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句中接应代词的生成分析

2011-04-13 03:15
关键词:句首补语张三

周 健

(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被动句中接应代词的生成分析

周 健

(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被动句中的接应代词是汉语生成语法研究的一个难点和热点。接应代词合法出现在被动句中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接应代词受到句首名词短语的约束,接应代词与表施事的名词短语要同时出现,接应代词后要出现一个补语成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接应代词在“被”字句中的句法地位。

接应代词;“被”字句;约束

一、引言

本文所讨论的范围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语法现象:“被”字句中的接应代词,如下句:

(1)张三被李四打了他一下。

(2)张三被人把他打死了。

句中动词后出现的“他”就是接应代词,从语意上来看,(1)、(2)中“他”显然是与句首“张三”同指。接应代词(resumptive pronoun)一般出现在关系从句中,用于指代该关系从句所修饰的先行词,是必须受到约束的代词性成分。这一特殊语法现象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句法方面的问题:接应代词是怎样出现的?接应代词为什么语意指向句首名词短语?接应代词与“被”字句中其他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对于这些问题,学者们已经进行了不少分析和论证,但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本文对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有关接应代词的假设

任何一种语法现象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对其所在的句法环境的分析往往也会影响到对这种语法现象的分析。“被”字句中的接应代词本身就出现在“被”字句这样一个特殊句式中,所以各家学说基本上是把接应代词放在对“被”字句研究所构建的框架中去分析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是吴庚堂的动词功能“再造”说和冯胜利的“变项”说。

根据吴庚堂的观点,汉语的“被”字句同英语被动句有相同的生成机制,都符合被动化理论[1]。顾阳对被动化理论有明确的阐释,动词被动化是指动词与被动语素结合使得动词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动词经历了从主动形态到被动形态的一个构词过程。被动语素抑制了动词的外论元并吸收了动词给宾语赋格的能力[2]。结果是动词的外论元即施事名词短语被贬降成附加语,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随意成分;由于动词不能给其宾语赋格,宾语必须移位获得格就成为NP提升的理论依据。所以在没有接应代词的被动句中,施事可以不出现,受事宾语移至句首。吴庚堂提到当动词后出现接应代词时,施事是不能省略的。据此,吴认为接应代词与被贬降的域外论元的存在或动词特性的变化有关,认为动词经历了一个功能“再造”的过程,也即动词恢复了其原有的性质。其理据是,首先,施事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成分,而是接应代词合法的必要条件;其次,动词必须给接应代词分配格位,否则也会造成其不合法[3]。

另一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是冯胜利的观点。根据冯胜利的观点,带接应代词的“被”字句表示如下:

(3)张三i被[OPis[李四 打了 他i一下]]。

冯认为“被”字句的动词没有经历被动化过程,“被”是一个动词性语素,带施事的“被”字结构类似于英语的硬移位(tough-movement)结构。空算子(null operator)移位是为了获得释义,移到子句前标句词的位置,在原位留下了一个同指的语迹“e”。“e”是“变项”,而接应代词可以取代变项。“Oi…ei”以句首的“张三”为先行词,这样“张三”就通过“Oi”对 ei进行约束。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接应代词必须跟句首名词短语同指[4]。

对于接应代词,Huang提出一种解释。他说这里的宾语“他”是在语音(PF)层面上填写(spell out)出来的,并非在“深层结构”里原始生成(base-generated)。因为汉语里限制“介词挂单”(preposition stranding)的一般要求必须在语音形式层面上操作[5]。这种解释有一定的道理,虽然现在对于“把”的词性是众说纷纭,我们暂且不论其词性,但是“把”后必带宾语才合法这一点是确定的,所以出现“把”,就必然要求在音系层面上填入宾语。问题在于Huang的解释对于(2)、(3)两句则无法套用。

三、本文的看法

动词“再造”说确实有其合理的成分,当有语迹时,被贬降的施事成分可有可无;当填上了接应代词后,被贬降的施事就不能省略了。仅从施事名词短语与接应代词的关系来看,动词功能“再造”说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解释。但是这种分析方法不能很好地解释下面两个问题:其一,动词赋格的问题;其二,接应代词后面出现的补语成分。

