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国军 李素霞 宋爱玲
河南开封市中医药学校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通许 475400
脑卒中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生率逐年上升,且有致残率、复发率较高的特点,近几年来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不仅局限于对发病的药物治疗,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已做为防治脑卒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2009-02~2010-02我科收治住院病历100例,随机分为教育组50例,对照组50例。入选条件:(1)首次发病。(2)发病年龄45~70岁,男女不限。(3)住院时间7~14d。(4)由神经功能缺损症状。(5)经头颅CT、MRI证实,2组患者病情相近,文化程度、男女比例、年龄接近,有可比性。
2.1 教育形式 (1)单人教育:利用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回访时,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一对一教育,并登记造册,以便落实和考察教育效果。(2)专题讲座:针对患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定时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病友联宜活动,交流经验谈心得体会,进行集体教育。
2.2 教育内容
2.2.1 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①心理卫生:正确看待和理解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处理好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予盾和问题,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缓解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合理膳食:合理膳食的核心内容是低钠低脂饮食,每日每人食盐的摄入量应不超过6g,多食含蛋白质较高脂肪较少的禽类鱼类;含钾和含钙高的绿叶蔬菜、鲜奶、豆类制品,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②戒烟限酒:香烟烟雾中的一氧化碳、尼古丁可损害血管壁促使动脉硬化,且能增加血液黏度,提高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吸烟会使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提高。长期过量饮酒,可促使血浆中甘油三酯含量升高,亦会促使脑卒中的发生。③减轻体质量:肥胖与脑卒中的诸多危险因素有关,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减重对健康的利益是巨大的。减重的方法一方面是通过控制饮食减少热量摄入,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体育锻练增加脂肪的消耗。④适量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降低个体血压、控制血糖、增加高密度脂蛋白。体力运动缺乏是脑卒中独立危险因素。运动的强度频率和方式应根据自身情况和爱好而定,一般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运动操等。运动强度应以有氧代谢为主,运动时心率不超过最大心率的80%为宜。
2.2.2 对脑卒中常见危险因素的教育: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高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年龄越高发病率越高,且男性大于女性,黑种人脑卒中的发生率比其他人种高,家族史也是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相互作用有关。可治疗的医学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动脉硬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狭窄、动脉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防治高血压:持续高血压会导致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损伤血管内皮,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可致卒中发生。高血压是脑卒中的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70%以上的脑卒中与高血压有关,积极有效的控制血压可使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40%。因此需要通过各种方法把血压控制在140/90 mm Hg以下。防治糖尿病:糖尿病人脑卒中的发生率比一般人高5~7倍,高血糖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促使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进而增加脑卒中的危险性。如果出现血糖高的症状,应早诊断,积极治疗,控制糖尿病病情。预防心源性脑卒中:各种心脏病都会显著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房纤颤患者是脑栓塞的高危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防治高脂血症:较高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水平由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应采取低脂饮食、增加体力运动、使用他汀类药物或其他药物降低血脂,以降低这种风险。
2.2.3 针对患者住院期间或出院后的具体情况给予正确康复训练指导:包括康复基础训练:良肢位、变换体位、关节被动活动,坐位维持训练、床上移动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起坐离床移走轮椅、重心转移负重训练、站立训练、步行上下楼梯训练。
1a后,健康教育组在治疗效果上明显好于对照组,经χ2检验2组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近几年,脑卒中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且病死率、致残率居高不下,如何提高脑卒中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已经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针对脑卒中的发病原因复杂,治疗效果差的特点,健康教育已作为防治脑卒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脑卒中的发病原因中,不良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认识不足,控制力度不够,是造成其发生率难以降低的重要原因,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使人们了解脑卒中的发病原因,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控制好高因素,积极配合治疗,最终提高生活质量。
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是长期形成的,要改变这种习惯也将是长期的,需要患者与医务工作者共同努力,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要针对患者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技巧,才能不断提高教育的效果。
[1]程明霞,蒋坤,蔡静 .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远期疗效的干预[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