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医院 王绛辉 裴 林 孙国强 王 敬 常 红 (石家庄 050031)
结肠癌由于对现有抗癌药物缺乏敏感性,目前的化疗没有满意的效果。笔者根据结肠癌患者正虚邪实的特点,用中药扶正抗癌方结合生物免疫治疗结肠癌,取得可喜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确诊结肠癌患者均来自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医院门诊及河北省中医院,其中治疗组 30例,男 21例,女 9例,年龄最大 74岁,最小 29岁,平均年龄(39.7±15.9)岁;对照组 30例,男 19例,女 11例,年龄最大 72岁,最小 31岁,平均年龄 (41.1±12.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1]及美国癌症研究联合会 《AJCC癌症分期手册》第 6版。[2]
1.3 纳入标准 全部患者经肠镜病理学检查和术后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者。年龄在 18~75岁;体力状态评分(Karnofsky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超过 6个月;病人知情,依从性好。
1.4 排除标准 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白细胞在 4.0×109/L以下或血小板在 100×109/L以下;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患者;依从性差者。
2.1 对照组 单纯采用 XELOX方案 (奥沙利铂 130 mg/m2d1+卡培他滨 850mg/m2,每日 2次,持续 14 d)化疗。每位患者至少完成 2周期XELOX化疗方案。每 21 d为1个化疗周期,化疗期间及间歇期每周查血气分析。在白细胞数低于 2.0×109/L时,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CSF)支持治疗。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采用回输 4次DCDC-CIK的生物免疫治疗,每周 1次,后 2次回输为每两周 1次,剂量为 4~6×106细胞/次。同时口服扶正抗癌方 (党参,生黄芪,白术,生薏苡仁,仙鹤草,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石见穿等),每日 200mL,分早晚各 100 m L口服。
两组均以 21 d为 1疗程。两个疗程后进行两组对照比较,观察患者症状、血常规、血小板变化,并进行心电图、肝肾功能、生活质量评定。检测 T细胞亚群及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等。
3.1 疗效标准 评价生活质量以卡氏评分 (KPS)为准,治疗前后分别计分。治疗后评分增长大于 10分为提高,减少大于10分为降低,变化在10分内者为稳定。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为显效,症状好转为有效,症状无改善或恶化为无效。同时观察消化道反应及血象指标。
3.2 治疗结果
3.2.1 总疗效分析:见表 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n=30
3.2.2 生活质量比较:见表 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
表2 生活质量评定的比较
3.2.3 血象指标比较:见表 3。两组血象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的骨髓抑制较对照组小。
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血象变化比较 (n=30)
3.2.4 消化道反应比较:见表 4。两组消化道反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反应明显小于对照组。
表4 治疗组与对照组消化道反应比较 (例,n=30)
结肠癌属于中医学 “积聚”、“癥瘕”、“锁肛痔”等范畴,现代医学对结肠癌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生物免疫等。放化疗和抗肿瘤药物杀伤癌细胞同时也抑制正常组织细胞,且引起毒副作用。肿瘤化疗中使用生物调节剂,特别是扶正中药的合理使用,已被证实能提高疗效。[3]扶正抗癌方配合生物免疫治疗,体现了中西医相辅相成,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研究证实,扶正抗癌方中党参益气健脾、扶正祛邪;黄芪补益中气、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石见穿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散结消肿;白术健脾和胃、补气扶正,加强散结消痞作用;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消痰;薏苡仁健脾补肺、淡渗利湿。此方能提高和改善肌体的物质代谢,促进蛋白的合成,增强肌体免疫功能,有明显抑瘤作用。诸药合用,具有健脾化癖、解毒散结功效。本研究结果表明,扶正抗癌方配合生物免疫治疗结肠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率、消化道症状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白细胞抑制率低于对照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 [S].2版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1.11-18
[2] F.L.格林尼,D.L.佩基,I.D.弗莱明 .AJCC癌症分期手册 [M].6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9-116
[3] 金右康.中药复方与抗癌药物联合应用对小鼠 S-180作用的初步研究 [J].肿瘤,1989,2(9):77
(2011-02-15 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