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区某性病门诊患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结果分析

2011-06-22 01:04:02何君文萍蔡卫华孙红芳吕新民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5期
关键词:原体性病生殖道

何君,文萍,蔡卫华,孙红芳,吕新民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病性病专科医院检验科,江苏南京 210015)

近年来,由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导致的非淋菌性尿道炎(NGU)越来越多,并成为男性不育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受到性病专家和生殖医学家的重视[1]。为了客观评估南京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现状及其耐药情况,作者对南京性病门诊1 178例疑是NGU的患者采集生殖道分泌物进行了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和药物敏感性检测与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来源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南京市某性病专科门诊,均为疑似NGU的患者,共计1 178例。年龄最小为17岁,最大为72岁。男性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尿道刺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尿急、尿频、排尿刺痛,特别是当尿液较为浓缩的时候明显;尿道口轻度红肿,分泌物稀薄,量少,为浆液性或脓性,多需用力挤压尿道才见分泌物溢出,常于晨起尿道口有少量黏液性分泌物或仅有痂膜封口,或见污秽裤裆,有的患者表现为不孕不育。女性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白带有异常气味,有的感到生殖道有轻微不适、小腹坠胀等,也有少数患者无任何症状。

1.2 标本采集

在治疗前采集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男性用无菌专用尿道拭子伸入尿道2~4 cm处,停留约30 s轻轻旋转360°,取含柱状上皮细胞的标本;女性以无菌棉签擦去宫颈表面分泌物,再用无菌拭子取宫颈分泌物标本。所有标本置无菌试管即刻送检。

1.3 支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

采用珠海银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支原体(Uu/Mh)分离培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进行支原体的检测与药敏试验。该试剂盒内含8种抗菌药物,分别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环丙沙星、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氧氟沙星、左氧沙星。在无菌环境中,将检测标本放入标本处理液中反复搅拌,尽可能将全部标本洗于处理液中,用专用滤纸(购于南京晚晴公司)预处理后进行接种,于36℃、体积分数为0.05的CO2条件下培养,其它操作分别严格按照试剂盒内说明书进行。Uu培养24 h后进行结果观察,而Mh于培养48 h后进行。以培养小瓶中显红色澄清透明且药敏板条上相应微孔计数>104CFU判断为支原体阳性,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严格按照说明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行χ2检验分析男女支原体感染率的差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Uu、Mh 感染现状

2008年至2010年总的支原体阳性率分别为40.8%、64.4%和74.4%,支原体感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见表1。

表1 南京某性病门诊2008年至2010年支原体检测分布特征 例

2.2 Uu感染的年龄、性别分布特征

解脲脲原体阳性结果显示,男女性别有差异,在535例阳性感染者中,男性占35.7%,女性占64.3%,男女比例约 1∶1.8。通过卡方检验,χ2=112.7,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解脲脲原体感染女性远远高于男性;在年龄分布上,男性Uu感染年龄集中在20岁组、30岁组和50岁组,而女性Uu感染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0岁组和30岁组。见表2。

表2 南京某性病门诊2008年至2010年Uu感染的年龄、性别分布特征

2.3 Uu+Mh感染的年龄、性别分布特征

在185例两种支原体同时阳性感染者中,男性占21.1%,女性占 78.9%,男女比例约 1∶3.7。通过卡方检验,χ2=87.6,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解脲脲原体和人性支原体同时阳性女性远远高于男性;在年龄分布上,男、女年龄均集中在20岁组和30岁组,结果详见表3。

2.4 解脲脲原体药敏试验结果

Uu较为敏感的前3位药物分别是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耐药率较高的前3位药物分别是氧氟沙星、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见表4。

表3 南京某性病门诊2008年至2010年Uu+Mh感染的年龄、性别分布特征

表4 南京某性病门诊535例解脲脲原体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

2.5 Uu+Mh药敏试验结果

较为敏感的前3位药物分别是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耐药率较高的前3位药物分别是环丙沙星、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见表5。与解脲脲原体药敏结果相比较,虽然敏感药物排名基本一致,但药物敏感率降低,药物耐药率提高,这提示临床医生在治疗支原体感染型NGU时,一定要考虑支原体感染种类,以进行合理选择性用药。

