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岳, 黎昔柒, 夏 凡
(1,3.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湖南长沙 410076;2.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
海德格尔人与世界关系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林慧岳1, 黎昔柒2, 夏 凡3
(1,3.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湖南长沙 410076;2.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
海德格尔现象学从存在论的“此在”出发,论证了人与世界、人与技术是一种操作与实践关系,并在存在主义人文主义的立场上进行技术批判。当代技术现象学聚焦于人与技术的关系,在“形而上”的研究传统之外,呈现了“形而下”的经验转向。对技术的批判固然重要,但技术的社会建构更为根本,通过对技术的调节与控制可以建立人—技术—世界的生态平衡系统。
海德格尔;人与世界;人与技术;技术现象学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从存在论的“此在”出发,论证了人与世界、人与技术是一种操作与实践关系。在操作与实践的融贯关系里,凭借对技术的支配,人对自然世界进行着“促逼”与“订造”式的掠夺。本文从当下人与技术之间形成的一种压迫性的紧张格局出发,追随技术现象学的路径,从人与技术关系回到人与世界关系的实践取向与操作关系之中来,尝试构建一种解决社会技术问题的新型社会建制。
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哲学反思亘古不变的主题。海德格尔认为西方传统上对人的理解主要有两个向度的规定:其一是把人规定为理性动物;其二是认为人是一种能超出自身而到达神的存在者[1]。第一种向度始源于古希腊关于人的定义,后来被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继承并进一步发扬。海德格尔认为这一向度把人当做现成的“存在者”,而忘记了深入揭示人的存在方式。第二种向度起源于基督教对上帝的理解,人来自上帝,而且通过对上帝的信仰与沉思可以达到与上帝的融合。近代对其形式有了新的发展,如卡尔文认为,“人的优越禀赋令其境遇出类拔萃:依靠理性、理智、远虑、决断,人不仅足以驾驭尘世生活,甚至可以超越升腾,直达乎神与永恒福祉”[2]61。海德格尔认为,在谈到人的本质规定的时候,传统以来的哲学家都遗忘了人的存在问题,人们把这种人的存在理解为不言自明的,其意义等于其他受造物的现成的存在[2]61。西方哲学传统把人理解为理性、超越性的动物,仅仅把人当做一个现成的存在者。海德格尔另辟了一条道路,即从人与世界的操作关系与实践取向的现象学思路开始对传统的人的本质认识的批判。
为了区别于传统意义的人,海德格尔提出了一个独特的概念——“此在”(德 dasein,英there being),他认为这种特殊的存在者才能提出与追问存在问题,揭示存在的意义。“此在”对于其他的存在者具有明显的优先地位,有三层含义。第一是存在者状态上的优先地位。因为“此在”是为它的存在本身而存在,是生存着的存在者,它总是为其生存的种种可能性而存在。第二是存在论即本体论的优先地位。“此在”能追问自己的存在,追问“此在”作为存在者的存在的意义。“此在”在它的任何存在中总是领会着自己的存在。非“此在”的其他一切存在者都不能自己存在。由于“此在”能够根据其领会进行选择,这昭示了“此在”的能动性。第三,“此在”还包括了对一切其他存在者的存在的领会,由此打开了通向一切存在者的门户,对其他存在者作生存论的研究,都须通过“此在”来进行。因此,首先必须追问“此在”,即对“此在”的存在的原始结构进行分析。
“此在”反映了世界操作与实践的融贯关系,“此在”的基本结构是“在世”(德 in-derwelt-sein,英 being-in-the world),它总是处于世界之中,与它的世界不可分离,“此在”与世界同时呈现。“此在”与世界并非是各自独立的三维空间的关系,而是浑然一体的融贯整体,是不断实践着的操作关系。这种在世结构是“此在”与其他存在者处于三维空间关系的前提条件。海德格尔将客观世界是否独立存在排除在自身的哲学理念之外,认为世界只能是与“此在”融贯的并为其所领悟和揭示的世界。人乃“融身”在世界之中,“依寓”于世界之中,世界乃是由于人的“在此”而对人揭示自己、展示自己……世界万物不是首先作为外在于人的现成的东西而被凝视、认识,而是首先作为人与人打交道、起作用的东西而展示出来。人在认识世界万物之先,早已与世界万物融合在一起[3]。“此在”是与世界相依相融的,世界只有在“此在”的“操劳”中被世界化,而“此在”唯有在世界化的世界中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这样在突破与超越传统哲学主客二分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
