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收入结构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基于1997~2008年中国四大地区的面板数据比较分析

2011-04-26 07:20罗述权
财务与金融 2011年3期
关键词:家庭经营财产性家庭收入

郑 震 罗述权

凯恩斯曾提出,消费水平是衡量国民收入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消费需求又取决于消费倾向和收入。收入是支配消费行为的最主要变量。西方不同的消费函数认为,收入表现出不同的特性,不同特性的收入对居民的消费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与高速增长的经济相比,中国农村家庭收入增长较为缓慢,且与城镇高收入家庭的差距逐步扩大,这与中国广大的农村消费市场,显然是不协调的。本文基于农村家庭收入来源的复杂性和消费支出的多样性,利用1997~2008年中国四大地区农村家庭不同特性的收入与各类消费支出项目的数据,建立对应关系,比较分析四大地区中国农村家庭收入结构对其消费行为的具体影响,找出其区别所在,并提供合理的建议。

一、模型与估计方法的选择

本文建立如下的面板回归模型:

(1)式中,Cs表示农村家庭的消费支出,Wage表示工资性收入,Oper表示家庭经营收入,Asset表示财产性收入,Tran表示转移性收入i=1,2,……,N;t=1,2,……,T;ui是面板回归的个体效应,在固定效应假设中,是常数,而在随机效应假设中,则服从正态分布N(0,σu2);vit是面板回归的随机效应。

面板回归模型的估计方法很多,如组内估计(或固定效应估计)、组间估计、随机效应估计、最大似然估计(MLE)、广义最小二乘估计(GLS)等。这些方法各有限制条件和利弊。由于本文所用的截面成员个数没达到随机效应模型估计的要求,所以在此采用固定效应估计方法。

二、数据准备

四大地区参照《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的分类方法,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市;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

各省市的各种收入来源及各消费项目的数据都利用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历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及《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计算整理而得。其中,中国农村家庭的收入结构包括劳动者报酬、家庭经营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这些收入项目的具体内容参照《中国统计年鉴》的解释,下文的数据来源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年度数据网中的历年相关数据;消费支出项目包括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

三、实证比较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比较分析

表1对中国四大地区农村家庭各收入项目做了一般的描述性统计比较分析。表1显示出,在工资性收入方面,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农村家庭工资性收入分别是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的2倍、3倍、4倍左右;在家庭经营收入方面,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四个地区的差距不大;在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方面,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四个地区农村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差距大于其转移性收入差距,中部地区农村家庭的财产性收入约是东部地区的五分之一。

表1 1997~2008年中国四大地区农村家庭各收入项目描述性统计分析比较

从表2和表3可以发现,从总体上,四大地区农村家庭食品支出占很大比重,居住支出占其次。但基本消费所占比重逐步下降,而较高层次消费比重有所上升。东北地区的农村家庭文教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人力资本投资支出所占比重之和高于其他三个地区的,食品支出所占消费支出比重下降最快。同一地区不同年份间的消费支出差异大于同一年份不同地区间的消费支出差异,这表明农村家庭地区间不平衡状况逐步改善。

表2 1997~2008年中国四大地区农村家庭各消费支出项目描述性统计分析比较

表3 1997年和2008年中国四大地区农村家庭各消费支出所占比重 单位:%

(二)农村家庭的收入结构对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比较分析

根据中国四大地区农村家庭收入结构对人均消费支出进行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估计,可以得到其估计结果如下:

(2)式中,i=1,2,3,4;t=1,2,……12;括号中的数据为t统计量;固定效应ui:东部地区为-7.3777;中部地区为-2.4592;西部地区为2.4592;东北地区为7.3777。

