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结合治疗黄褐斑 26例

2011-04-13 07:28:35广州市开发区医院中医科广州510730
陕西中医 2011年8期
关键词:色斑白芷黄褐斑

刘 俐 广州市开发区医院中医科(广州 510730)

黄褐斑是一种色素代谢障碍引起的面部色素沉着性疾病,本病常见于中青年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颜面部出现局限性淡褐色皮肤色素改变,其病损为黄褐色或淡黑色蝴蝶状及片状、形态不同、大小不等、界限清楚。色斑多分布在人的额、眉、鼻、颊及唇上等部位。2006年 1月~ 2010年 12月,笔者应用内外结合治疗黄褐斑 2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例,其中男性 1例 ,女性 25例 ,年龄在 20~42岁之间,以 25~38岁最为多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 5年。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定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及疗效标准》拟定: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性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无明显直觉症状;女性多发,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病情可有季节性,常夏重冬轻。排除标准: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有肝脏、心血管疾病者;恶性肿瘤患者;4月内曾系统治疗过者。

治疗方法 采用自拟消斑养颜汤加减结合中药面膜治疗。自拟养颜消斑汤组成:白茯苓、白芍、益母草各 15g,柴胡 12g,白术、白芷、白蒺藜、白藓皮、白芨各10g,白僵蚕 3g,随症加减:脾虚挟湿加苍术、薏苡仁;气虚血亏者加黄芪、党参、阿胶、当归;肝经郁热、心烦便秘者加丹皮、栀子、桃仁;气滞明显加香附、郁金;精血不足加山萸肉、菟丝子、熟地;心气虚加酸枣仁、柏子仁。水煎服,1剂 /d,每日服 2次,早晚服。中药面膜采用珍珠母、白芷各等量,研末过 120目筛备用,每晚用酸奶调成糊状,放置 10min,清洁皮肤后将面膜匀敷于患处,30~ 60min清洗,每晚 1次。治疗期间宜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心情愉快,保证睡眠,避免日晒。

疗效标准 采用皮损面积及颜色评分法结合临床实际评定[1]。皮损面积评分:无皮损为 0分,皮损面积 <2cm2为 1分;皮损面积 2~4cm2为 2分;皮损面积>4cm2为 3分。皮损颜色评分正常肤色为 0分;淡褐色为 1分;褐色为 2分;深褐色为 3分。总积分=皮损面积评分+皮损颜色评分。总积分 <3分者为轻度;3~ 5分者为中度;>5分为重度。下降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 /治疗前总积分。基本痊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90%,颜色基本消失,评分法计数治疗后下降指数>0.8;显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60%,而 <90%,颜色明显变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5%而 <0.8;好转:肉眼视色斑消退>30%而 <60%,颜色变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3%而 <0.5%;无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 <30%,颜色变化不明显,评分法计算治疗后指数下降。

治疗结果 26例中最少服药 30剂,最多服药 65剂,基本治愈 6例 ,显效 13例,好转 5例,无效 2例 ,总有效率 92.3%

典型病例 刘某,女,31岁.2010年 10月 20日来诊,自述面部褐斑 3年半。始于妊娠 4个月时,至产后面颊两侧、颞部褐斑逐渐加重,一直未退,为深褐色呈对称性分布,皮损面积较大,约 6cm2。伴心烦易怒,口干,失眠,大便干稀不调,经期腹痛,查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滑。中医诊断:“黧黑斑”。辨证属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所致,治以疏肝解郁、健脾行气、活血化瘀祛斑之法,方用自拟消斑养颜汤加味:薏苡仁 20g,益母草、酸枣仁、白茯苓、白术、白芍、柴胡各 15g,郁金、白芷、白蒺藜、白芨、栀子、当归各 10g,白僵蚕 3g,水煎服,每日 1剂,经期停服。外用白芷、珍珠粉各等分适量,用酸奶调成糊状做面膜,每晚 1次。用药 1周后面部褐斑色泽开始转淡,边缘地方开始出现花剥状态,心烦易怒减,夜寐转佳,大便成形日 1次,继续调理,前方去益母草加苍术、桃仁,1周后月经来潮,但经期腹痛已消失,面部双颊色斑范围明显缩小,呈花剥状,颜色转为淡褐色,心烦、失眠已消,前方去柴胡、郁金、栀子,加熟地、阿胶、菟丝子补肾养血、生精养颜,1个月后面部色斑基本消失,只在双颧部轻微可见大小约 1cm2淡褐斑,面色红润,伴随症状皆愈,共治疗 1个半月诸恙皆平。

