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Tricks技术在四肢血管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2011-06-02 05:49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诊断科广东广州510015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海绵状四肢磁共振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诊断科(广东 广州 510015)

曲华丽 许乙凯 陈 斌 昌仁民

磁共振Tricks技术在四肢血管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诊断科(广东 广州 510015)

曲华丽 许乙凯 陈 斌 昌仁民

目的 研究3.0T磁共振的时间分辨对比剂动态显像技术( TRICKS) 对四肢血管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四肢血管瘤行常规平扫,注入对比剂后应用TRICKS技术行动态血管造影,最后行常规增强扫描,分析病例图像质量和病变显示情况并与手术病理或DSA对照。结果TRICKS 图像动态显示了动静脉的充盈情况和动脉结构,所有病例均能充分显示血管瘤瘤体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情况。结合常规扫描,诊断正确率达94%(17/18)。结论TRICKS技术是一种新的、有效的四肢血管成像方法,能动态观察血管瘤血管情况,提高诊断率。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高时间分辨率;对比剂动态显像技术;血管瘤

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 CE MRA) 为无创、无辐射性检查, 已广泛用于全身各部位血管病变的诊断[1],但其成像时间相对较长,容易出现静脉污染,如果缩短采集时间,又会降低空间分辨率,难以满足诊断要求。时间分辨的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是一种类似DSA成像效果的新型MRA技术, 可以清晰显示血管从动脉早期到平衡期的完整动态充盈过程, 三维高时间分辨率动态增强MR血管成像(contrast- enhanced MR angiography using 3D time- resolved imaging of contrast kinetics, CE-MRA-3D-TRICKS)具有安全、无创、无电离辐射、无放射性损伤、高时间分辨力及空间分辨力等优点,已成为临床上诊断血管病变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技术。笔者回顾性分析18例行四肢TRICKS血管成像的海绵状血管瘤病例,以探讨该技术对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经病理证实的四肢血管瘤42例,其中18例行TRICKS检查,海绵窦状血管11例,蔓状血管瘤4例,毛细血管瘤2例,混合血管瘤1例。18例中男12例,女6例,年龄为11-64岁,平均31岁。临床病史1个月至2年不等,以四肢肿块或/和患肢疼痛就诊,所有患肢皮肤表面均未见红、肿、热及破溃体征,4例皮肤表面呈紫色或青紫色。

1.2 检查方法采用GE 3.0 T超高场Signa excite磁共振扫描仪和磁共振专用的防磁高压注射器。受检患者仰卧位脚先进,使用8通道体部线圈,对双下肢进行适当固定,双侧同时扫描。扫描方法:对双下肢先进行常规序列扫描,后进行TRICKS扫描。脉冲序列: TRICKS; TR/TE:4/1.3ms; 翻转角度: 25; 带宽: 125 Hz;矩阵: 320×256;有效FOV: 400/280mm; 层厚1.0-1.36mm; 对比剂为钆喷酸葡胺(GD-DTPA),剂量为0.2mmol/kg,经肘静脉注射。注射流率2.5-3ml/s。一般对比剂用量为15-20ml,再追加20ml生理盐水。采用冠状位3D TRICKS扫描序列,根据3D TOF的血管走行确定扫描范围。首先进行一个三维快速梯度回波扫描作为减影的蒙片,然后同时进行注药和扫描,扫描20个时相(每个时相18 s)。扫描结束后将每个时相的图像数据自动与蒙片进行减影,得到不同时相的增强血管图像。将原始收据传输到AVW4.3工作站,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AV)三维重建,形成逐渐显影的和旋转的血管动画图像。

图1-10 女,21岁。左侧大腿(胫骨后部)肌间蔓状血管瘤。TRICKS示动脉早期(图1-2)及中期(图3-5)、晚期(图6-7)显示血管瘤供血动脉为胫后动脉。静脉期(图8-10)示腘静脉(腘窝内侧皮下远端)小属支静脉。

