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敏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72)
【哲学·科学技术哲学】
毛泽东论科学
曾 敏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72)
毛泽东对“科学”这一复杂的概念从多个角度给予了阐释,学习、吸收各种学科关于科学的反思和研究,在科学是知识体现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是知识的结晶的思想;在科学是探索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是探索真理的武器的思想;在科学是改造世界的工具的基础上,提出科学是争取自由的武装;在科学是社会建制的基础上,提出科技现代化是工业、农业、国防现代化的关键。毛泽东关于科学的丰富思想,诠释了毛泽东科技思想的基础范畴。
毛泽东;科学概念;科技思想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的科技实践,使新中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高科技成就举世瞩目、世界公认。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较长一段时期,毛泽东科技思想的研究并没有引起注意。2004年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技理论学习纲要》中,党的文件第一次正式提出“毛泽东科技思想”的概念。毛泽东科技思想中的“科学”是什么?弄清楚毛泽东所理解、所宣传、所推行、所追求的科学为何物是研究和学习毛泽东科技思想的首要问题。
科学,在古拉丁文(希腊)中的本义是“学问”和“知识”。12世纪初以来,人们普遍把科学等同于知识。1979年版《辞海》的解释是:“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实践经验的结晶。”1982年版《简明社会科学词典》写道:“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1987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解释:“科学是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毛泽东时代或受毛泽东时代影响的中国权威的工具书对“科学即知识”的界定,是对科学本质的主流理解,也几乎是唯一的理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科学的本质和特性。
毛泽东关于科学是知识的结晶的思想,是当时中国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把科学理解为知识或知识体系的思想渊源。早在1942年,毛泽东就指出:“什么是知识?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做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做阶级斗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815-816在毛泽东的“知识—结晶—科学”的科学即知识模式中,其核心的中间环节是“结晶”。
知识的加工或结晶,就是实现经验知识向理论知识的提升。毛泽东把知识区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认为二者是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人类知识的全部。感性知识是对事物局部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零散认识成果,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知识,还不能与科学画等号。在毛泽东看来,理性知识或科学理论,是对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系统认识成果,才是科学即知识意义上的知识。
感性知识的表现形式是直接经验,理性知识的表现形式是科学理论。毛泽东认为,“科学”与“知识”形成对等关系,借助思维的力量,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成为理论”[1]818-819。1942 年2 月,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当时的中国,我们还没有把丰富的实际提高到应有的理论高度,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各领域,还没有多少可以称为理论的理论,和算得上科学形态的、周密而不是粗枝大叶的理论。我们要使经验知识成为理论知识,具有科学形态,就要经过科学的抽象过程。
毛泽东总结理性知识,或者说科学形态的知识有四个特征。(1)客观真理性。科学知识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性的人类认识。毛泽东说:“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候。”[2]131-132也就是说,知识是否具有科学的形态,首先要看其内容是否经过科学实践的检验。“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称得起我们所讲的理论。”[1]817只有在科学实践中得到检验的知识,才是对事物本质或规律性的认识成果,也才具有科学的内容。(2)普遍适用性。科学知识通过揭示某一领域的共同本质而普遍适用于该领域,能够对该领域纷繁复杂的现象作出解释,能够预言该领域内的新现象。用毛泽东的语言来说,科学理论是“普遍真理,在于经过无论什么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3]。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个阶级、哪个阶层,只要具备相同的条件,科学知识的预测都能重现。(3)系统性。科学知识不是孤立概念、原理的自然堆砌,也不是互不相关的论点、论据的机械组合,而是按照自然界的有机构成组成的有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毛泽东说:“什么是理论?就是有系统的知识。”[4]非系统的反映即为经验或常识而非科学,经验或常识丰富起来或迟或早必然会转化为科学。一切没有原则化的经验,在某一狭隘的具体问题上虽然常常较之一般的科学内容丰富,但是因为缺少对于自然系统的了解,换一时间或换一地点即茫然无知[5]。(4)合于逻辑性。科学知识的构成必须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正确、论证严密,即合乎逻辑。毛泽东对科学理论的逻辑性有生动的解释,认为概念不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事物的外部联系,而是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事物的内部联系。在用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质的基础上,“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2]123。当时,毛泽东所使用的“论理”一词,也就是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对“逻辑”的翻译。科学理论逻辑性要求科学概念、判断、推理,具有演绎的逻辑结构,能够依次推导,不相互矛盾。
在毛泽东看来,就认识个体而言,完全的知识是由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构成的;就知识的总体而言,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都是发源于直接经验的。从哲学上讲,毛泽东关于完全知识的论述是正确的,符合人类认识的规律,但是,在研究科学理论这个阶段过分强调直接经验,特别是在领导国家经济文化建设和发展科技事业的实践中,如果大肆渲染直接经验,忽略间接经验,忽视科学理论,结果就会成为社会轻视基础理论、贬低科学权威、践踏科学工作等反科学倾向的理论口实,这是与毛泽东关于科学即理论的思想不相符合的。
