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人的房子

2011-05-30 12:36宋媛林凯沈翀
37°女人 2011年11期
关键词:契税买房女士

宋媛 林凯 沈翀

“加个名字要缴几万元的税,真是不情愿,还得再想想,好纠结啊。”29岁的李小姐略带苦笑,“当初办房产证交了3%的契税、1%的维修基金,现在又得交4%的‘加名费,房子贵,加名字的费用更高。”

2011年8月的一天,李小姐夫妇正在武汉房产交易中心咨询房子的加名业务。

“婚前两家人一起买了一套价值60多万元的二手房,房产证上只写了丈夫的名字。虽然出资买房时,娘家出了大部分房款,但想着既然要成一家人了,也就无所谓了。”李小姐说。但看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三)》)后,她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要求在房产证上加上自己的名字。可是,加个名字也要缴不菲的契税,这让她很纠结。

加名让人纠结

李小姐的烦恼绝不是个案,在武昌和汉口,很多市民都有同样的烦恼,而且,收入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民众对征税和加名的不同态度。

中高收入的市民大多表示,既然婚前房产婚后加名要征收契税是国家规定,那么就算缴纳一定税金,也会依法办理。而中低收入的市民对此颇有微词:“以前可以不收的契税为何现在非得收?办理加名手续需缴纳上万的费用,太高了,想加名有些犹豫,只能坐等国家政策。”

而率先出台“房产证加名征税”的南京更加热闹。南京的鲁女士和潘先生结婚7年,家里有房产两套,房产证上分别是潘先生和其父的名字。出于信任,结婚头几年,潘先生多次提出要把鲁女士的名字加到自己婚前买的那套房子上,但鲁女士觉得夫妻感情好最重要,加名的事也不用急,所以一直未着手去办。直到看到《婚姻法解释(三)》,鲁女士才将加名提上日程。

就在夫妻俩准备证件时,南京地税部门2011年8月23日突然通知,将要对婚前房产加名征收3%的契税。鲁女士仔细一算,以前只要花数百元工本费的加名费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上万元。于是,要加名的想法开始动摇。“就这么多花1万多元,太不划算了!以前在办理房产证的时候不是已经缴过税了吗?但不加吧,这两天又感觉房产证上没自己的名字好像缺点儿什么。”加还是不加,鲁女士左右为难。

纠结的不只是老百姓,还有各地政府部门。这不,还没等鲁女士纠结出结果,一天后,南京地税部门就紧急发文,称“税务总局正着手研究具体意见,南京地税部门还在等‘通知。”2011年8月28日,鲁女士通过当地媒体听到:南京地税部门决定将暂不收取婚前房产加名契税。

第二天一大早,鲁女士赶紧拉着老公,到南京房产交易中心申请加名。鲁女士说:“从申请加名到最终办结要10天左右,现在还不知道政策的最终走向,只有先申请了再说。”

以前,男女双方对于房产证是否共同署名并不关注。据统计,在《婚姻法解释(三)》出台之前,在25岁~29岁的适婚购房者中,采取个人购房的方式占比高达90%以上,而且婚前购置的房产中,房产单独署名的男性占8成以上。但如今,咨询如何联名贷款购房的消费者增加了10%,已婚有房族咨询房产证更名的情况也显著增多。某地产经济公司首席分析师张月表示,未来预计将有20%以上的房产会更名共同持有。

2011年8月3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的通知中表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房屋、土地权属原归夫妻一方所有,变更为夫妻双方共有的,免征契税。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执行。”这一通知,给那些想加名却担心契税问题的夫妻暂时吃了颗定心丸。

房子占家庭总资产的73.44%

房子,原本和家、稳定、踏实等词联系在一起,而如今,《婚姻法解释(三)》一石激起千层浪,将“房子”和“财产”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无数人的烦恼。

如果一个美国人看到中国很多夫妻正为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往房产证上加名而烦恼,一定很疑惑——在美国,很多夫妻离婚时争相把房子留给对方,因为房子往往和贷款债务有关,而房子很有可能已经“资不抵债”。

但对于很多中国人,房子往往意味着几代人一生的积蓄。

在北京参加工作已满3年的小高,花光自己和父母的家底,在中关村附近买了一套20世纪80年代的学区房。“我得考虑房子周围的交通、学校周围的配套设施以及房子的升值前景,总之砸锅卖铁,买房也要一步到位。”面对房价几年间的疯涨,小高觉得频繁换房不仅手续烦琐、增加购房支出,还得经常搬家、装修,会牵扯很多精力。

像小高这样首次购房就押上全部身家、一次性买房到位的普通百姓不在少数。不知不觉中,房产支出在中国普通家庭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2010年9月,“清华—花旗中国消费金融与投资者教育调研”发布其第二年度的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在中国城镇家庭受访者中,85%拥有自家房产,房产占家庭总资产的比重高达73.44%。

