复查心脏超声,检测两组患者的LVEF,进行比较。患者在首次音乐干预前和出院前1 d进行情绪状态评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3〕。SAS、SDS全国常模标准分值为50分和53分〔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 果

2.1 音乐疗法实施前、后两组患者生理指标的比较音乐干预前两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音乐干预后干预组的SBP、HR、LVEF显著优于对照组(tSBP=21.645,tHR=13.829,tLVEF=24.529,均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音乐疗法实施前、后两组患者生理指标的比较(x ±s)

2.2 音乐疗法对患者情绪的影响 干预组和对照组音乐干预前 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13,t=3.66,均P<0.01),且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1.45,t=13.46,均P<0.01)。见表2。

表2 音乐干预前、后两组SAS、SDS结果比较(x±s)

3 讨 论

音乐干预可稳定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老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是心肌缺血、缺氧,治疗冠心病的关键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供血。心肌耗氧量是通过血压与心率之乘积反映的,而心率是反映心肌耗氧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根据神经活动学说,当音乐声波作用于大脑时,提高了神经的兴奋性,促进人体分泌有利于健康的激素,酶或乙酰胆碱等,减慢了患者的心率,延长了心室周期,增加了心肌的血液供应量,从而达到改善心肌供血、增强心肌收缩力的目的〔4,5〕。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音乐疗法具有实用价值 ,可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缓解血管壁的紧张度,音乐干预后,收缩压明显下降〔5〕。音乐干预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扩张血管,减少回心血量,从而降低了患者的血压,稳定了循环系统〔6〕。由于放松音乐使患者的HR、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利于患者疾病恢复。本研究也证实干预组患者的LVEF、SBP和HR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音乐声波有规律的频率变化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脑干网状结构、非特异投射系统等,通过中枢整合,产生心理生理效应〔7〕。本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和未进行干预的对照组,说明音乐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焦虑与抑郁水平。其机制在于:患者倾听治疗性的音乐,一方面能缓解交感神经的过度紧张,促进情绪镇静,减轻压力反应,达到宣泄情感、缓解焦虑的效果;另一方面,音乐的刺激能影响大脑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改善血液循环,稳定生理状态,从而使患者放松,缓解躯体的应激状态和焦虑反应〔8〕。本研究所制定的音乐处方中,《平湖秋月》描写月夜西湖景色,曲调轻柔秀美,全曲旋律进行起伏徐缓,少有突跳的音程出现,音乐连绵且内涵丰富,令人联想起月明风清、湖光水色,那平和与细腻的旋律让人感受到平静与释怀。《彩云追月》张弛有度,云月相逐意趣盎然 ,富有活跃的生命气息激发着机体的潜在能量。《苗岭的早晨》流淌着春天早晨温暖、清新的气息,静静地倾听仿佛置身于树木、青草间,身躯随其舒畅地向上伸展。音乐可以使人同化,从音乐中可以听到发自内心的声音,不知不觉离开现实世界,进入音乐所描述的另一个世界。和着跳动的音符使患者从内心中受到音乐美好情景的渲染,涌起平静宁和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情感,调动生命中内在的活力,使沉睡的细胞伸展复活。积极的信息,激发患者的生命潜能,提高新陈代谢。

综上所述,音乐可通过改善患者的紧张状态、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以及缓解心肌缺血缺氧,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达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目的。

1 李 源,龚卫琴,王晓明,等.老年病学〔M〕.第2版.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44-5.

2 王建辉,陈长香,常文红,等.改良音乐疗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治疗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6):627-31.

3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第2版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9-42.

4 卢银兰,赖文近.20年来音乐疗法的研究概况〔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36(1):46-8.

5 李亚静.音乐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3):225-7.

6 范 臻,蒋雪妹,王一尘 .音乐疗法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19(4):605-6.

7 黄国志,卓大宏.音乐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5;10(1):28-30.

8 朱大年.生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8.

猜你喜欢
音乐疗法心肌冠心病
音乐疗法在小学心理课堂中的应用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警惕冠心病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心力衰竭小鼠心肌组织中4.1 R蛋白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