我们分析可以得到:①四个地区农村家庭的自发性消费差异不太显著,差数不到15元。这表明中国农村家庭的消费观念基本一致。②非基本收入项目相比基本收入项目对人均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大。这说明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增加更能增强农村家庭的消费需求。按照西方持久性收入理论,收入有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之分。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具有暂时性特征,对农村家庭暂时性生活消费带来明显的拉动效应。而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属于持久性收入,与家庭日常必要消费支出,即持久性支出有较为稳定的函数关系,而对家庭诸如文教、医疗保健等较高层次的消费支出往往可能带来“挤出效应”,因为家庭在收入一定的条件下,会优先满足家庭基本生活支出、基本经营支出及重要事项的预防性储蓄。这是符合人们的消费心理的。

(三)农村家庭的收入结构对人均消费支出结构的影响比较分析

表4反映了1997~2008年中国四大地区农村家庭收入结构对其人均消费支出结构固定效应估计结果。结果显示:①在农村家庭的八种消费项目中,四大收入来源都对食品的影响最大,而对医疗保健、文教娱乐及交通通讯等较高层次的消费支出影响较小。这说明农村家庭的消费层次是较低层次的。②转移性收入对农村家庭的食品、衣着、居住、及家庭设备及服务等影响最大,其次是财产性收入对其的影响。家庭经营收入对这四种消费支出影响最小。③财产性收入,相对于其他收入来源,对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及其他等较高层次的消费影响更大,其次是转移性收入对其的影响。可见,农村家庭的非基本收入对其消费支出的影响较大些,而基本收入对其的影响则次之。④从农村家庭的自发性消费看,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文教娱乐及其他商品与服务等消费项目方面大于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在居住和交通通讯方面则小于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但四个地区的自发性消费差距并不明显。

表4 1997~2008年中国四大地区农村家庭收入结构对人均消费支出结构固定效应估计结果

注: 表中DB、ZB、XB、DBB分别表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R 2是面板回归的决定系数。F是对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进行检验的统计量。标有*、**分别表示统计量或估计量在10%、5%的水平上显著,其他未标有*或**表示统计量或估计量在1%水平是显著。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中国四大地区农村家庭食品支出占很大比重,居住支出占其次。但基本消费所占比重逐步下降,而较高层次消费比重有所上升。同一地区不同年份间的消费支出差异大于同一年份不同地区间的消费支出差异,这表明农村家庭地区间不平衡状况逐步得到改善。

2、农村家庭的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对其消费支出的影响较大些,而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对其的影响则次之。

3、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文教娱乐及其他商品与服务等消费项目方面大于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在居住和交通通讯方面则小于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但四个地区的自发性消费差距并不明显。

(二)建议

1、增加农村家庭基本收入,积极引导、推动农村家庭的消费行为。从地区差异看,每个区域应根据当地的条件探索各自的创收方式,优化、提升当地的农村资源,促进农村家庭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比如,东北地区可走发展现代农场农业,拓展农业市场,实现农村家庭收入的提高途径。中部地区可走有序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重点增加其工资性收入的道路。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但自然资源丰富,因此,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环境下,可向特色产品、特色产业等方向发展,增加家庭经营收入等。

2、完善关于农村居民的各项制度安排,帮助农村家庭改善其消费结构,提升其消费层次。一是完善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如增大对农村家庭的基础教育投入;提高新农村合作医疗的补贴水平;切实制定并完善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对低收入家庭的扶持倾斜制度;创新农村金融制度与环境等。二是要建立关于农村家庭各种补贴的监督管理体系,实行问责制度,保证国家的强农惠农资金真正落到实处,切实增加农村家庭的转移性收入等。这样,可增强农村家庭的消费需求,有助其改善消费结构,最终提升其消费层次。

[1]历年《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张秋惠,刘金星.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对其消费支出行为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10(4)

[3]何平,谢介仁.中国家庭收入—消费关系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9(7)

[4]中国三农信息网

[5]中国农村研究网

猜你喜欢
家庭经营财产性家庭收入
农村财产性收益扶贫 为精准扶贫开辟新路
“十三五”渔民家庭收入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山东寿光推进家庭农场规范化建设主要措施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
我国家庭农场认定标准问题研究
新时期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路径
杭州市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人口变迁对农业家庭经营的影响与法律对策
恩格尔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