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文,郭晓霞,田义梅
(1.天津市第二医院,天津 300141; 2.天津市北辰医院,天津 300400)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目前认为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在靶组织的作用减低,或两者同时存在所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并以长期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糖尿病病情严重或有应激时可引起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随着病程延长,可导致眼神经血管和肾脏等组织器官的并发症,是严重危害人体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中国现有9 240万成人患有糖尿病,其中男性5 020万,女性4 220万,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占患者总数的93.7%[2]。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临床表现为肌体对胰岛素不够敏感,即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现就本院2007—2009年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合理的用药参考。
1.1资料来源 以本院HIS系统中2007年1月—2009年12月药品库中降糖药物的出库原始数据为依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和销售金额等。
1.2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2006年ATC分类所推荐的日均费用(DDD)分析法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DDD值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每日规定剂量,以《中国药典》(2005年版)、《新编药物学》(第16版)规定的剂量为准,未收载的药品结合其说明书及临床实际用量而定。DDDs=药品的年总用药量/该药物的DDD值,用DDDs值来衡量药品的使用频度,分析临床对此药的选择倾向性。药物的经济性参数用日均药费(DDC)表示,DDC=某药年总费用/该药的DDDs。
1.3药物分类 根据《中国药典》和《新编药物学》中降糖药物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2.12007—2009年糖尿病治疗药物使用情况 本文统计了本院2007—2009年糖尿病治疗所用药物共6大类15个品种,其中包括胰岛素制剂4种,磺脲类3种,双胍类2种,α-糖苷酶抑制剂类2种,胰岛素增效剂2种,非磺脲类胰岛素分泌刺激剂2种。降糖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见表1。3年中降糖药物的销售金额及所占比例均呈上升趋势,由2007年的19.99%上升到2009年的31.37%。由于糖尿病患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以及人们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导致就医人群的增加,使得本院降糖药物的销售总额上升。
2.2各类降糖药销售金额及构成比排序 见表2。由表2可见,占糖尿病治疗药物销售总金额比例较大的是胰岛素制剂,连续3年位居第一,占本院降糖药物32%以上,原因在于胰岛素不仅适用于1型糖尿病,而且早期强化使用胰岛素治疗,能使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更好地恢复并得到维持,获得更好的疗效。在口服降糖药物中,α-糖苷酶抑制剂类由2007年的第4位跃居2008年和2009年的第2位,此类药物具有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提示本院就诊糖尿病患者中餐后血糖高的患者所占比例逐年上升;非磺酰脲类胰岛素分泌刺激剂为一新型降糖药物,作用快,迅速吸收及清除,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该类药由2007年的第2位降至2008年和2009年的第3位;噻唑烷二酮类属于胰岛素增敏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销售金额在2008年和2009年有所下降;双胍类用于2型糖尿病病人,尤其适用于体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常与其他类降糖药物联合应用,尽管该类药物用量较大,但因价格便宜,所以销售金额偏低;占比例最小的是磺酰脲类药物,整体看来,3年来本院降糖药物的销售金额排序基本稳定,整体用药基本合理。
表1 降糖药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
表2 各类降糖药销售金额及构成比
2.3各年度排序前10名的降糖药销售金额、DDDs及DDC排序 见表3~5。
阿卡波糖为一种新型口服降糖药,在肠道内竞争性抑制葡萄糖苷水解酶,具有降低饭后血糖作用, 既可单用,也与其他口服降血糖药或胰岛素合用,配合饮食调控,治疗胰岛素依赖型或非依赖型糖尿病。尽管其DDC值高,连续3年位居第一,但由于其以多种联合给药方式以及使用群体的广泛性使得其销量在2008年和2009年均居首位,其DDDs值也由2007年的第6位跃居2009年的第3位。诺和锐30是中国上市的第一个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由于其结构的改变(即由门冬氨酸替代人胰岛素B28位的脯氨酸),因此,与人胰岛素相比,具有注射后迅速解离为单体而发挥降糖作用的特点。这种药代动力上的改变使其具有药理作用更快、更强,用药更方便的特点,故其销售金额在2008年和2009年的胰岛素销售金额中均居首位。二甲双胍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经典而有效的药物,已有近50年的临床应用历史。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均推荐二甲双胍为2型糖尿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其DDDs从2007年的第2位上升至2008年的第1位。随着人们对合资企业生产的药品的认知度提高和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等特点,使得格华止的DDDs由2007年的第9位跃居2009年的第1位。非磺酰脲类胰岛素分泌刺激剂瑞格列奈(诺和龙1 mg)的DDC值高于瑞格列奈(诺和龙2 mg),前者的DDDs排序低于后者的DDDs排序,提示瑞格列奈易被医师和患者接受。
2007—2009年期间,糖尿病治疗药物用量及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胰岛素制剂上升幅度较大,说明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药物中的地位,尤其是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地位日益提高。另外在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的药品中,大部分为合资企业药品和进口药品,这与其价高有关,同时合资企业生产和进口药品的DDDs也高,可能与其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有关。通过本院2007—2009年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使用分析,目前临床已有较为丰富的降糖药物以供选择,但由于引起糖尿病的原因复杂,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也有不同的作用模式和作用部位,因此,临床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使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应用个体化,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表3 各年度降糖药销售金额排序
表4 各年度降糖药销售金额排序的DDDs
表5 各年度降糖药销售金额排序的DDC
1 陈文彬,罗德诚主编.临床药物治疗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6
2 Wenying Yang, Juming Lu, Jianping Weng,et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0,632:1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