结 果

18例TRICKS检查者均获得了满意的双下肢动脉全程图像,TRICKS MRA图像很好地显示了动静脉的动态充盈情况,最少有1个时相的动脉显示良好并且没有静脉污染。所有病例均能充分显示血管瘤瘤体的血供,包括动脉和引流静脉情况,另外还提供了丰富的血管瘤血流动力学信息(图1-10)。MR常规序列结合TRICKS图像,临床术前诊断除1例因肿块巨大,血供过于丰富而怀疑偏恶性血管源性肿瘤,其余17例第一诊断均为血管瘤。

讨 论

血管瘤可发生于人体任何部位,其中以四肢躯干、面、颈部多见。可分成4种病理类型,即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是一张常见的皮肤和软组织良性肿瘤,好发于颌面部、头颈部及四肢[2]。四肢海绵状血管瘤不仅含有以血窦为主的血管结构,部分病灶内尚有脂肪、纤维和肌肉组织。此外病灶易出血、钙化、机化和静脉石形成,是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病理特征[3]。蔓状血管瘤由粗大的迂曲血管构成,大多数为静脉,也可有动脉或动静脉瘘。

由于MRI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能力,其信号强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出血管瘤内部和腔隙间的组织结构,从而作出较正确的分型。尽管临床上血管瘤的确诊主要依赖MRI,传统的磁共振血管成像主要为时间飞跃法和相位对比法,分别可进行2D和3D MRA,但均有一些缺陷[4],探寻血管瘤的血供引流主要依赖于DSA。目前DSA仍然是血管检查的金标准,但由于具有创伤性、辐射剂量高、手术方法复杂、风险性高等缺点而不易广泛使用。

Korosec等[5]1996年首先提出时间分辨动态增强MRA(Tricks)概念,并成功运用于临床。它是根据K空间中心部分决定图像对比,而外围部分决定图像分辨率的椭圆中心Tricks技术而研发设计的,该技术将3D的K空间从中央向外分成许多节段,并按照椭圆中心的顺序采集视图,由于K空间中心的采样频率高于外部区域的采样频率,因此缩短了一个相位到下一个相位的时间长度。与其他脉冲序列相比,通过椭圆中心Tricks将造影剂的运动/流动状况细分成了更多相位,使其采集时间短于其他脉冲序列,故椭圆中心Tricks扫描技术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6]。

TRICKS三维多时相容积采集相当于MR-DSA,首先进行一个三维快速梯度回波扫描作为减影的蒙片,然后静脉注射造影剂,当造影剂到达感兴趣区时进行不同时相采集多组三维数据,即动态扫描。扫描采集的原始图像经减影后,用3D MIP重建生成各时相血管影像。3.0T MR以其高场强而具有超高的分辨率和超高的信噪比,扫描速度也大幅提高。TRICKS扫描技术可以在十几秒内采集完一组高分辨的三维原始数据,即一个时相,最多可以连续采集56个时相;使得动态地了解原来利用常规磁共振技术诊断不清的问题成为可能,同时可以得到病变区域血液动力学的大量数据,较短的中心填充时间与动脉首过时间的吻合能够保证影像高对比度及无静脉污染;对比剂峰值通过后继续采集较长时间的K空间周围部分数据以保证足够的空间分辨力[7],大大提高磁共振在血管及肿瘤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我们利用顺磁性造影剂的短T1效应,通过合理地扫描参数调整,就可以获得理想的靶血管图像;将各个时相的CE-MRA图像制作成连续的动画MR-DSA播放。TRICKS对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其实际意义。本研究中,TRICKS显示多数血管瘤血管丰富,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显示清晰,瘤体血管管腔连续性显示良好,不仅可以清楚地显示动脉血管畸形的动画,并且可以看到畸形血管团和引流静脉。