就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来讲,科学属于认识范畴,主要任务是回答有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索真理。1940年2月,由毛泽东发起和资助成立的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宣言指出:“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人们探求真理的武器。”[6]同时,在《实践论》、《矛盾论》以及大量的哲学批注中,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毛泽东对科学的“求真”本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1936年12月笔耕堂出版的西洛可夫、爱森堡等合著,李达、雷仲坚合译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指出:科学的认识之任务,正确地说来,其起点是在于从诸现象的无数相互作用中,探求出我们所称为本质、本质的矛盾之相对安定的基础。延安时期,毛泽东在研读该论述时,批注“注意”二字[7]401-402。李达在《社会学大纲》一书中指出:一切科学的认识的穷极目的,就是暴露研究对象的发展的法则。1938年初,毛泽东阅读该书时,在上述观点下划了记号,并在旁边作了一个“?”[7]259。
事物的现象与本质,与认识的感觉与思维,与科学的初步与高级,三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中国著名哲学家艾思奇在其名著《哲学与生活》中有这样精彩的论述:尊重表面事实,是认识的初步阶段,是科学的初期阶段,十七八世纪的唯物论和机械的科学思想就是这样的……机械论时代的科学,只注意外力的研究,是因当时科学还在初期阶段,还不能渗透到运动的本质中去。进到高级阶段的相对论,使人对机械运动也知用内因去说明了。天体运动,牛顿时代只知用引力(外力)去说明,相对论却用运动本身的性质去说明了[7]203。毛泽东研读该书后写信给艾思奇说:“你的《哲学与生活》是你的著作中更深刻的书,我读了得益很多,抄录了一些,送请一看是否有抄错的。”[8]112艾思奇提出了科学的高级阶段应当渗透到运动的本质、用运动内因说明事物的运动的命题,但是,他却没有给出如何认识的答案。毛泽东指出:“人们必须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了解到事物的本质,因此需要有科学。不然,用直觉一看就看出本质来,还要科学干什么?还要研究干什么?”[9]401在艾思奇认识的基础上,毛泽东明确提出科学是透过现象探寻本质的工具,阐明了科学的“求真”特性。
在科学体系中,“求真”即认识事物本质、探索事物规律,主要是由基础科学或理论科学来承担的。科学研究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或最近的将来的问题,而且还要探索较远的未来的问题。科学中未来的问题或者普遍性的问题,常常是一种基本的理论问题,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钻研,将使科学技术进入更高的阶段。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对科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家经济社会面临百废待兴的局面,对近期需要和技术工作投入多,而对长远需要和基础研究注意较少,是难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科技基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如果不及时地加强对于长远需要和理论工作的注意,那么,科技发展就缺乏后劲,作为科技领导者就要犯很大的错误。实际上,对探求事物的本质尤其是原子物理的奥秘,毛泽东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毛泽东十分关注物质的“分”的问题,提出了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十分关注生命起源问题,建议研究一切细胞的起源问题;十分关注宇宙的演变,认为宏观世界在时间、空间上具有无限广袤性和永久性;十分关注生物进化问题,认为各种生物都要进化、都要变,将来人还要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对物质的可分性有强烈的好奇,进行了持久的探讨。毛泽东追求科学真理的执著精神,获得过科学家的赞誉。
十分遗憾的是,毛泽东关于科学即求真的思想没有在科技政策中加以固定,没有成为科技工作者的追求,毛泽东个人的求真旨趣没有扩大到党内,成为社会科学精神的主要内容。毛泽东多次强调要加强理论研究,要有专人搞,不搞理论是不行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毛泽东时代,基础科学研究的成果寥寥,甚至在改革开放后,国家科技奖仍然多年空缺。
科学既是认识世界的武器,又是改造世界的利器。人类利用科学探求事物的本质、探索事物的规律,目的是更有效地改造世界,获得更多的自由。1940年2月5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形象而深刻地提出了“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的思想,他指出:“人们为着要在社会上得到自由,就要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10]也就是说,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里得到自由。毛泽东就人类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而言何为自由的问题指出:“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必然王国之变为自由王国,是必须经过认识与改造两个过程的”[11]485。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和必然范畴辩证关系的认识,毛泽东深刻揭示了自然科学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双重本质,同时,更加突出了自然科学改造自然的功能,强调“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从改造世界中去认识世界,又从认识世界中去改造世界”[11]485。
科学作为人类争取自由的武装,最终要通过经济社会的发展来实现,也就是要通过提高生产力来实现。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人类自由难以实现。新中国建立后的一个时期,尽管中共中央有过重大科技发展决策,出现过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在理论层面,科技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长期未曾理清,科技不仅没有成为生产力不可或缺的要素,而且科技与传统生产力要素的作用鲜为人知。在实践层面,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机制始终没能建立,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无法转变为现实生产力。1963年12月16日,在听取聂荣臻汇报十年科技工作规划时,毛泽东从改变生产关系和提高生产力的角度提出发展科学技术对于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过去我们打的是上层建筑的仗,是建立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建立这些上层建筑干什么呢?就是要搞生产。搞上层建筑、搞生产关系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现在生产关系是改变了,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12]351这个时候,尽管毛泽东没有明确提出科学就是生产力的命题,但是,就其两者的关系的论述而言,已经蕴涵了这一思想。然而,毛泽东本人并没有始终如一地实践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科学作为人类争取自由的武装,不仅表现在改造自然方面,而且表现在改造社会方面,是国家存亡、民族兴衰、社会巩固的基础。