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富基 邓小林
摘 要: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诞生和成长起来的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至今已有六十年过去了,这所在豫皖苏边区创办、在淮北洪泽湖畔发展起来的培养抗战人才的军政干部学校。它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种种困难,付出巨大牺牲,为新四军四师和淮北地区培养了大批干部,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其办学理念及教育经验,对于我国现代化条件下的军队教育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抗大四分校;教育模式;军队教育
一、 抗大四分校的创建
抗大四分校是在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游击支队挺进敌后,开辟豫皖苏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过程中,适应抗日斗争的需要,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在东征胜利形势下,豫东许多有志抗日的青年学生,纷纷要求参军抗战。同时,军队也需培养大批干部。为此,游击支队决定开办“随营学校”。
随营学校于1938年11月初正式成立。彭雪枫兼任校长,吴芝圃兼任副校长,肖望东兼任政治部主任,共有学员120余人。这是抗大四分校的前身①。
12月上旬,新四军游击支队进驻河南省鹿邑县白马驿进行整训。部队加强了军政训练和纪律教育,同时也加强了随营学校的领导,制定了较好的教育计划,注重提高教育质量,由支队长亲自授课,并派程志远到校任大队长,延安派来的一批干部也同随营学校一起行动。
随营学校迁到书案店后,在短时期内取得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教学环境。学校利用这段时间对学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教育,军政教学质量有很大提高,作风养成也很有成效。这时,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初建,需要大批干部,1939年4月第一期学员毕业分配。
随着根据地的巩固扩大,投奔随营学校的男女青年日益增多,随营学校第二期在短时间内就招收了永城、宿县、涡阳的青年250多人,编为第二个中队,程志远仍任大队长,刘作孚任教育长。1939年6月,新四军游击支队进军淮上,随营学校随支队行动,一面行军,一面进行教育,还做扩军和宣传工作。因为开辟淮上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需要,第二期学员于1939年8月毕业,学员多分淮上做地方工作。
随营学校第三期招生时宿县、蒙城、淮远等县也有100多名青年报名入学,1939年9月,随营学校驻新兴集以西之马冢集。
随着环境相对稳定,学校的生活稳定,教育也已逐渐走向正规。1939年11月下旬第三期学员毕业。大批学员随张爱萍赴津浦路东开辟皖东北根据地工作。
1939年12月11日,随营学校的《拂晓报》上,刊登第四期招生广告,扩大办学。这期招收的学员最多,除边区各县青年纷纷报名外,安徽、河南国民党区域不少青年也远道而来。永城县干部训练班100多人也并入随营学校。学校扩办后,正式建立了校部机构,此时,延安抗大总校派来了一些教员,分别在随营学校和各中队执教②。
1940年2月初,支队党委决定,以随营学校为基础,扩建为“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并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的校名招生。在麻冢集设立了招生处,豫东、豫南、鄂北不少知识青年,在党组织的护送下,克服种种困难,走向这个革命熔炉。支队还从部队抽调200多名优秀连、排干部送分校培养提高③。
经过筹备和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之后,“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于1940年3月18日,在支队司令部驻地新兴集“精忠堂”,举行了开学典礼。支队和边区领导同志彭雪枫、吴芝圃,张震,肖望东等出席了大会。彭雪枫司令员兼校长在会上讲话。他阐述了当前抗战形势以及创建抗大第四分校的目的、意义和任务。他勉励大家“要能文能武”,“要立志做一个政治的军事家,军事的政治家”,“把抗大四分校办成培养军政干部的大熔炉。”④他的讲话给全校同志很大鼓舞。会议开得简朴隆重热烈。边区党委发了贺信,《拂晓报》做了重要指导,对于抗大四分校成立的重大意义和作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二 、 抗大四分校的教育模式
抗大四分校的教育,主要包括军事教育、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等内容。
首先,军事教育是学校的一门主课,这是为了当时军事斗争的需要,主要由军事教育科负责组织实施。科里分配军事教员若干人,负责军事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并负责教学。各学校大队、中队也配备有军事教员,负责本单位的教学工作,军事理论教育,学习毛主席的军事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教授战术基础知识,如讲授步兵战术及相应的军事基础知识;如教授武器(枪炮、手榴弹、地雷等)的构造、性能,使用和保护等知识;如讲授射击、投弹、刺杀、行军转移、宿营布哨、侦查敌情、近战、夜战、麻雀战等战略战术知识;如进攻战斗的攻击掩护、炸碉堡、冲锋突破、巷战、村落战等知识;如防御战中掩护、突围等知识。在掌握相关军事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前提条件下,组织学员们指挥班、排、连、营的进攻演习⑤。
