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液湿热敷治疗丹毒30例临床观察

2011-04-14 03:36荆州市中医医院骨二科湖北荆州434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17期
关键词:丹毒溶血性保鲜膜

刘 燕 (荆州市中医医院骨二科,湖北荆州434000)

下肢丹毒是由于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一种网状淋巴管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症,为常见病、多发病,但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我科将黄连液湿热敷加保鲜膜包裹治疗下肢丹毒,效果显著。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60例患者均为我科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住院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管理局1994年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 (47.3±9.6)岁,平均发病时间 (21.34±12.37)h。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 (46.4±10.3)岁,平均发病时间 (20.68±13.17)h。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头孢塞污钠3.0g静脉滴注,2次/d。治疗组用黄连液 (黄连液15g煎水500ml)浸湿一块纱布,湿敷于患者肿胀部位20min(温度30~45℃)后,湿敷范围以超过皮损边缘2cm将皮肤完全覆盖为准,保鲜膜包裹,外敷2次/d。对照组用50%硫酸镁溶液浸湿一块纱布湿热敷于病变部位20min(温度30~45℃),保鲜膜包裹,2次/d。5d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

1.2.2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全身及局部症状消退,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正常。有效:全身症状消退,局部症状未全消,血白细胞总数和 (或)分类计数下降和(或)正常。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1]。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SP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经3个疗程治疗,治疗组的治愈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见表1。

2.2 两组治愈时间比较

在治愈病例中,治疗组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见表2。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治愈时间比较 例 (%)

3 讨 论

丹毒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现代西医对其治疗以抗感染为主,一般首选青霉素静脉滴注伴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但不少患者用药后会出现皮肤红肿褪之不尽的 “僵化”现象,而且会较长期存在,并且复发率相对较高 ,究其原因主要是急性炎症迁延成为亚急性或慢性炎症。

黄连味苦性寒,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清热解毒镇痛之要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所含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炎、解毒、抗菌、抗病原微生物、抗内毒素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具有抑制作用,可使炎症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其炎症反应[2]。中药外用既能使药物直达病所,又能治病求本,配合西药治疗,总治愈率、治愈时间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总之,黄连液湿热敷下肢丹毒疗效显著,治愈时间明显较短,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1.

[2]丁安伟.现代中药临床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2.

猜你喜欢
丹毒溶血性保鲜膜
保鲜膜
曹奕治疗丹毒临床经验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有些保鲜膜不能进微波炉
安全存疑、加速腐败,你家的保鲜膜“保险”吗
黄马酊敷料外敷治疗急性下肢丹毒的疗效观察
为什么保鲜膜具有吸附能力?
丹毒夏季易发,防治做到4点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丹毒的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