TRICKS除具有CE-MRA无创伤、无碘过敏、无射线辐射、可任意方位采集,及较高图像分辨率等优点,还有以下优点:①不需测试扫描延迟时间即可动态显示动脉、静脉[6];②既不需依靠经验或采用少量对比剂预扫描来推算对比剂到达靶血管的时间,也不需采用特殊技术跟踪对比剂。有效避免了由于操作失误或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而造成的扫描失败,大大提高了扫描成功率;③克服了因慢血流并发的饱和作用和湍流诱发的信号丢失,能准确显示狭窄性疾病,对血管瘤、动静脉畸形及肿瘤性病变等亦可以清晰显示;④可应用电影放映软件动态观察动静脉充盈情况,达到接近DSA的效果;⑤可以与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相结合同步完成,在不影响病灶形态学评价的同时也能观察血管情况,更容易被外科医生接受。

当然TRICKS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由于特殊的K空间填充方式,其图像重建时间相对略长[3],采集数据量大,一般都在2000多幅图像以上;②空间分辨率还不够高,影响对四肢远端小血管的显示;③时间分辨率还需进一步提高,最近有报道[8]将TREAT与并行采集技术相结合进行血管成像的研究,在保持较高空间分辨率的前提之下,显著的提高了时间分辨率,对于手掌等细小部位的血管显示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④仍需对比剂和建立静脉通道。不过总的来说,TRICKS技术能够在常规MR检查的同时,无创及动态评价四肢血管瘤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情况,为术前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很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1.王仁法, 丁晖, 胡军武, 等. 三维增强减影MR血管造影在四肢肌肉骨骼疾病中的应用[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0,11: 770-771.

2.刘继光. 胸壁巨大海绵状血管瘤[J].罕少疾病杂志,2003,10(4):15-17.

3.罗振东, 郑彤, 陈卫国, 等. 四肢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 20(9): 1361-1364.

4.张旭升,全海英,郑晓林.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CT和MRI杂志,2005,3(3):41-43.

5.Korosec F R, Frayne R, Grist T M, et al. Time-resolved contrast-enhanced 3D MR angiography[J]. J Magn Reson Med, 1996, 36(3): 345-351.

6.李军, 李爱银, 刘伟伟. 颈部椭圆中心Tricks扫描在主动脉弓分支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CT和MRI杂志,2008, 3:38-40.

7.Tatli S, Lipton M J, Davison B D, et al. From the RSNA refresher courses:MR imaging of aortic and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J]. Radiographics,2003, 23 Spec No: S59-S78.

8.Brauck K, Maderwald S, Vogt F M, et al. Time-resolved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of the hand with parallel imaging and view sharing: initial experience[J].Eur Radiol, 2007, 17(1): 183-192.

The Clinical Value of Tricks in the Diagnosis of Hemangioma in Extremities

QU Hua-li, XU Yi-kai, CHEN Bin, et al.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Affiliated Nanfang Hospit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515,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Tricks in the diagnosis of hemangioma in extremities.Methods18 cases of hemangioma in extremities were taken conventional plain scans. Dynamic angiography was performed after infusion of contrast medium by the use of Tricks. Then conventional enhanced scans were performed. The quality of images and the lesions manifested in images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operation pathology and DSA.ResultsTRICKS images dynamically manifested the filling condition of arteriovenous fistula and the structure of artery. The condition of feeding artery and draining vein of tumors could be sufficiently manifested in all case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could up to 94% (17/18)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scans.ConclusionTricks technology is a new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displaying the vascular of extremities.It can dynamically observe the vascular of hemangioma in extremities, and improve the diagnostic rate.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Time-resolved; Imaging of contrast kinetics;Hemangioma

R445.2;R739.96

A

10.3969/j.issn.1672-5131.2011.05.019

曲华丽,女,专业为医学影像技术,初级职称,技术员,主要研究方向为CT、MR新技术。

曲华丽

2011-06-03

猜你喜欢
海绵状四肢磁共振
对比经结膜入路开眶术和内外联合开眶术摘除视神经内侧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纵隔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比分析(附4例报告)
跟踪导练(四)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双呼吸导航门控高分辨黑血磁共振序列冠状动脉管壁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