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一百多年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其中,除抗日战争是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而告终以外,其他的都是以中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毛泽东认为,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12]340。1944 年,毛泽东在给博古的信中,把作为近代科技标志的机器作为新的社会制度的基础,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机器,不是手工。我们现在还没有获得机器,所以我们还没有胜利。如果我们永远不能获得机器,我们就永远不能胜利,我们就要灭亡。”[8]239机器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近代西方科技诞生和发展的产物。近代以来,科技已经物化到工业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全过程和各方面。1955年,毛泽东指出:“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9]4381963 年,在修改《关于工业发展问题(初稿)》时,毛泽东满怀强烈的忧患意识提出:“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12]340中国克服各种困难,集中力量研制出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高科技产生,提高了国家的军事实力和国际地位,同时也带动了科技整体水平的提升,为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的稳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了社会革命的成果。
面对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在新中国建立后近30年的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始终把科技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事业,到晚年更是将其与农业、工业、国防相提并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四大支柱。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周恩来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的奋斗目标就是:“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3]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关键是科技现代化。就文字的意义来看,是强调科技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强大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着眼科技自身的变化,透视科技本质的当代特征,也就是把科技作为一种社会建制。1960年,科学学的创始人、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一书中指出,科学比任何其他人类事业变化都要快,因而不能用定义一劳永逸地固定下来。但是,“科学作为建制和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两种形象,几乎是专属于现代的”。科学的社会建制是科学活动开展的社会组织形式,是科学活动进行的社会组织基础。科学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人类活动形式,把科学仅仅看作知识体系或改造自然的有用工具的观点,已经显得不够全面,也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
在毛泽东科技思想体系中,尽管我们没能找到科学的社会建制这样的术语,但是,就科学建制的内涵来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科学体制。毛泽东把科学实验作为创建科学体制的客观基础,在学习苏联的前提下,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科学体制,促进了国家科学事业的巨大发展。
科学实验作为特殊的社会实践形式,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是科学成为社会建制的客观基础。近代以来,科学研究的规模,已从个人自由研究发展到国家规模和国际规模,完全具备了相对独立的活动能力。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在其著名的《实践论》中明确提出:“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2]121首次把科学实践与生产实践并提,从哲学的高度,从认识论的角度,为科学实验从生产实践中分离出来,予以了思想观念的支持。新中国成立后,在领导宏大的科技事业的实践中,毛泽东越来越认识到科学实验对于现代科技的重要性,正式把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分开论述,反复强调科学实验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963年5月,毛泽东在修改《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时写道:“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11]8391963 年 12 月 16 日,毛泽东在听取聂荣臻汇报十年科学技术规划时说:“三大革命运动中的科学实验,主要是指自然科学。”[12]532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十年科技规划,专门规划了“科学实验”的现代化问题。科学实验成为与生产实践、政治实践相并列的社会实践,因此,也要有其社会管理或服务系统,即所谓的社会建制或科学体制。
现代化的科学建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这种建制从下到上自成体系,包括了科学研究政策和最高决策机构、科学研究协调机关、科研经费调配机关、专业研究以及科研政策咨询机构,等等。新中国成立后,学习前苏联的经验,中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体制,加强对科研事业的领导,使其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学习前苏联建立的科学建制,使科学研究在严格的计划轨道内发展;新中国的科学建制,保证了科学研究的统一组织管理,发挥了较高的社会协作,在大的科研工程中显示出了较高的效率。这种体制是由政府主导控制,规划安排,从而形成高度计划统一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历史作用是显著的,同时,也对中国整个科技事业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科研机构和科技领导机关的工作同迅速发展科技的要求不相适应;科研与生产脱节,从研究到应用周期过长;科研投资、经费和器材的供应,制约科研和试验的开展;科技人才管理中存在浪费人才的现象。毛泽东当时已经同意解决科技体制中的问题,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改革科技体制的设想没能实施。
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的思想指导下,毛泽东与国外有关科学的最新学说同步思索科学的现代本质,在领导中国社会革命的同时领导了新中国的科技革命,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基础。毛泽东对科学概念的深刻理解,对科学本质的广泛探讨,对科学内涵的创新把握,成为毛泽东科技思想扩展的逻辑起点。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3.
