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芝 ,刘明月 ,熊兴耀 ,邢 铮 ,杨国萍 ,罗丽平 ,黄 炜
(1.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2.湖南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8;3.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紫心甘薯富含独特的营养成分—花青素。研究表明,紫心甘薯中的花青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去除体内的活性氧[1-2]。同时还具有改善肝功能,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减少基因突变,抑制致病菌及抑癌物质产生等作用[3-4]。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和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天然色素日益受到重视,紫心甘薯因具有独特的营养保健功效及诱人的色泽深受人们的青睐。紫心甘薯的栽培面积日益扩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甘薯是异花授粉作物,遗传基础复杂,用种子繁殖的后代群体性状很不一致,生产上常利用营养器官块根育苗繁殖,剪取薯蔓栽插栽培。薯块不定芽原基的数量及其萌芽习性差异很大。不同品种,不同大小的薯块,不定芽原基的数量多少、幼芽分化的快慢、营养物质的转化状况均有所不同[5-11]。因此,萌芽快慢、发芽多少有很大差别。研究紫心甘薯薯块大小与出苗数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不同大小薯块薯苗的生长差异性,以期为紫心甘薯种苗生产中种薯的选择与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试验于2011年3月~5月年在湖南农业大学教学实习基地的塑料大棚内进行,选用3个紫色品种:浙紫1号、农大紫薯2号、湘紫薯2号,进行比较试验,各品种材料为实地征集所得。对照品种为徐薯22号。
用疏松、无病、肥沃的沙质壤土,按2∶l腐熟有机肥的比例混合、整碎均匀后,填入苗床,厚度以10 cm为宜,床土整平后,施硫铵100 g/m2。选择具有供试品种特性、无病虫侵染的健康薯块,用40%多菌灵500倍液浸薯种10~15min。3月17日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播种。采用斜排法,种薯头部朝上,薯块间头尾相压约1/4,排种约23 kg/m2左右。排种时上齐下不齐,以使出苗整齐。种薯排完后,用沙土填满种薯间隙,再用喷壶浇温水湿透床土,待水下渗后,在种薯上盖沙约3~4 cm厚。用塑料薄膜覆盖。
观察记录不同品种初始萌发日期、出苗期(50%出苗),出苗1周后统计单薯出芽个数、平均种苗高度与平均种苗茎粗。
数据以均值计算结果,采用DP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
不同大小的紫色甘薯种薯初始出苗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3个品种≥0.5 kg的种薯始出芽时间比0.5 kg以下种薯晚1~2 d,出苗期比0.5 kg以下种薯晚2 d,0.5 kg以下种薯之间始出芽时间和出苗期没有差异(表1)。由于播种后长沙出现小幅降温阴雨天气,所有供试材料出苗时间均出现一致性延后。出苗时间顺序为:农大紫薯2号、湘紫薯2号、浙紫1号。3种紫薯的始出苗时间比对照徐薯22 号晚 3~9 d(表 1)。
表1 不同种薯大小出苗性状比较
浙紫1号、农大紫薯2号和徐薯22号3个品种0.2~0.5 kg的种薯单薯出芽数最高,其次是≥0.5 kg的种薯。浙紫1号、农大紫薯2号<0.2 kg的种薯单薯出芽数相对较低,与前两个级别的种薯相比差异显著,0.2~0.5 kg与0.5 kg以上的种薯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徐薯22号≥0.5 kg和<0.2 kg的种薯单薯出芽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湘紫薯2号的种薯单薯出芽数与重量呈正相关(表1)。
≥0.5 kg种薯的平均茎粗显著大于其他两个级别的种薯。平均芽苗高度比较发现,4个供试材料均表现为0.2~0.5 kg的种薯平均芽苗高度最高,其中农大紫薯2号的种薯平均芽苗高度显著高于≥0.5 kg和<0.2 kg的种薯(表 1),浙紫 1号、湘紫薯2号和徐薯22号0.2~0.5 kg种薯的平均芽苗高度与≥0.5 kg的种薯没有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0.2 kg的种薯(表 1)。
从图1可见,≥0.5 kg的种薯甘薯顶部发芽数目占薯块的发芽总数目的90%以上,0.2~0.5 kg和<0.2 kg的种薯的顶部顶端优势减弱,芽体分布比较均匀,并且出芽速度较一致。其中农大紫薯2号和湘紫薯2号的薯块这一特征突出。另外,所有薯块的阳面(在垄里向上的一面)发芽出苗数目比阴面(在垄里向下的一面)多。
图1 不同种薯大小幼苗比较
甘薯的营养器官,如块根、梗根、茎蔓、拐子等再生力很强,都可以用作繁殖,甚至栽植带叶柄的叶片,在叶柄的基部也能扎根结小薯。在生产上,多用块根育苗繁殖,或剪取薯蔓栽插繁殖,获得种苗栽插到大田,充分利用生长季节以获得高产。甘薯薯块块茎是最佳的繁殖材料,但同时又是主要的商品器官,用种大小,用量直接影响生产成本和经济收入。通过比较不同大小种薯种苗萌发与生长情况,可以为甘薯育苗经济用种,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科学依据。
甘薯在根眼处分化形成不定芽原基,在适当的外界环境条件下,不定芽即能发芽。甘薯块根发芽出苗受品种和薯块质量影响。本研究表明,种薯大小对甘薯种苗生产具有一定影响,并且存在品种差异性。大薯(≥0.5 kg)始出苗时间和出苗期均比小薯迟。除<0.2 kg的种薯单薯出芽数偏低外,0.2~0.5 kg与≥0.5 kg的种薯单薯出芽数没有显著差异,其中,浙紫1号、农大紫薯2号和徐薯22号3个品种0.2~0.5 kg的种薯单薯出芽数最高。研究还发现,中小薯的顶部顶端优势减弱,芽体分布比较均匀,出芽速度较一致,生长较整齐,这一性状在农大紫薯2号和湘紫薯2号这两个品种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大薯含养料丰富,出苗较壮,但用种不经济。过小薯(<0.2 kg)含养分少,出苗少且较弱,反复剪切,种苗较弱,虽不是育种的最佳选择但可以直播。0.2~0.5 kg种薯不仅单薯出芽数多,种苗生长快,出芽早,并且种薯的顶部顶端优势减弱,芽苗分布比较均匀,生产上做种薯比较适宜。
[1] 李彦青,卢森权,黄咏梅,等.紫色甘薯花青素的应用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641-12646.
[2] 王浩亮,斯啸寅,程 凯,等.我国甘薯花青素开发现状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433-5435.
[3] 王兑林,岳 静,苏冬霞,等.薯花青苷色素的抗氧化活性及抑肿瘤作用研究[J].营养学报,2006,28(1):71-74.
[4] 卢立真,张雨青,马永雷,等.紫甘薯花青素苷对老龄小鼠的抗氧化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13):6916-6917,6920.
[5] 于振文.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9:212-254.
[6] 张超凡,周 虹,黄艳岚,等.甘薯新品种湘薯2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湖南农业科学,2010,(8):18-20,23.
[7] 谢文林.紫肉甘薯品种引进试验[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9):36-37.
[8]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甘薯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9] 吴秋云,秦玉芝,刘明月,等.优质甘薯品种的比较试验[J].湖南农业科学,2011,(3):4-5.
[10] 马代夫.甘薯壮苗增产的生理特性分析[J].作物杂志,1989,(4):22-23.
[11] 吴卓生,冯顺洪,方贻昭,等.紫色甘薯新品种新普紫的选育[J].广东农业科学,2009,(8):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