军事教育主要是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的,主要面向军事队和上层干部队。对政治队、女生队等也辅以相应的军事教育,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以适应艰险的敌后环境。在豫皖苏边区反顽斗争和淮北坚持三十三天反敌、伪、顽合击扫荡中,经受住考验,就是很好的例证。
军事教育还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采用因地制宜、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实行官教兵、兵教官、官兵互教,能者为师的教学方法。组织学员学习部队作战的实际经验,使他们了解到战场情况及战争进程。另外,还组织部分学员进入部队进行实战锻炼,使他们学习有所收获。说到底,这些做法其实就是在军事教育中走群众路线,理论联系实际,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军事斗争不断取得成功的又一个关键。
其次,转变学员的思想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进行政治教育,用马列主义的理论和革命思想武装他们的头脑。当时抗大四分校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马列主义理论基础课。在重点打好理论基础的同时,结合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实际进行国内外形势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这些政治教育都要在紧张而残酷的战争流动环境中进行,一面进行学习,一面要准备战斗和行军,还要随时准备对付敌伪的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学员把战场当课堂,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皖南事变后,学校很难在一个地方住上十天半月,随着敌情的变化昼伏夜出,还要动员参军、征粮、做群众工作,教学还要照常进行。1940年的“六一”战斗,1941年的“三个月反顽斗争”,1942年的“三十三天”反扫荡,频繁激烈的战争给教学造成巨大困难,但学校带领大家仍一面战斗、一面行军、一面学习,全校教职员发挥了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每当战斗、行军间隙,就把大地当教室。晴天在树荫下,用被包当凳子,膝盖当桌子,教员站在队前讲课,学员认真做笔记;阴天就分散在各自教室自学,晚上摸黑进行讨论,大家联系斗争实际来加深理解,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军事技能。救亡室、俱乐部密切配合教学,组织辩论会、讨论会、出墙报,大家畅所欲言,十分活跃。学员在学习革命理论的基础上,又通过实际的战斗锻炼,接近工农参加劳动,培养了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明确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懂得了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初步树立了共产主义的世界观。
再次,抗大的文化教育也独具特色,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学制方面,培养一个文武双全、军政兼优、德才兼备的干部,究竟多长时间为宜?一般说前方战斗频繁,干部急待补充,当然以快速为宜,但是敌后的环境险恶,提高干部的素质又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这又不可能十分快速,根据主观需要和客观可能,按照抗战时的主客观条件,唯一可能采取的办法是重点速成。根据“少而精”的原则,有针对性的精选教育内容,学制一般以六个月为一期,较为恰当。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及时向前方输送干部,另一方面又能保证一定的教学质量。再如,在军事教育、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的时间分配安排上,客观上给予培训干部的时间太少,但军、政、文教学各科都想多争取一些时间来完成本科的教学任务,这就是矛盾。所以,对军事、政治、文化三方面教学时间统筹安排就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抗大学员必须学会打仗,毕业后能够指挥打仗。因此,军事教育是一门主课。但政治教育又占了首要地位,因为要转变学员的人生观,树立抗日必胜的信心和决心。而文化教育又是军政教育的基础,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军事知识、政治知识的学习消化就会收到限制。所以加强文化课教育,势在必行。一般来说,如何安排好三科的学习时间也是因情而异,如文化程度较高的军事队、政治队,一般不学文化课,其中均是安排70%的时间学军事,30%的时间学习政治理论。政治队则倒过来,以60%—70%的时间学政治理论,而以30%—40%的时间学习军事知识和技术。对于文化程度偏低的军事队,必须进行文化教育,重点放在扫盲上。在开学后的前面一两个月,先学文化基础课,时间约占总课时的17%—34%不等。学了文化再学军事、政治课。其余时间,军事课占70%,政治课占30%。这些文化程度偏低的政治队,文化教育的重点是语文、史地。有的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用文化课的形式来进行,如社会发展史。一般来说,各个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军事队,军事、政治、文化三科的学习时间大体上按25%、58%和17%的比例进行。⑥
三、抗大四分校的教学特点及启示
抗大四分校是为新四军游击队培养干部的,当然要根据这支部队的特点来制定教育方针。起初,尤其是在反顽斗争中,低级军事干部的战术素养太差,战士的各个战斗动作不确实,以致虽然有很好的战役计划但在战术战斗中不能保证完成任务。所以在后来就特别注意最基本的各个战斗动作和班排的战斗,特别在进行科目训练的时候,着重进行近战战术训练。
