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宁 李俊花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大多以阴性症状(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减退)为主要特征[1],表现为生活自理能力差,懒散退缩、对周围环境漠不关心、情感平淡 ,行为缺乏主动性,社会功能受损。此类患者在住院病人中占有很大比例,单纯靠药物治疗对这些患者没有十分显著的作用。放松治疗技术作为行为治疗的一种,能转移患者对病态体验的注意力,克服焦虑抑郁或恐怖等异常情绪,有助于大脑功能的恢复,帮助患者消除疲劳、镇定情绪、改善行为[2]。
1.1 对象 来自住院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60例。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ICD-10)②病程至少持续 3年;③年龄≤60岁;④住院时间≥6个月且住院后一直服用抗精神病药物;⑤无严重躯体疾病。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例。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在观察治疗期间,两组均不改变原有的抗精神病药物,并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放松治疗技术。①准备工作:安静的环境,让患者坐在沙发上或躺在床上,以感到舒适为宜,让患者集中精力 ,注意合作;②向病人讲解其目的和意义,以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③背景音乐用比较舒缓的轻音乐(班得瑞的《寂静的山林》),音量控制在 60分贝以下,指导者随音乐用肯定、低沉、用力的语气说出指导语[3]并给予示范,开始由治疗者先教患者做一遍,边示范边带患者做,如发现某一患者做的不对及时给予纠正;④每天 14:30开始练习,时间 20~ 30分钟,连续 3个月。
1.2.2 研究工具 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此量表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患者的精神状况,适于多数精神病患者,所有项目采用 1~ 7分的 7级评分法,各级的标准为:①无症状;②可疑或很轻;③轻度;④中度;⑤偏重;⑥重度;⑦极重。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此量表主要用于评定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程度,评分为 0~ 2分:(0)为无异常或仅有不引起抱怨或问题的极轻微缺陷;(1)为确有功能缺陷;(2)为严重的功能缺陷。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主要用于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分 4级:①自己完全可以做;②有些困难;③需要帮助;④根本没办法做。放松治疗及量表完成由精神科主治医师和责任护士担任,量表评定进行统一培训。
1.3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
见表 1。
表 1 BPRS、SDSS、ADL两次评分结果比较 (±s)
表 1 BPRS、SDSS、ADL两次评分结果比较 (±s)
量 表 实验组 对照组 t P BPRS 干预前 39.8± 2.4 39.2±2.2 1.34> 0.05干预后 30.9± 3.2 35.1± 2.6 4.31 <0.01 SDSS 干预前 3.4± 1.2 3.5±1.4 0.61> 0.05干预后 1.2± 0.8 2.5± 1.3 4.23 <0.01 ADL 干预前 24.1± 1.6 23.9±1.9 0.49> 0.05干预后 18.2± 1.7 23.1± 2.6 5.41 <0.01
9周末放松治疗组 BPRS、SDSS及 ADL评分明显低于未干预组(t=4.31,4.23,5.41;P均 <0.01)。
放松治疗又称松弛反应训练或自我调整疗法,是一种通过机体的主动放松来增强对体内的自我控制能力的有效方法。它是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按一定的要求,完成某种特定的动作程序,通过反复地练习,使人们学会有意识的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以期达到降低机体唤醒水平,增强适应能力,调整那些因紧张反应所造成的紊乱的心理生理功能。
放松治疗的心理效应:在感觉和动作效应方面,一般有头脑清醒,心情愉悦和全身舒适的感觉,在高级心理活动效应方面,可以提高学习能力,改善记忆功能 ,提高智力和稳定情绪,长期进行还可以调整人的某些个性特征,陶冶性情,从而改善人对紧张刺激的不良心理反应[3]。通过放松训练达到强身健体,治疗疾病的效果在人类已有很长的历史了。比如我国的气功、印度的瑜伽、日本的坐禅都是通过自我放松达到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为目的的一种训练,不仅对一般精神紧张、焦虑等症状有显著疗效,而且对与心理应激密切相关的各科疾病同样有效,而精神分裂症的发生除遗传因素在病因中起重要作用外,还和社会环境心理特征及性格因素密切相关。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由于住院后长时间的封闭和大量的药物治疗,一旦阳性症状得到控制,他们常出现情绪压抑、悲观自闭、消极郁闷,懒散退缩 ,缺乏稳定的个性,无高级意向要求,没有身心愉悦的快乐体验。本研究结果显示,3个月后阴性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放松治疗技术对于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衰退,促进疾病的恢复很有帮助。
本研究中所使用背景音乐为班得瑞的《寂静的山林》该音乐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受,本办法简单易行,费用低廉,值得在精神科推广。
[1]宋燕华.精神障碍护理学 [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8-29
[2]王长虹.临床心理治疗学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04-105
[3]张伯源,敖明.心理咨询和行为治疗 [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0:227-234
[4]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 [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