在人与世界的关系里,“此在”凭借用具与客观世界产生联系,这种用具是人工制造物,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以技术作为中介的。“在操劳活动中,可能会碰到一些切近上手的用具,它们对自己的确定用途来说是不合用的或不合适的……然而,靠什么揭示出‘不合用’?不是通过观看某些属性来确定,而是靠使用交往的寻视。在对不合用性质的揭示活动中,用具触目了。”[2]86在实体意义上涉及工具成分,“此在”便是当前现实“在手”(presence-at-hand)与未来潜在“将在手”(readiness-to-hand)的双重构建[4]。实体存在表征了两层内涵:实体构成融浸在“此在”之中,实体效用融入“此在”之中,过程里,前者带来“在手”,后者带来“将在手”。唯有当这两者按“此在”程序结合,才能形成刀片划开纸片的经验。“此在”在使用用具的时候,一方面揭示了用具的存在,另一方面也呈现了“此在”本身的存在,至此建立了人与世界的工具性联系。用具一旦失效或损坏,它便跳出“此在”设定的先验运行程序,挣脱原初的工具运行现象(tool-being),一旦能够突现出来,它就有机会脱离具体的情境——至少脱离工具的工作计划,出现工具损坏现象(tool-broken),与先验程序联结相分离,工具就变成了研究的对象,成为“在手”,这种损坏反过来使人意识到“此在”的一种特定存在。“此在”首先应被经验为而后应该被思作为一个处所——即存在的真理之定位。
海德格尔关于“此在”以及在世的学说表现了他以存在论的思维方式取代认识论思维方式的基本倾向。他强调“此在”的存在关系先于和高于认知关系,人只有先存在才能够去认识事物,人的存在关系相对于其认知关系具有始源性意义。“此在”与世界并非是外在的、相互孤立静止的关系,而是一个存在着的统一的整体[5]。海德格尔的“烦忙”就展示了“此在”与物打交道的过程与状态,也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中人与技术制造物的操作过程与实践关系。
人与世界的关系是通过“此在”在世界之中的“操劳”即实践而展现的,其价值取向是实践优先而非认知优先的。“此在”在世的“烦忙”显现了人与技术的操作关系。技术依附于人又指向世界,人与技术的关系有了更直接、更现实的意义,审视人与技术的关系必须完成对“技术的追问”。海德格尔认为如果我们仅仅只探求技术因素,那我们经验不到贯穿并支配技术的东西。如果把技术当做中性的工具,那我们仍然会对技术的本质茫然无知。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为重要的是一种解蔽(德unverborgenheit,英 un-concealedness),解蔽是原始的本真状态得以显现,这种解蔽的领域也是真理的领域。因此技术是在真理的发生领域中成就其本质的。海德格尔从古代与现代两个向度分析了技术的本质。古代技术是一种产生或解蔽,它是一种守护着的出现(如农民守护着种子的发育),是一种关心与照料,是出于自身原因的事物的涌现,如日升日落、花开花落、草木荣枯,等等。现代技术也是一种解蔽,但其与古代技术具有截然不同的内涵。现代技术的解蔽是一种促逼(德herausfordern),这种促逼是一种挑战、挑衅与引发,它向自然提出横蛮要求,要求自然提供本身能够被开采和贮藏的能量[6]。海德格尔用集置(德das gestell)这个“座架”的特定用法来表示现代技术的本质,集置是解蔽的方式,它操纵并促逼着人。海德格尔技术批判理论认为,现代技术是真理的展现,它最终变成了“座架”,“座架”的力量无限大,以至于把自然变为了“持存物”(德bestand);随着自然变为“持存物”,人类自身也变为等待着被利用的“持存物”。新兴纳米技术可以论证人与现代技术的紧张而具有压迫性的关系,这种关系隐藏的危险并非技术本身,而是技术的“座架”本质。纳米技术可用于提高自然界里食物的风味和质地,减少脂肪含量,添增营养物质,技术成为一种对自然形态“促逼”与“订造”式的开采,食品中所添加的纳米材料,因其体积微小,可以自由进出肠上皮细胞中,融入血液,达到二级疤器官并在那里积累,这对人体构成无法预期的潜在威胁。当前人类越来越受制于对技术的需要与技术的生活方式,以至于这种生活方式成了一个无法逃匿的厄运,这便是人类遇到的“最高的危险”。在现代技术实践过程中,人类的主体性与对象性思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当中世纪“恶魔”般对人身的束缚被解放后,笛卡尔从“我思故我在”出发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人就成为其他一切存在者的主人,其他存在者完全被当做客体对象来对待。这样,人只从自身的尺度出发,凸显出自身“摆置”自然的主体地位,来认识和考量自然对象,并且从满足自身无限膨胀的欲望的角度来获取自然的能量与资源。因此,现代技术是人对自然的一种促逼与摆置,这种促逼与摆置缺少了古代技术对自然的关爱与尊重,由此形成了人与现代技术紧张与压迫性的关系。