表5 南京某性病门诊185例Uu+Mh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

3 讨 论

支原体是目前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以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为主,在非淋菌性尿道炎中占首位。由于近年来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导致了耐药株的产生,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支原体的检查和药敏试验显得尤为重要[2]。目前国内使用的支原体培养基大多是商品化的液体培养基,如果将标本直接进行培养,有些细菌也能分解尿素或精氨酸,使得检测结果阳性率偏高。为了得到真实客观的数据,准确了解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流行状况,我们将培养标本过滤预处理后再进行培养以减少假阳性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解脲脲原体的感染率达到45.4%,人型支原体感染率才到2.3%,Uu+Mh感染率达15.2%,检出率与国内一些报道[3-6]不完全一致,这可能与我们事先将标本进行过滤预处理有关。Uu、Mh和Uu+Mh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Uu和Mh双重检测阳性呈明显逐年上升趋势。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门诊患者Uu阳性率明显高于Mh和Uu+Mh的阳性检出率,Uu是性病门诊支原体感染型NGU的主要病原体,且Uu检出率女性远远高于男性(P<0.01)。从各年龄组分布情况看,女性20岁组和30岁组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此两组比例高达70.5%;男性20岁组、30岁组和40岁组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高达92.1%,这与文献[5]等报道的基本一致。因此,女性20~40岁、男性20~50岁年龄段应视为支原体感染的重点防治对象。

解脲脲原体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Uu对8种药物敏感性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耐药的前3位分别是氧氟沙星、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Uu+Mh对8种药物敏感性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物耐药的前3位分别是环丙沙星、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本药物试验结果与郭金祥等[7-9]报道的不完全一致,这可能由于抗生素的不规则应用,性病患者反复求医以及各地区习惯用药种类的不同导致各地区支原体耐药菌株不同,使各地报道的药敏结果出现一定差异。我们发现,支原体对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均不敏感,耐药菌株较多,从表5可以看出,尤其是Uu、Mh同时阳性时,药物敏感性下降,耐药率提高。因此,在诊断和治疗支原体感染时,应同时检测两种支原体,以免造成不合理的用药。Uu+Mh同时阳性时,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提高,临床医生在对这类患者治疗时不宜选择喹诺酮类药物作为经验用药。喹诺酮类药物抗菌机制为抑制DNA消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活性,而酶的基因极易发生变异从而导致菌株产生耐药性。近年来此类抗生素长期不规范使用考虑与其耐药性的产生有关[10]。

综上所述,由于广谱抗生素的滥用及耐药菌株的出现,临床上对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不能单凭主观及经验用药,也不能照搬书本、杂志上报道的药敏试验结果,因为地区不同,患者个体差异,所以一定要结合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连续定期监测本地区性病门诊的支原体属耐药谱,对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很有必要性。

[1]增海露.1092例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2):1174,1177.

[2]王蓓,王长娴,羊海涛,等.不同地区STD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比较[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12):1484-1485.

[3]陈颖,张璞玉,于秀英,等.支原体感染与非淋菌性尿道炎[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3,26(12):802.

[4]章美英,王健.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调查与药敏试验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139-140.

[5]李玉叶,王永兰,何黎,等.2002年昆明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03,25(4):2-4.

[6]ZDRODOWSKA S B,KLOSOWSKA W M,OSTASZEWSKA P I,et al.Ureaplasma urealyticum andMycoplasmahominis infection in women with urogenital diseases[J].Adv Med Sci,2006,51:250-253.

[7]郭金祥.120例女性泌尿生殖系统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4):260-261.

[8]王蓓,徐金水,于红,等.解脲脲原体对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性及tetM耐药基因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7,23(1):16-18.

[9]许代娣,蒋湘林,陈全根.支原体的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1,15(1)36-37.

[10]王蓓,徐金水,于红,等.解脲脲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4):435-436.

猜你喜欢
原体性病生殖道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浙中1000kV变电站工程强夯地基原体试验
卵巢浆液性癌病理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植原体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植物保护(2014年6期)2014-08-10 12:29:50
知柏地黄丸对解脲脲原体感染不育患者精液指标的影响
985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西南军医(2014年5期)2014-04-25 07:42:31
性病“十大事实”
家庭医药(2013年7期)2013-04-29 00:44:03
植原体病害研究概况
植物保护(2011年3期)2011-06-12 02:44:12
性病传播谈论多 专家探讨正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