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宣
近年来,平谷区在全市率先实行大村社区化管理,把人口大村分成几个社区,每个社区建立党支部,织密村级组织管理网,架起了党组织与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在促进村落发展、加强管理、改善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平谷区实行大村社区化管理之前,无论人口多少,大村小村的管理体制都一个样,仅有一级党组织和村委会,管理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全区人口大村的 “两委”班子成员一般只有5至7人,平均每名村干部需要对应700名村民,干群比例悬殊,管理难度大,干群见面难,村民的一些合理诉求也难以及时得到解决。
2007年,平谷区委为解决人口大村管理疏漏问题,在3500人以上的大村逐步建立管理社区,缩小大村管理跨度,构建大村组织网络,健全大村服务体系。具体作法是:将人口大村党组织由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以300户或1000人规模为一个单元,把大村划分成若干个管理社区,每个管理社区成立社区党支部,社区党支部和管理社区分别接受村党总支和村委会的领导。社区党支部由3人组成,设书记1名,委员2名。社区配备社区干事。社区党支部成员与社区干事实行交叉任职,总职数原则上不超过3名。社区内每15至20户划分为一个村民小组,每个小组推选1名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社区党支部根据村民小组和党员生产、居住状况,合理设置党小组。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原则上可由1人担任。社区党支部的主要职责是:领导和支持农村管理社区开展工作;搞好社区党支部自身建设,负责社区内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搞好社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工作。管理社区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社区内的行政事务;排查、调解社区内的各类矛盾,防止矛盾激化;收集、反映社区村民的意见和建议。
村级组织健全完善后,经费问题往往成为制约正常运转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为此,平谷区委明确大村社区建设的经费要通过多种途径给予必要的保障。一方面,大村村级组织的所有经费按原有标准拨付,拨付渠道不变;另一方面每个大村社区配备3名干部职数,由区财政按每人每年5000元工作补贴和办公经费的标准拨付(其中800元为办公经费)。同时,区财政拨付的党员活动经费,由镇乡党委下拨到村党总支,统一管理。集体经济条件较好的大村,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每年要列支一部分经费用于社区管理及公益事业建设。各镇乡党委结合实际,筹措资金,有序规划,建设办公设施完备、服务功能集中的社区工作场所,便于通过管理社区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也方便社区干部更好地开展工作。
四年来的实践表明,平谷区析分人口大村管理层级,织密村级组织管理网,好处多多:
——管理重心下沉,方便社区党支部开展各项活动。大村推行社区化管理,使有效管理向基层延伸,既丰富了党组织生活,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了平台,又调动了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为村民参与管理提供了组织载体,农村基层民主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及时化解矛盾,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东高村镇东高村曾因高速路占地补偿问题引发了大规模集体上访,干群关系比较紧张,影响了村级各项事业的发展,实行社区化管理以来,6个管理社区的干部经常走访群众,挨家挨户开展谈心活动,了解农民群众的意愿,使他们的一些合理诉求得到妥善解决。
——加强培养锻炼,搭建了选拔村级后备干部的新平台。管理社区负责社区内矛盾调处、民事调解和民主政治建设,工作内容和性质都具有挑战性,一批优秀村级后备干部在社区工作中锻炼了才干,提高了能力水平,脱颖而出,茁壮成长。社区党支部已成为培养选拔优秀村级后备干部的摇篮。
——促进事业发展,不断提高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管理社区建立后,社区干部承担了大量事务性工作,村“两委”班子成员从琐碎的村级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为村民办大事。南独乐河村是一个拥有4300人的大村,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社区干部积极工作,采取统一管理、经营、采购、培训的模式服务农民,使村内每个蘑菇种植户年均收入达到6.5万元。今年该村党总支决定再投资1700万元,新建120栋高标准温室大棚。村民称赞说:“社区建设给我们带来了实惠,使我们看到了过上更好生活的希望。”
(作者单位:中共平谷区委组织部、宣传部)
责任编辑:杜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