海德格尔的技术批判思想带有浓厚的存在主义人文主义的乡愁忧思和浪漫情怀,尽管他本人拒接存在主义者的头衔[7]。实际上,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的批判是存在问题由学术研究向现实的回归,是技术由工具功能向目的功能的转向,是主体与客体的两分向主体与世界的连接的发展。技术作为人与世界的中介,它不仅仅是工具理性,也包含了价值理性。在海德格尔现象学那里,人与世界的关系被具体的、生动的和丰富多彩的人与技术的关系所显现。
在技术社会里,技术成为社会的关键因素,技术的影响力渗透于社会的每个角落和各个层面。技术现象学聚焦于技术社会中人与技术的关系并作了进一步拓展研究。海德格尔从整体上对待技术和技术产生的后果,但缺乏对技术的具体的分析。伊德的现象学的技术哲学所关注的就不是作为揭示世界的整体的技术,而是日常生活中具体的技术,即具体的技术产品[8]。伊德认为技术不仅具有非中立的、放大—缩小的本质特征,也具有工具的“意向性”能力和潜在倾向性等,并且工具是人与世界的居间调节者,它既是知识产生的基础,又是所获得事物的非中立性改变[9]。伊德提到了四种人—技术关系:具身关系、解释关系、背景关系和他者关系[10]。具身关系是指人类经验被技术的中介调节所改变,人类与技术融为一体。解释学关系表示人与世界之间具有不透明性,世界类似一个文本,通过技术(物)被人解读。背景关系指在一个日益发展的技术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技术关系呈现出一种机器背景的氛围特征。他者关系是指技术在使用中成为一个完全独立于人的存在物,即他者。维贝克超越伊德中介意向性的概念,认为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存在非中介意向性,这就是赛博关系和合成关系[11]。斯蒂格勒的技术现象学提出并创立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关于人类起源的哲学理论。人类自起源开始就是一个“缺陷存在”,这就决定了它从一开始就必须要有一个作为“代具”的技术来补充,从而构成“人—技术”的结构,以便生存下去,因而人是代具性的存在。这个结构其实是一个具有本体论性质的“人性结构”,斯蒂格勒正是从这个结构出发阐述了他的关于人(或技术)的存在的时间性和历史性。如果海德格尔是终结传统形而上学的过渡性人物,那么斯蒂格勒因其思想的新颖性已经冲破了传统形而上学的藩篱[12]。伯格曼的装置范式和焦点物是其技术哲学的基石,他把今天人们对待现实的方法称为“技术”,最明显的体现是电视机、发电厂、汽车等器具。前技术时代人们打交道的是事物而不是器具,一件事物不可能与相关具体情景和人们对这一事物和情景的影响相分离。而作为现代技术器具的机器部分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丰富的社会关系具有一种不断遮蔽或缩减的趋势。通过对焦点物(如壁炉)的分析,伯格曼展现了人与技术物的关系所掩盖的人与人的文化关联。克罗斯的技术哲学研究纲领基于技术人造物有二重性:它既是具有实体性的物理实体,又是具有特定功能的功能实体,因而只能在物理概念和意向概念两个空间里描述和阐述[13]。工程设计者通过实践的推理能桥接结构描述与功能描述这个逻辑鸿沟,事实命题(结构描述)与价值命题(功能描述)在设计者的实践活动中能得到统一,因果关系就转变成实用准则(这个转换不具有逻辑演绎的形式)。因此,不作为演绎解释的技术解释在因果关系以及基于因果关系实用准则的基础上联结了结构与功能[14]。