这组调查公布不久前,全球著名的市场研究机构益普索,发布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沈阳6大城市居民近期投资意愿调研报告,其中,千余人对“假设您目前手中有一笔闲置资金(比如100万元或以上),您会首选如何支配这笔资金”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结果,在楼市、股市低迷的状态下,42%的居民投资渠道仍是选择购买房产。选择储蓄、基金、黄金、股票、商业保险的比例均没有超过20%。

从这些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坚持认为,中国在不断城市化的进程中仍存在大量刚性需求,所以房地产市场的走势从长期来看向好。所以从2009年起,越来越多有购房能力的人开始抱着既自住又投资的心态买房:“这些钱放在银行一两年后购买力或许还不如现在,再加上通货膨胀的因素,还不如买房来保值增值。”

“遏制全球经济的”房子

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分析师薛建雄认为,由于当前投资渠道相对单一,面对疲软的股市,当没有更好的选择时,大量的资金自然会流向房地产市场。同时,相对其他投资品,房产既有实用价值风险又低,近年来的收益回报也很高。资金进入楼市,也成了保值增值的合理需求,所以民间对房产投资的热情一直很高。

不仅普通消费者,富裕群体面对限购令,也没有从房产投资中全身而退,他们瞄准了其中的豪华住宅。2011年4月,《中国10大超级豪宅》排行榜发布后,一项新的调研结果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沪深股指10年升幅只有50%相比,一线城市,以别墅为代表的豪华住宅10年来价格平均涨幅高达500%。和欧美富豪大多追求“人生奢侈”(如登月和探险等)不一样,作为新的投资和保值渠道,中国富裕群体更愿将购买豪宅列为奢侈品消费的第一选择。

中国人喜欢攒钱买房的现象也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关注。“中国人在寻找配偶方面遇到的困难正对全世界产生重要的经济影响,因为他们会减少消费攒钱,以吸引潜在的伴侣。”西班牙《世界报》2011年6月以“遏制全球经济的爱情”为题刊文称,如果说在全世界增长最快的市场上没有消费,那么全球经济就会停滞。确实,中国人将1/3以上的收入存进银行,远远超出美国人将收入的5%存起来的比例。

经过一年多的起起伏伏,目前不论业界、官方还是大众似乎都达成一种共识:房价的过快上涨已如愿受到控制,但房价依然在高位徘徊,价格回落在短期内尚难期待。

不少人的投资方向虽然从以前的购买住宅,开始转变到现在的购买写字楼、商铺以及异地买房等多种形式,但是依然没有退出房地产市场。据央行今年二季度储户调查显示,投资方向调查中选择“房地产投资”的居民占22.2%,仍是居民投资的首选。

要把一生都押到房子上吗

其实,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的住房是可以用来保值的,众多分析人士表示,那些曾经试图用房地产来保值的国家最终只会形成泡沫。20世纪80年代有拉美等国,90年代有日本,21世纪有美国,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政府调控下,民众在购买房产方面已经略显理性。链家地产的市场观察报告显示,2011年3轮调控后,北京二手房市场的购房年龄开始逐渐走稳,逐渐回归到36岁左右,而在2010年9月,购房人的平均年龄为27岁。

“政府需要建立与发展多元化的金融融资体系,除了债券融资、股权融资,还应该包括投资基金、信托、证券等多种形式,这样,普通居民和机构的投资者都可以通过购买相关的金融产品,而不是以购买住宅物业的方式直接进入市场。”某地产公司总经理李文杰说,“热衷于投资房产的人们以后会有新型的投资房产工具,可以不买房也能投资房地产。”

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丰说:“中国房改之后,随着房产成为家庭财富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们对于私有财产,尤其是房产的保护意识开始加强。同时,近些年的房产投资进一步加速了社会财富分配的进程。因此,随着中国经济模式进一步变化、房贷市场进一步完善,人们会慢慢学会理性投资,不会把所有投资都放在房子上。”

实际上,把家庭大部分财产押在房子上,已经给未来的养老带来了风险。近日,中宏保险携手零点调研咨询集团发布《中国中产家庭养老规划白皮书》,调查结果表明:人们普遍的养老规划仍停留在假想阶段,缺乏“未雨绸缪”的规划意识和实际的养老准备行为。调查同时指出,需要加大对养老的投资准备力度,这样才能为自己未来的幸福养老生活增强抗风险能力。

(摘自《国际先驱导报》)

猜你喜欢
契税买房女士
女士不停买衣服的背后
9月起 子女继承、夫妻过户免征契税
房产契税涨价系谣言
买房,要的就是性价比
《契税法》来了!
夫妻过户、法定继承将免缴契税
这位女士一个月读了100本书
全年目录
借名买房,房子到底归谁?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