讨 论 “黄褐斑”在中医文献中列入“黧黑斑”、“面尘”、“肝斑”等范畴。为中青年女性的面部色素沉着性疾病,另也有少数男子患病,由于这种疾病严重影响面容,故患者精神压力很大,目前现代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紫外线照射、内分泌紊乱,妊娠、口服避孕药、氧自由基蓄积、微量元素含量异常、内脏疾病和面部微生态失衡等因素有关[2]。中医认为其病机复杂,《医宗金鉴》云:“黧黑皮干黯,源于忧思抑郁成”。《外科正宗◦女人面生黧黑斑》曰:“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至火结成黑斑,色枯不泽”。可见黄褐斑主要致病因素与肝郁、血瘀、脾虚、血虚、肾虚有关。病机可归纳为两大类,虚者为劳倦过度、饮食失节致脾阳不振、肾精亏虚、冲任失调、胞脉失养,气血虚弱不能濡润颜面;实者为情志不遂、肝郁气滞、气虚不畅、滞必成瘀血,而气血不能上荣于颜面而致病。治疗以疏肝理气、健脾、养血活血、益肾之法,选用自拟养颜消斑汤,方中柴胡、郁金疏肝解郁调畅气机;白茯苓、白术、薏苡仁健脾祛湿、益气以生血;白芷、白僵蚕均走颜面部载药上行,走皮肤、助表散,作为引经药;白蒺藜、白藓皮、白芨祛风润肌,解毒;当归、益母草活血化瘀、补血、滋润面容。《普济方》熟地、阿胶补肾养血生血。黄褐斑是色素增生性疾病,从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来看,黑素生成是在酪氨酸酶催化下生成。方中茯苓、白术单味药乙醇提取物体外对酪氨酸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3];白芷、白蒺藜、白僵蚕、白芨均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对促进黑色素形成的酪氨酸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诸药合用,能抑制黑色素形成,增加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使气血充足,血行通畅,肝气条达,脾气健运,气血调和,瘀血去,阴血足,肾气充,达到冲任调,气血行,从而消除色斑,恢复皮肤光亮洁白。笔者通过在临床观察,用自拟消斑养颜汤根据兼症的不同,辨证加减用药,对黄褐斑有较好的疗效。一般在患者服药 1周后,黄褐斑均有不同程度的变浅,全身症状也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但要提醒患者,要起居有节,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质量,避免日晒,忌食辛辣煎炸酒类食物,舒畅情志,忌忧思恼怒,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坚持服药治疗,方能达到退黑美白润肤之效。

[1]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及疗效标准 [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血杂志,2004,(1):66.

[2] 刘邦民,陶春蓉.中药治疗黄褐斑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四川中医,2008,26(8):44-45.

[3] 雷铁池,牛文元,夏明玉,等.中药对黑素生物合成影响研究及 82味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J].中草药,1999,30(5):336.

[4] 刘 颖 ,潘德高,廖志航,等.七白散、七白微粉经皮给药的药学对比研究 [J].四川中医,2006,(12):13-15.

猜你喜欢
色斑白芷黄褐斑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82例女性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不同等级白芷饮片HPLC指纹图谱
中成药(2019年12期)2020-01-04 02:02:50
白芷美白活性部位初步研究
巧手饰色斑
爱你(2017年11期)2017-11-15 02:27:05
脸上色斑暴露健康隐患
海峡姐妹(2016年7期)2016-02-27 15:21:37
熏硫与未熏硫白芷抗炎镇痛作用的对比研究
中药与临床(2015年5期)2015-12-17 02:39:30
熏硫与未熏硫白芷的体内外HPLC图谱对比分析
中药与临床(2015年5期)2015-12-17 02:39:23
图像法快速测量色斑直径和雨滴直径
光子嫩肤在黄褐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