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内经》首先论述了痹证的形成和命名与风寒湿三邪有关,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2]曰:“痹者,卑也。有病则日降日深之义,又有不得自如之义。”对于痹证的症状表现,《内经》指出:“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又有:“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灵枢·周痹》[3]篇曰:“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此内不在藏,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命曰周痹”。对于五体痹论述有“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同时还论及五脏痹的成因及证候表现,由于篇幅原因,在此则不一一说明。
《内经》论述的痹证有行痹、痛痹、著痹、五体痹、五脏痹、六腑痹、心痹、喉痹、肠痹、周痹等。有学者将痹证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之痹包括一切脏腑器官组织气机阻滞之疾;狭义之痹指感受风寒湿三邪,入侵人体所致的痹证,将《内经》痹证的证候归纳为4类[4]。
对于痹证的预后和治疗,《内经》曰:“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连皮肤间者易已”,又曰:“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指出针刺治痹,五脏取其俞,六腑取其合,各分刺之而病可愈。
《金匮要略》曰:“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指出了风为百病之长的说法。《金匮要略》指出“风令脉浮,寒令脉急,湿流关节,极寒伤经,极热伤络”,形象地说明了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特点。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中曰:“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指出风邪致中风与痹的鉴别特点。
2.2 病证分类更明了 《金匮要略》对于痹证的论述,按照病因病机,大体可以分为肢体经络与脏腑辨证两部分。
2.2.1 肢体经络辨证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是为风痹[5]。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中历节病,因汗出腠理空虚,水湿之邪内侵筋骨为病,疼痛难忍,行动不便,出现关节的肿大变形。又称为白虎历节,意其关节疼痛如被虎咬。风湿历节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寒湿历节以乌头汤主之。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论血痹,指出“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困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进一步诠释了《内经》“血凝而不流”的思想,认为“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脉象见小紧之处即风入之处[6],用针药之法,引风外出。轻者针引阳气,重者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主治。
2.2.2 脏腑辨证 在《金匮要略·奔豚气病》篇中,刘春援[7]通过研究认为,该篇所论之“奔豚气病“即《素问·痹论》之心痹证,其证治理论,是对《内经》心痹证证治理论进一步的发挥与发展,仲景以症状“奔豚”为切入点,详细论述了心痹证具体的症状、治则、方药。
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中,原文第1条指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者,以其阴弦故也。”详细论述胸痹的病机为上焦阳虚,阴邪上乘,搏结于胸,正虚邪实。痹者闭也,不通之义。证见胸膺满闷,胸背痛,喘息咳唾,短气等。寒痰湿气皆可致胸痹,轻者也不见疼痛,但必有满闷不舒的感觉,气塞短气,提出相应的治法方药。
在《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篇中,论述了五脏气血瘀滞,风寒外侵,致使机体功能痹阻。对肝着、肾着和脾约3病的理法方药论述完整,为痹证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于痹证的论述和治疗,仲景首先提出了预防思想,“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在痹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证型,提出了针刺、发汗、利小便、祛风化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宣痹通阳、活血通络、宣肺化饮利水、和胃降逆等治法,大大丰富了《内经》痹证的治疗学思想,对于后世痹证的研究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应用范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1]赵正孝,吴娅娜,蔡光先.浅探《黄帝内经》脏腑痹的证与治[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2):29.
[2]马莳撰,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80-287.
[3]田代华.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5.
[4]穆青.《黄帝内经》论“痹”[J].黑龙江中医药,2006(1):5-6.
[5]黄仰模.金匮要略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1.
[6]喻昌. 医门法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3-137.
[7]刘春援.论《金匮要略》之奔豚气病即《内经》之心痹病[J].中医文献杂志,2005(4):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