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兵
(南京市九龙中学 江苏 南京 210035)
O2和CO2是学生身边常见的物质,引导学生探究O2和CO2的制法,让学生体验化学的美。在人教版教材中,对O2和CO2的制取使用了很大的篇幅,显示其重要性。从教材的编排上看制取O2是授人以渔,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自主探究CO2的制取方法。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我校是南京市首批小班化实验初中,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校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2006年在区内率先配置了白板并成立了研究小组,三年来我与化学组的同仁们一道致力于Smart白板与化学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并努力将Smart白板与化学实验教学有机融合,“实验室环境下气体制取的探究”这节课就是在小班化环境下Smart白板与化学实验教学整合的一种尝试。
整节课我根据所教班学生对未知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动手,喜欢用电脑,喜欢争强好胜,喜欢展示他们的“才华”以得到他人的认可,思维较活跃,有过小组合作探究的经验,能积极参与讨论,探究的能力比较强的特点,采用了合作探究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及竞赛教学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归纳学习。
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讲过一句名言:“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从猜谜置疑引入。你了解你身边的气体吗?有两种气体想让你猜一猜是谁?你想不想在实验室里得到它们呢?
学生分小组(6人一小组)探讨实验室制取气体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然后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原则,回顾体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知识,小组讨论后由代表上台将制取氧气正确的反应拖入相应区域内并讨论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的条件。接着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小组合作探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或用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制取氧气发生装置所用到的仪器,并从每个小组事先准备好的仪器纸板中找出所需仪器,并由小组代表上台将所需仪器拖动至相应区域内。继续探讨两种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组装与搭配,并通过纸板模型进行操作,小组代表上台进行组装。讲解装配的注意事项:从下到上,自左向右;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模拟演示给固体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的后果,还对固液常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进行改进:要随时添加液体,怎么办?要控制反应得到平稳的气流,怎么办?从图库中拖出相应的仪器(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注射器)进行安装并讲解注意事项。接下来探讨收集气体的依据,并根据氧气的相关性质回答收集氧气应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请各小组以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制氧气为例,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图。
引导学生迁移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我给出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碳酸钙等药品和试管若干,并提出让学生从价格便宜、反应速度适中、利于收集、气体纯净、操作简便等方面去选择原料,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操作、讨论、探究、找出自己认为理想的原料,这样设计既让学生认识到对比观察的科学探究方法,又注重了学生获取新知的体验学习。再根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组装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小组利用纸板模型进行组装,由代表上台组装。
在课堂气氛高涨的时候及时提问:实验制取气体选择仪器时需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例如大的方面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细小方面要考虑节约药品和对反应的控制等。)从而引导学生回归主题,及时的把探究过程中的点滴收获汇总、凝炼、升华。
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类比,让学生找到规律,指导探究其他气体的制取,从而锻炼学生对知识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提升对知识间的联系和迁移的把握。
教学中体现了以下几点:
(1)发挥小班化优势,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根据小班化教学的特点,本节课将全班分成了六个小组,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合作探究的内容,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组与组之间进行PK,对达标优秀的通过加分肯定,最后评出优胜小组。
针对大量仪器给教学准备及实施带来的不便与繁琐,我事先将探究活动中用到的化学仪器剪成小纸板,让每个小组进行选择仪器、搭配装置、变更改动,既节省了探究时间,又拓宽了探究深度,且在今后的复习教学中反复使用。
通过三组对比实验 (石灰石与稀盐酸和稀硫酸、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和稀硫酸、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和稀硫酸),让学生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则,选择出合理的反应。
在小班化的课堂上,师生交流的机会多了;学生动手实践的几率大了;学生被关注的程度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强了,真正实现了“让每位学生学有所获”。
(2)借助Smart白板,实现师生及生生互动
新课堂不在于“讲”的精彩,而在于“学”的精彩,传统的PPT教学成了老师点鼠标,白板以它独特的魅力走进了化学课堂,利用其多样化、交互性、主动性的特点,我设计了让学生选择化学反应、拖拽实验仪器、拼装实验装置、归纳实验思路、填写反馈训练等互动环节。
动态的过程一幕幕地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学生体验到了成功;教师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教学取得了实效,这是传统实验教学无法比拟的。
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了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在互动中明白了如何选择实验装置;在互动中领悟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在互动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类似的问题,整堂课都是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完成的,互动成为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动力。
(3)利用多媒体动画,解决一些实验盲点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一些盲点,借助多媒体动画很好地突破了这些实验瓶颈。例如本节课在讲给固体加热制气体的发生装置中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教师一般不好演示错误的操作,而一个简单的动画就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错误操作的后果,“啪”的一声让学生印象深刻。再如在讲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选择的时候,为什么不用稀硫酸,学生在对比实验时只知道这个反应慢,不懂其原因,普通的解释也不能够很好地诠释,形象的动画却能一下子让学生茅塞顿开。
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及值得探讨的问题:
(1)学生的熟练操作与设计方案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的协调。
(2)教师的教学总体设计和课堂教学环节的时间调控需要进一步研究。
(3)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鼓励学生对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对他们提出的见解中合理的部分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对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加以详细的分析,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老师要及时加以帮助,以确保探究能顺利的进行下去。
(4)要关注教学中生成的问题,不能只是按照事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把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框架里赶。
(5)白板毕竟不能代替化学实验,将之有效的应用于化学教学有待进一步探讨。
(6)白板是一种新技术新工具,是为教学服务的,特别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我们可以借助“工具变革”去促进“教学方式变革”、“学习方式变革”,促进教学与学习的有效性提高,而不应该有“用了新技术的课就一定会是好课”的观点。
(7)像交互式电子白板这些新技术应用,一定要和优秀传统教学做到优势互补。不能完全依赖先进的技术。教学过程,即使是实验教学的过程,也应该是展示教和学的过程,而不是展现技术先进性的过程。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课程、新技术给学校带来了活力,给课程注入了新的生机,给教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小班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机会,电子白板相对于PPT等其他教学辅助手段在交互性方面有着强大的优势,它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当然,如何借助小班化的优势,利用好电子白板这一新兴的教学辅助设备,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精彩、更有效,让互动成为小班化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酶”,是我们一线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问题。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小班化环境下增强化学课堂互动性的研究任重而道远,作为化学教师我将加倍努力,为实现高效的化学课堂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