现象学的技术哲学(技术现象学)研究有两种向度:“形而上”向度与“形而下”向度。技术现象学“形而上”的向度是向技术本质的“盘根”,它的目的是追求技术“形而上”的根源,例如海德格尔与斯蒂格勒等。海德格尔认为,从柏拉图“理念”到笛卡尔“我思”再发展到尼采的“权力意志”是具有必然性的发展趋势。正是笛卡尔主客两分的思想导致了现代技术世界中的人类中心主义,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确立的人类主体地位正取代了笛卡儿哲学中的主体的地位。尼采用“权力意志”代替了笛卡尔的“我思”,这种“权力意志”成为现代人的本质,领引着人们从事技术实践,以此加强他们对世界的统治和支配,使他们成为所有事物围绕的中心。现代技术人就成了尼采的“超人”。“权力意志”使人类不自觉地冒险,以致人也变成了“持存物”,人忘记了自身的存在。现代技术根植并形成形而上学的基础,形而上学为现代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道路。在技术现象学的形而上传统外,随着技术的中心化和影响力的日益扩张,现代技术现象学的研究面向具体的技术或技术的某一具体方面,“形而下”特征显现,反映了当今技术哲学研究的经验转向(Empirical Turn)。要用描述、分析、经验的方法,尽可能地穷尽人与技术的种种关系,使人与技术关系回到其自身显现的现象。如伊德应用尼克立方体、成像技术等对人—技术关系的研究,德雷弗斯对计算机技术的研究等。特别是,经验转向背景下的荷兰技术哲学家维贝克,通过超声波技术与堕胎等案例分析扩展了人与技术的赛博关系和合成关系,反映了现象学结合实用主义和案例分析的后现象学特点[15]。
技术现象学的研究需要从人与技术关系回到人与世界关系的实践取向与操作关系之中。人与技术关系的处理得当与否事关人与世界关系的实践功效。技术是显现,是解蔽,技术不仅显现了真理而且展现了整个世界。在技术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天然自然转变为人化的世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消耗为我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人工制造物。人在不断强化的实践中对对象的操作所表现出来的浮士德精神可能走向反面,技术的发展在满足人类需求之后,将出现一个“临界点”,即技术的发展与对人的需要的满足成反比。这一方面是人的需要发生变化,基本的物质需要满足之后,产生了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另一方面,技术的影响发生了变化,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使得人的全面需要得不到满足,特别是近代以来的技术创新把追求经济价值作为判定技术创新成败的唯一价值标准,导致其蕴涵的生态与人文危机全面爆发[16]。因此,应该在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重新审视技术的本质和作用,技术化的世界或世界的技术化反映的只是越来越多的技术产品的使用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个趋势还没有停止和减慢的意思。当前,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更加紧密,对技术社会问题(特别是技术的生态问题)的解决更依赖于技术外部的社会建制。对技术的批判固然重要,各种哲学传统的思想资源也可资借鉴,但技术的社会建构更为根本。当生态问题成为21世纪继和平与发展之外的第三主题时,应该强化技术的中介作用,通过技术的伦理调节与伦理控制来建立人—技术—世界的生态平衡系统。
[1]刘敬鲁.海德格尔人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9-21.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3]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
[4]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M].郜元宝,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
[5]刘放桐,等.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344.
[6]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孙周兴,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932-933.
[7]布鲁克·诺埃尔·穆尔,肯尼思·布鲁德.思想的力量:哲学导论[M].李宏昀,倪佳,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190.
[8]易显飞.技术现象学、经验转向与技术文化——伊德的技术哲学评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6):82-85.
