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格红,郑世江
(1.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2.山西省中医院,山西太原030012)
颈椎位于头颅和胸椎之间,为了较好地适应其支撑和活动头部,必须具备静态支撑和可运动结构。颈椎间盘突出是颈椎病的一种常见病理表现,据统计,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颈椎病的患病率高达50%以上。该病症状复杂,缠绵难愈,且易于复发,男性多于女性。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其发病率急剧上升,发病年龄逐渐下降,临床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麻木活动不利、劳累后感颈项疼痛、麻木等症状加重,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近来研究表明,颈椎静力性平衡失调即颈椎本身的两柱和三柱结构稳定性的丧失,可导致或加速颈椎的退变,引发椎间盘突出;同时,颈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刺激周围肌肉、神经和脊髓,导致颈椎提供正常运动功能与姿势保证的颈部椎外肌肉组织与韧带的稳定性丧失,即动力平衡失调,而产生一系列综合症[1]。笔者通过小针刀配合牵引治疗使这类患者得到了很好的康复,经过临床观察和分析,小针刀配合牵引治疗在生物力学方面对颈椎病的动力平衡失调的恢复起重要作用。
48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诊断均符合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8例,女20例,发病年龄20岁~65岁,病程半年至3年,所有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颈部活动受限,颈部僵直、手麻、头晕、头痛、恶心、颈部疼痛;个别病例出现行走不稳、视物模糊等;X线、CT、MRI显示有不同程度的生理弯曲变直或消失、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
选取患者病变椎体的棘突及夹脊穴,常规局部消毒后,4号小针刀松解,术后创可贴贴敷针眼。1 w后,所有患者予牵引治疗。患者取坐位,根据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分别采用8 kg~12 kg牵引力,每次治疗时间20 min,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优: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及基本消失,颈椎功能基本恢复,恢复原工作。良:临床症状及体征大部分消失,颈椎功能大部分改善或明显恢复,可做原工作。可: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颈椎功能有改善。差: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好转,颈椎功能无明显改善。
48例病例经过2个疗程的小针刀和牵引治疗后,优17例,占35.4%;良21例,占43.8%;可5例,占10.4%;差5例,占10.4%,总有效率为89.6%。
颈椎间盘的退变是引起颈椎病的根本原因,是内在因素,既有动力学异常,也有器质性改变,是一个自然退变过程,而生物力学的失衡加速这一变化,使退变更加严重。颈椎椎间盘退变,髓核突出压迫刺激周围肌肉、神经和脊髓,造成颈部肌肉、韧带、筋膜功能减弱,动力失衡,导致动力平衡的破坏,进一步破坏静力平衡,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整个颈椎生物力学平衡的破坏。在颈椎间盘的退变突出过程中,颈椎的肌肉、韧带组织的积累性损伤导致肌肉纤维及韧带轻微、少量撕裂、断裂和出血,在不断的损伤和修复过程中,肌肉和韧带、肌肉、肌肉之间或肌肉、韧带之间发生粘连结疤,造成微循环障碍并影响运动功能,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小针刀治疗主要是对颈椎生物力学的失衡进行调整和治疗,利用小针刀特殊的结构设计和治疗手法,剥离、疏通肌肉、韧带、筋膜间的各种粘连,使肌肉、韧带、筋膜得以松解、修复,解除或减轻活动受限症状,恢复颈椎的动力平衡。研究证实通过小针刀的剥离和疏通作用,一方面使局部血液循环得以改善,或重新恢复,降低局部致痛物质的含量;另一方面由于小针刀刺激穴位产生的刺激量比针灸针大,体内生成的抗痛物质增加明显,疏通经络作用强,提高局部组织的氧分压,可以使机体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静态和动态平衡。
颈椎在脊柱中是属于活动范围较大的一部分,椎间盘的突出可使脊柱周围的肌肉痉挛、纤维化,对神经根压迫和水肿,进而引起椎后小关节紊乱和颈椎退变呈进行性加重,既增加了脊柱的不稳定性,又使颈椎部分功能活动受限,增加了颈椎结构损伤的机会和程度。同时,大多数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伴有颈椎生理曲度的消失,这是因为颈椎的力学平衡被打破,超出了颈椎本身的代偿能力,脊柱失去了稳定性,这种内外力量的不平衡使颈椎的生理弯曲消失。当牵引治疗时,向上的牵引力和向下的重力产生了两个等值而方向相反的力,被牵引的颈椎不能上下移动,只有被动伸直;同时由于颈椎的韧带、肌肉被牵引力拉紧,这些软组织所产生的作用力作用于颈椎周围,使颈椎得到有效地伸展,而松解肌肉、韧带,改变椎间结构,增大椎管内容,有利于纠正小关节紊乱,促使突出的椎间盘回纳,恢复生理曲度,恢复颈椎的动态平衡关系[3]。
经临床观察和证实,小针刀配合牵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颈椎病疗效优于单一疗法,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1]郝永强,施杞.实验性动力平衡失调对颈椎退变影响的X线观察[J].颈腰痛杂志,2000,21(1):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2.
[3]郑世江,李志钢,王再谟.牵引疗法对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症状改善的生物力学分析[J].中医药学刊,2006,24(2):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