在教育内容上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进行,教授方法原则上是1/3讲解,2/3演习,讲解上也尽量在野外进行,边讲边做,不能演习的科目就采用问答式,多举例子,联系实际,从具体到抽象,从见到的东西到见不到的东西。
教育计划拟定上,也是根据学员的程度不同,连队性质不同,性别不同而有所不同,中心是以学员结业后的工作性质为准则,根据将来工作的实际需要来配备学习科目,每一个连、排、甚至班都有不同的课程和计划,比重上也不一样。譬如地方干部在游击战术方面除了战术部分外还讲游击战术的一般问题,如组织与领导,活动方针,地方戒严等。军事干部就只讲射击、伏击、急袭、袭扰等课目⑦。
教育计划的方式,不是采用大纲式的,而是把每个课目所要讲授的内容最低要求、中心及着重点,都有明确的规定,这虽然在拟定计划时要麻烦些,要多费些工夫,可是在将来进行教育时就有好处了。
在干部配备上,只留少数人在教育科里,担任教育行政和教练工作,大部分军教干部都加强到连队里去,各连除了由连长兼任军事教员外,都另有驻队的教员或助教一人到二人。
在授课内容上,先统一讲授提纲,这个提纲是经过集体研究讨论的,有大纲,有细目,有中心,有内容,在上课以前先印发给学员,要他们抽时间阅读研究一遍,有一个大体的印象,然后上课时,再由教员加以讲解和发挥,加深他们的了解和记忆。对不注意听课,或课前不看提纲的学员,则由教员当堂提出问题让他解答,以收督促考验之效。比较费解的问题,不怕麻烦的重复,重复再重复的加以解释。或者以实物、模型、绘画等方式帮助他们去理解,不怕进度慢、内容少,要求每个学院能学到一些东西。教员除了讲课外,还要领导学员进行课外学习,召集学习小组长,开讨论会的准备会,告诉他们学习的方式方法,安排学习比较好的学员帮助学习差的,要求学员参加讨论会,了解每个学员的学习情绪和成绩。
在实习上安排专门同志负责编写野外实施指导,并且采用图表的方式,使之能一目了然,然后进行野外演习,这样,“1/3的讲解、2/3的演习”目的便可以实现了⑧。
总之,军事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归根结底都要汇集到培养具有高度政治觉悟、懂得先进军事理论的人与先进武器装备的结合上。在战事频繁的抗日战争时期,抗大四分校学员有着直接接受血火锤炼的特殊条件,这是和平年代军校学员无法享有的独特教育资源。但是,抗大四分校的一些做法仍值得今天军事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加以学习与借鉴。军校教育必须充分利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能力强的优势,针对未来战争的特点,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设置作战背景和演练课题。在部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突破军校学员与部队战士的界限,积极组织学员参与部队的各项大型演习、演练,为其提供理论联系实际,锻造成才的机会。并注重训练模拟系统的开发建设,使军校学员在贴近实战的教学环境中锤炼意志,练就本领,拓展实践能力。这样,我们才能铸造一支“打得赢”的钢铁部队。
注释:
①中共河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编纂委员会.抗日根据地[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119
②刘刚.新四军第四师老战士回忆录《抗战在淮北》第8辑[M].广州:广东省新闻出版局,1999:397
③刘刚.新四军第四师老战士回忆录《抗战在淮北》第8辑[M].广州:广东省新闻出版局,1999:398
④刘刚.新四军第四师老战士回忆录《抗战在淮北》第8辑[M].广州:广东省新闻出版局,1999:399
⑤刘刚.新四军第四师老战士回忆录《抗战在淮北》第8辑[M].广州:广东省新闻出版局,1999:533
⑥左武宗.抗大风云[M].广州:花山文艺出版社,1999:557]
⑦左武宗.抗大风云[M].广州:花山文艺出版社,1999:566]。
⑧刘刚.新四军第四师老战士回忆录《抗战在淮北》第8辑[M].广州:广东省新闻出版局,1999:639
参考文献
[1]左武宗.抗大风云[M].广州:花山文艺出版社,1999
[2]刘刚.新四军第四师老战士回忆录.抗战在淮北.第8辑[M].广州:广东省新闻出版局,1999
[3]中共河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编纂委员会.抗日根据地[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
[4]刘继廉,王传新.彭雪枫与抗大四分校[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87(03)
[5]段铁安,侯永之.抗大四分校[J].中原文物,1980(01)
[6]袁剑.回忆在抗大入党和学习的日子[J].中华魂,2011(05)
[7]王景研.抗日军政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特色及经验[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04)
[8]夏明星,徐礼田.毛泽东与抗日军政大学[J].党史纵横,2003(05)
[9]仲礼动.抗日军政大学简介[J].军事历史,1986(01)
[10]张伟佳.抗大办学理念对当代军校教育的启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03)
作者简介:
陈富基,男,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马列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邓小林(1972-),男,四川蓬安人,博士,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的高等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