[9]陈凡,曹继东.现象学视野中的技术——伊代技术现象学评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5):57-61.
[10]Don Ihde.The CorpusIs Not Yet Closed[J].Technè,Spring,Vol.12,Num.2,2008:55-58.
[11]Verbeek P.Cyborg intentionality:Rethinking the phenomenology of human-technology relations[J].Phenom Cogn Sci,2008(7):390-393.
[12]郭晓晖.技术现象学视野中的人性结构——斯蒂格勒技术哲学思想述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7):37-42.
[13]Peter Kroes,Anthonie Meijers.The Dual Nature of Technical Artifacts-presentation of a new research programme[J].Techné6:2 Winter 2002.
[14]张华夏,张志林.技术解释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39.
[15]林慧岳,黄柏恒.荷兰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及其当代启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7):31-37.
[16]易显飞.技术创新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3.
Abstract:Basing on"Dasein"of Ontology,Heidegger demonstrated that human-world relation and human-technology relation are an operational and practical relation and he did a skillful critique from existential and humanistic standpoint.Contemporary technological phenomenology focus on human-technology relation and it shows experience turning besides metaphysical tradition.Critique of technology is important, bu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 is more fundamental.Through the adjustment and control of technology, the ecological balance system among man, technology and the world can be established.
Key words:Heidegger;human and the world;human and technology;technological phenomenology
Zhou Enlai's Contributions to the Formation of China's Diplomacy Pattern
WANG Jia-yun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001, China)
Zhou Enlai made the following foundation contributions to the formation of China's diplomacy pattern:First is the breakthrough of foreign body.Zhou Enlai attached importance to summit diplomacy, and actively carried out party-to-party diplomacy and people-to-people diplomacy;second is the transcendence of foreign objects.Zhou Enlai focus on diplomacy with socialist countries,and transcending ideological differences to frequently develop the foreign relations with the third world countries and the capitalist countries;third is the expansion of foreign content, including political diplomacy, economic diplomacy and cultural diplomacy.
foreign body;foreign objects;foreign content;economic diplomacy;cultural diplomacy
Mao Zedong's Views on Science
ZENG Min
(Research Department of Mao Zedong Thought Sichuan Provincial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hengdu, Sichuan 610072, China)
Abstract:Mao Zedong interpreted the complex concept of"Science"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by studying and absorbing the reflection and research on science from various subjects.On the basis that science is the embodiment of knowledge, he raised the idea that science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knowledge.On the basis that science is to search for truth, he introduced that science is the weapon of searching for truth.On the basis that science is the tool to change the world, he proposed that science is armed forces to fighting for freedom.On the basis that science is social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he thought that moderniz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key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industry, agriculture and national defense.Mao Zedong's scientific minds explained the basic areas of Mao Zedong's thought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Key words:Mao Zedong;scientific concept;thought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hilosophic Foundation of the Unity of Natur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Based on"The Same Science"Perspective in the Manuscripts of Economic Philosophy of 1844
ZHU Chun-shan1,WANG Rong-jiang2
(1.College of Law and Politics,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116, China;2.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001, China)
Abstract:The problem of achieving the unity of the natural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has always been concerned by academic circles, which has not been resolved.In the Manuscripts of Economic Philosophy of 1844, by transforming Feuerbach's"perceptual"criticism,Marx established the new understanding of man and nature and social relations,and made an ideological assertion that natural science and human science essentially belong to"the same science".Marx's"the same science"idea implie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unity of natur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The emotion and practical existentialism based on the dialec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re the logic starting point and the end for human liberation, a blend of natur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Key words:natural science;human science;perceptual practice;the same science
Heidegger's Thought on Human-World Relation and Its Contemporary Revelation
LIN Hui-yue1, LI Xi-qi2, XIA Fan3
(1.& 3.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Hunan Information Science Vocation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000, China)
B151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007-8444(2011)06-0725-04
2011-05-25
2009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荷兰技术哲学后现象学纲领与当代技术哲学文化转向研究”(09BZX025)。
林慧岳(1952-),男,广东平远人,教授,主要从事技术哲学与技术社会学研究。
责任编辑:王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