[4]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42.
[5]徐特立.怎样发展我们的自然科学[N].解放日报,1941-09-24.
[6]自然科学研究会宣言[N].新中华报,1940-02-28.
[7]毛泽东哲学批注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
[8]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9]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69.
[1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2]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3]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12.
Abstract:Basing on"Dasein"of Ontology,Heidegger demonstrated that human-world relation and human-technology relation are an operational and practical relation and he did a skillful critique from existential and humanistic standpoint.Contemporary technological phenomenology focus on human-technology relation and it shows experience turning besides metaphysical tradition.Critique of technology is important, bu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 is more fundamental.Through the adjustment and control of technology, the ecological balance system among man, technology and the world can be established.
Key words:Heidegger;human and the world;human and technology;technological phenomenology
Zhou Enlai's Contributions to the Formation of China's Diplomacy Pattern
WANG Jia-yun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001, China)
Zhou Enlai made the following foundation contributions to the formation of China's diplomacy pattern:First is the breakthrough of foreign body.Zhou Enlai attached importance to summit diplomacy, and actively carried out party-to-party diplomacy and people-to-people diplomacy;second is the transcendence of foreign objects.Zhou Enlai focus on diplomacy with socialist countries,and transcending ideological differences to frequently develop the foreign relations with the third world countries and the capitalist countries;third is the expansion of foreign content, including political diplomacy, economic diplomacy and cultural diplomacy.
foreign body;foreign objects;foreign content;economic diplomacy;cultural diplomacy
Mao Zedong's Views on Science
ZENG Min
(Research Department of Mao Zedong Thought Sichuan Provincial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hengdu, Sichuan 610072, China)
Abstract:Mao Zedong interpreted the complex concept of"Science"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by studying and absorbing the reflection and research on science from various subjects.On the basis that science is the embodiment of knowledge, he raised the idea that science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knowledge.On the basis that science is to search for truth, he introduced that science is the weapon of searching for truth.On the basis that science is the tool to change the world, he proposed that science is armed forces to fighting for freedom.On the basis that science is social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he thought that moderniz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key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industry, agriculture and national defense.Mao Zedong's scientific minds explained the basic areas of Mao Zedong's thought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Mao Zedong;scientific concept;thought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hilosophic Foundation of the Unity of Natur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Based on"The Same Science"Perspective in the Manuscripts of Economic Philosophy of 1844
ZHU Chun-shan1,WANG Rong-jiang2
(1.College of Law and Politics,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116, China;2.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001, China)
Abstract:The problem of achieving the unity of the natural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has always been concerned by academic circles, which has not been resolved.In the Manuscripts of Economic Philosophy of 1844, by transforming Feuerbach's"perceptual"criticism,Marx established the new understanding of man and nature and social relations,and made an ideological assertion that natural science and human science essentially belong to"the same science".Marx's"the same science"idea implie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unity of natur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The emotion and practical existentialism based on the dialec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re the logic starting point and the end for human liberation, a blend of natur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Key words:natural science;human science;perceptual practice;the same science
Heidegger's Thought on Human-World Relation and Its Contemporary Revelation
LIN Hui-yue1, LI Xi-qi2, XIA Fan3
(1.& 3.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Hunan Information Science Vocation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000, China)
A841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007-8444(2011)06-0711-05
2011-08-30
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毛泽东科技思想研究”(08BKS006)。
曾敏(1963-),女,四川达州人,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
责任编辑:王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