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80例临床研究*

2011-06-21 02:17王世琳吴凤刚
天津药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氟桂利嗪艾司西普兰

王世琳,吴凤刚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东院,天津 300011)

偏头痛(migraine,MGR)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疾患,患病率为5%~10%,其特征是发作性的、多为偏侧的、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 h,多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活动时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中休息则可缓解[1]。本院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与单用氟桂利嗪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06年12月—2009年1月于本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偏头痛患者80例,符合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IHS)制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2],均接受详细的神经专科查体及精神评估明确诊断,排除其他类型头痛、高血压、糖尿病及正在接受预防偏头痛药物治疗者,以及神经科疾病及精神病、焦虑自评量表(SAS)或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大于40分者、严重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良、孕妇、哺乳期女性和年龄<18岁或>65岁者。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1~53岁,平均(39±3.2)岁,病程在3个月~10年,平均(5.6±3.3)年;头痛程度1级12例,2级17例,3级11例;发作频率每月1~2次17例,每月≥3次23例。对照组40例,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25~56岁,平均(37±4.5)岁,病程4个月~12年,平均(6.7±3.1)年;头痛程度1级13例,2级11例,3级16例;发作频率每月1~2次15例,每月≥3次25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疼痛程度及发作频率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研究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来士普)10 mg/次,每晚1次;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10 mg/次,每晚1次。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10 mg/次,每晚1次。连续用药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周分别记录患者头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同时观察伴随症状(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及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

1.3疗效标准 依据《偏头痛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意见》[3]将头痛程度分为四级,3级:重度头痛,发作时需卧床休息;2级:中度头痛,发作时影响工作;1级:轻度头痛,发作时不影响工作;0级:无头痛。

1.3.1计分方法 ①头痛发作次数:以月计算,每月发作5次以上6分,3~4次4分,2 次以下2分; ②头痛程度:发作时必须卧床为6分,发作时影响工作为4分,发作时不影响工作为2分; ③头痛持续时间:持续2 d以上6分,持续12 h~2 d 4分,小于12 h 2分; ④伴随症状: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三项或以上3分,二项2 分,一项1分; ⑤血小板聚集率检查:聚集率升高40%以上3分,20%以上2分,升高超过正常但不足20%1分。

1.3.2疗效评定 ①控制:疗程结束无发作性偏头痛症状,停药1个月不发病; ②显效:治疗后积分减少50%; ③有效:治疗后积分减少25%~50%;④无效:治疗后积分减少20%以下。

对每月发作5次以上者,治疗后发作频率减少75%以上疗效评定时减4分,减少50%~75%者减3分,减少50%以下20%以上者减2分。

本研究中依据原有医学诊断基础结合血小板聚集率的检查客观指标,对疗效评定标准采用量化法[3],将各患者治疗效果分别评定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总有效为显效和有效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以Ρ<0.05为检验标准,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两组各项指标比较 经过8周治疗,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见表1。两组头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Ρ<0.05),其中研究组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改善明显(Ρ<0.01)。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头痛程度有所减轻,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部分伴随症状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Ρ<0.05)。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65.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治疗偏头痛疗效比较(n=80)

3 讨论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性头痛,属于原发性神经血管性疾病之一,部分患者在发作前或发作时存在感觉、运动及情绪的改变,其头痛性质部位多不固定、起病急、反复发作、疼痛剧烈,多数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神经血管学说占偏头痛研究的重主导地位,该学说认为偏头痛发病是由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由5-羟色胺受体调节)和中枢神经系统内源性阵痛系统功能缺陷(与遗传有关),加之过多内、外刺激引起[4]。5-羟色胺(5-HT)是偏头痛发病中的重要递质[5]。偏头痛发作开始时, 5-HT从血小板中释出,直接作用于颅内小血管使之收缩,并附于血管壁上,使之敏感;当血浆5-HT浓度下降时,其对大动脉张力性收缩作用消失,血管壁扩张而出现头痛[6]。此外偏头痛发作还受到诸多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很多研究表明,偏头痛患者通常存在不良的心理因素,其不良心理健康水平与职业满意度、家庭满意度、性别、文化程度、精神质、内外向有相关性[7]。

艾司西酞普兰是外消旋西酞普兰的左旋对映体,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5-HT的再摄取,增进中枢神经系统5-HT能神经元功能[8],临床用于治疗重症抑郁症和广泛性焦虑(GAD)。动物实验表明,其对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再摄取作用甚微。对5-HT17受体或其他受体包括肾上腺素、DA1-5、H1、M1-5受体无作用或作用非常小,对Na+、K+、Cl-和Ca2+通道无作用。艾司西酞普兰作为高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通过增进中枢神经系统5-HT能神经元功能对偏头痛起到治疗作用。氟桂利嗪是钙离子拮抗剂,能阻断Ca2+内流,抑制血管平滑肌和内皮细胞的收缩,增加脑血流量,提高脑组织抗缺氧能力,起到保护脑细胞和防止反应性颅内外血管扩张引起的头痛发作。相关研究证明其治疗偏头痛效果确实[9]。

本研究表明,在应用氟桂利嗪基础上联合应用高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艾司西酞普兰,可以提高偏头痛治疗的有效率。这可能与艾司西酞普兰增进中枢神经系统5-HT能神经元作用改善三叉神经血管系统功能,同时改善偏头痛患者抑郁焦虑情绪,降低疼痛敏感性,增加耐受性有关,值得进行相关深入研究及临床推广应用。

1 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组.偏头痛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06,54(8):694

2 Hesdache Classification Committee of the In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The In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2nd editon. Cephalgia,2004,24(S1):9

3 孙增华,杨玉金.偏头痛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意见.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5,12(2) :110

4 杜艳芬,王纪佐.偏头痛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2,10(3):314

5 郭俊唐,于生元.大鼠偏头痛模型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c -fos表达及与5-羟色胺共存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37(6):504

6 Diener H C,Limmroth V. Acute management of migraine triptans and beyond.Curr Opin Neurol,1999,12 :261

7 黄焕新,魏建华.偏头痛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18(5):297

8 王来海,贾艳,黄素培.艾司西酞普兰.中国新药杂志,2005,14(6):790

9 吕英琦,李玉芳.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44例.中国药业,2009,28(5):53

猜你喜欢
氟桂利嗪艾司西普兰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氟桂利嗪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偏头痛的疗效研究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成人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西酞普兰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及其对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