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41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致病日益增多,伴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出现,如何治疗疾病伴发的精神症状越来越受到医者们的关注。中医学很早就开始注重情志疗法,重视“形与神俱”“心身合一”的相互影响,强调心理对生理的统一性。
1.1 病例来源 搜集来自2009年6月1日-2010年6月30日库区5家各级医院门诊确诊的慢性宫颈炎病例,共363例,中医辨证有肝郁症状者348例。363例中年龄最小18岁,最大63岁,平均年龄为(36.98±10.40)岁。
1.2 方法 资料均填入统一制定的调查表,专人审核、统计分析。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中药新药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结合《中华妇产科学》第2版将慢性宫颈炎分为脾虚、肾阳虚及湿毒证型。
2.1 各证型肝郁症状分布 见表1。
表1 各证型肝郁症状分布
2.2 肝郁症状年龄分布 见表2。
表2 肝郁症状年龄(岁)分布 例
3.1 慢性宫颈炎与情志 女子以肝为先天,有着独特的心身特点,妇产科的所有病症都或多或少地烙上了心身相关的印记。本次研究提示,超过70%的慢性宫颈炎病例具肝郁症状(轻度为主)。古人云:“赤白带下,皆因七情内伤”[1]。肝在情志活动中常首先受伤,并诱发其他病变,为情志之弱脏[2]。妇女以气血为要,七情伤肝,肝经气血失畅,伤及冲任;或肝木克脾土,脾虚生湿导致带下病。本次调查提示,肝郁之证多出现于青壮年时期妇女,亦因此期妇女扮演着社会及家庭双重角色,其人际关系、社会地位等处于剧烈流变之中,精神情感波动明显,情志致病多发。
内分泌系统影响着女性生殖系统独特的天然防线,雌、孕激素水平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妇女生殖道天然屏障的固守,影响到宫颈口鳞柱交界的移动,影响到宫颈炎的发生。“边缘脑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LHPA)和神经内分泌调节密切相关[3]。情绪和行为的失常,通过LHPA影响到内分泌,内分泌紊乱,免疫能力降低,终将导致防线失守,病原体入侵发为宫颈炎。因此,防治慢性宫颈炎不容忽视的另一因素便是精神(情绪和行为)。
3.2 情志与治疗 女子独特的心身特点,亦影响其疾病的痊愈。正如《景岳全书·妇人规》所讲:“谚云:‘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此其情之使然也。”庞泮池[4]认为肝郁气滞为妇科疾病中的主要机制。有研究[5]表明:宫颈炎病例组有焦虑、抑郁的人数高于对照组;慢性宫颈炎宫颈癌筛查,39%的患者存在明显的情绪障碍,28%的患者有情绪障碍可疑[6]。有情绪障碍的患者如能从社会心理因素方面接受心理治疗,可明显改善情绪障碍,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及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其治愈率,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生理和情感方面的不适症状,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6]。
3.3 从肝而疗身心 女子情绪多变,过极则影响全身气机,气乱首必伤肝,气乱则血扰。《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青皮、香附等辛散行气之品以疏肝,以白芍、甘草等柔润之品以柔肝,以龙胆、栀子等以清肝[7]。《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能形与神俱,而尽修其天年”[8]。妇科心身疾病药物治疗之外常用语言开导、移情易性、情志相胜等心理治疗方法[9]。
3.3.1 语言开导 白带异常、腰腹不适等生殖道感染(RTIS)特有的社会心理压力影响着妇女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说理开导式的心理治疗在心身同治中具有重要意义。《素问·汤液醪醴论》认为“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以“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使,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这种说理开导式的心理治疗使病人正确的认识所患疾病,解除不必要的忧虑等消极心理状态,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认真实施有效治疗措施,极大的提高疾病的痊愈率[10]。
3.3.2 情志相胜 金·张从正认为“悲可以治怒,……喜可以治悲,……恐可以治喜,……怒可以治思,……思可以治恐。”[11]在治疗中灵活运用情志活动互控、互立的阴阳属性特点,诱导相对的情志来矫正其偏,并最终恢复五脏阴阳气血之平衡,如临床使用喜乐疗法治疗妇女患病时的焦虑、忧愁等不良情绪,助其气机舒畅、气血调和[12]。
3.3.3 顺情从欲、移情易性 《儒门事亲》载:“……杨尝曰:治洞泄不已之人,先问其所好之事。好棋者,与之棋;好乐者,与之笙笛,勿辍。”[11]此案情志疗法以投其所好,移情易性,促自我调解使其病愈。故患病妇女感觉过敏,暗示性强等心理特点,可以通过移情易志之法,移情易性,促其疾病的痊愈[13]。
3.3.4 动态观察,因情制宜 河间云:“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年龄、社会关系等变化中,妇女心身具有不同特征。青壮年时期的妇女人际关系、社会地位等处于剧烈流变之中,情志致病易发,故当据其所处的独特社会环境和心身特征,投其所好、顺情从欲,因情制宜。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与压力对人的心身影响剧增,心理疾病不断增加,医者们对情志疗法的关注日益剧增,而妇女独有的心身特点,更凸显了情志疗法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地位。情志疗法早在《内经》时代就已广泛使用,伴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情志疗法在妇科疾患中的运用,有待进一步的挖掘与提高[14]。
[1]戴元礼.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
[2]岳广欣,黄启福,陈家旭,等.七情发生与五脏功能调节[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9):585-587.
[3]张家庆,伍汉文.内分泌与精神改变的关系[J].国外医学(内科分册),1981,8(3):100-102.
[4]庞泮池.妇科名家庞泮池学术经验集[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4:52.
[5]张河川.宫颈炎患者生殖行为、婚姻质量及情绪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5):630.
[6]李建梅,魏月华,姜亚杰.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癌筛查过程中情绪障碍的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3):45-46.
[7]王岩岩.浅析郁证治疗中治肝诸法的运用[J].光明中医,2008,23(10):1593-1594.
[8]燕强.性情与养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3):425-426.
[9]姚智聪.七情对疾病的作用与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5):90-91.
[10]周杰,丁艳玲.论情志疗法及机理[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6):1558-1559.
[11]张子和.儒门事亲[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8:21-23.
[12]王瑞美,翟拥华,喇万英.《内经》中的医学心理学思想[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3):237-238.
[13]梁凤珍,陈蕾,王秀莹.中医情志护理方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3):428.
[14]田丹,张立侠.亚健康状态与情志失调[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