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继珍
【摘要】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各种物理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物联网;感知;智能;高校
【Abstract】Physics-based science experiments to enhance teaching physics experiment i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ffective ways of teaching physic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eachers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experiment and explore a variety of physical activities, students explore the capabilities of scientific and realistic scientific attitude and innovative spirit of exploration dare to raise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Key words】Physics experiments; interest; curriculum standards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4-0031-02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物理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有效手段,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大都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希望亲自动手多做实验。教师要充分保护和利用这个积极性,让学生更多地参加物理实验和探究活动。新教材把过去教学中的许多演示实验变成了学生的探究活动,这样处理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动眼、动口、动脑、动手、变学为思、变学为悟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好的发展,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总结和归纳物理规律。
一、巧改教具,攻克难点
合适的教具,对突破教学重难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教具不能适应实际教学的情况,如果能加以改进,效果可能更好。例如在杠杆的教学过程中,力与杠杆垂直时学生还比较好理解,但力与杠杆成一任意角度时,作图容易出错,相关杠杆的计算题也会由于找错力臂,出现解题错误。在教学中我在现有杠杆的支点处再加一根可绕支点转动的杆,与原有杠杆形成一个T字型,杆上标有刻度,以支点为0刻度,同时在杆上套装一个可沿杆滑动的直角三角尺,这样当力的方向与杠杆为任意角度时,都可转动杆的位置,并通过固定在其上的直角,保证杆与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垂直,最后读出杆上的读数,即为此力的力臂。这样一来,无论力沿什么方向,都可以方便的确定力臂的位置及大小,让学生一目了然,形象直观。当然,实验中仍可以使标杆始终保证在水平位置平衡,使阻力与杠杆垂直,方便直接从杠杆上读出阻力臂。最后找到的杠杆平衡条件,相比动力和阻力都与杠杆垂直的情况更具有说服力和普遍性,学生易于接受这样的普遍规律,教师的教学也就更顺利了。在这次有益的尝试中,学生有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也为自我学习和提高开拓了思路。
二、巧变演示为学生演示,激发学生探索热情
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变教师演示为学生演示,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在教学滑轮一课时,学生探究实验只要求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学生的生活中还是比较少见到滑轮的,所以很新鲜,兴趣很高,一会就发现了规律,这时若停下来,教师再去讲解滑轮组,就显得很空洞,不如,给学生几个滑轮,自己去找找怎样既省力又方便呢,学生几人一组,集思广益,有的三下两下,就把几个滑轮组合了起来,发现了怎样最省力;有的还发现最省力的连接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所以要再增加一个定滑轮来改变力的方向,这样虽然不是最省力的,但却最实用;当然还有的小组折腾了半天也不能把滑轮组合起来,不是线乱了,就是滑轮固定不住,总之手忙脚乱,没有头绪。这时教师在一旁及时给予指导,学生很快就会恍然大悟。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了其中,而且自己动手,发现了很多不同的连接方法,作业反馈时就发现,自己动手做实验的班级正确率要高得多。整堂课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脸上洋溢成功的喜悦。在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动中思”,“思中探”,学生的思维潜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三、巧用身边的物品,丰富实验资源
朱正元教授曾说过“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确,就地取材,创造条件指导学生进行随时实验,可以使学生感到物理学就在自己身边,研究物理学并不神秘,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养成实验习惯,提高实验技能,培养创造能力。
比如塑料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于装矿泉水和饮料用的,我们可以十分方便地指导和启发学生做很多的物理实验,其演示效果明显,为教学服务。
①声学实验:在饮料瓶中盛入小部分水,用手握住后,将饮料瓶口移到嘴边、吹气,学生会听到一种音调的声音。若一边吹气,一边用手挤压饮料瓶水面升高时,学生又会听见不同音调的声音。
②光学试验:在一个比较粗一些的饮料瓶中充满香烟的烟雾,拧紧瓶盖,制成了显示光路器。用激光笔从瓶底照向瓶口,能清晰地显示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若将瓶底放在平面镜上,用激光笔从侧面照向瓶底的平面镜照射时,会清晰地观察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反射现象的表象。若一半是盛有未澄清的石灰水,一半是烟雾时,从侧面向石灰水面照射时,会清晰地观察到光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随处可得的塑料瓶能做出如此多的实验,同学们在学习中兴趣一定很浓。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充分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物品,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长久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使学生有意识的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德国物理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没有实验的课,不算是一堂成功的课”。大量的信息资料显示:没有一定数量、质量演示实验的物理课是不成功的课;学生实验开展得不好的物理教学不能称其为合格的教学。实验教学不仅培养学生探索的乐趣,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而且还能培养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感性上知道物理知识是有用的,体会到物理知识的价值,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