首先看一下动词的赋格问题。吴用下例来证明接应代词“他”有格:

(4)小李被小张打了他一拳。

(5)小李被小张把他打了一拳。

“把”一般被当做介词,可以给其后的名词赋格,所以句(5)中的“他”是有格的。吴认为句(4)与句(5)中的“他”一样有格,并且这两句中“被”字后面的“小张”也同样有格,而且不能省略。并且还认为这两句中的“打”在添加接应代词的同时都经历了功能“再造”的过程。可是通过对比分析,我们会发现句(4)和句(5)的句法结构并不完全相同,(5)中多了一个“把”。按照吴的说法,(4)与(5)的动词都已经恢复了原有的特征,即可以给其宾语赋格,(4)中的接应代词由动词“打”赋格,但是我们可以看到,(5)中的接应代词是由介词“把”给其赋格的,那么动词“打”的格位赋给谁了呢?当然不可能给提升至句首的名词短语,因为其移位的动因就是为了取得格位。

其次,对于接应代词与其后补语的关系,吴并没有提及。而这一点却也是与接应代词的出现有密切的关系,见后文详述。

冯胜利的处理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接应代词的语意指向问题,但是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说为什么出现接应代词的时候,施事不能省略。还要指出的一点是,冯文采用的是英语硬移位结构的分析方法,“被”引导的是一个非限定分句,非限定分句属[-Tense,-Agreement]子句,其动词VP采用非限定形式,这样小句主语位置上的名词短语就没有格位。

以上两种解释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其分析方法的优势,但还是各自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必须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对其进行审视。首先,接应代词是否能够合法地出现是有限制条件的,看下面几个例子:

(6)*张三被李四i打了他i一下。

(7)张三i被李四打了他i一下。

(8)?小明被打得他头破血流。

(9)小明被同学打得他头破血流。

(10)?张三被李四打了他。

(11)张三被李四打了他一下。

(6)不合法是因为句中“他”和“张三”有不同的下标,(7)中“他”和“张三”有相同的下标则句子合法。(8)和(10)的合法程度是有疑问的。(8)中省略施事则句子不合法,(9)中的动词后有施事则合法。(10)中的接应代词后没有动量词则不合法,(11)中有动量补语“一下”则句子合法。从上例我们可以得出接应代词合法出现的必要条件:

1、接应代词受到句首名词短语的同指约束;

2、出现接应代词时,表施事的名词短语不能省略,若省略则句子不合法;

3、动词后出现接应代词的同时也要带上补语。

本文采用“被”字动词说的分析方法,即把“被”分析为动词,其后引导的是一个限定小句,“被”字句结构分析我们另文详述。假设接应代词是移走成分的同位语,即说话人根据表达需要(应该是受到语用因素的影响,应为接应代词不是句子生成过程中的必要成分,不论其出现与否句子都是合法的,具有可选性)把“他”和“张三”从词库里一同提取出来。在句(7)中,“他”和“张三”同是动词的内论元,但是只有一个移到句首做主语,我们必须决定哪一个可以移到句首。“他”是一个缺乏自主指称功能的代词,要么单独出现在虚指的位置上,要么必须受到同指约束以获得确切的指称,否则会得不到充分的语义解释而成为不合法的句法成分,而“张三”是一个具有自主指称功能的名词短语。所以只能移动“张三”到句首,对留在原位的“他”进行约束。另外,遵从约束理论,“他”也是必须要受到“张三”的约束的。根据“约束三原则”(Binding Principles)的第二条原则,代名词在其管辖语域内是自由的,“他”在管辖语域内不能受到“李四”的约束,但是可以在管辖语域之外受约束。能够对其进行约束的只有句首的“张三”,所以接应代词和句首名词短语有相同的语义指向。

其次,我们要解释为什么表施事的名词短语不能省略。“被”在句中是个动词,其后引导的是一个限定分句。施事名词短语占据小句主语的位置,如果接应代词出现而施事名词短语没有出现,为了满足“扩充投射原则”(“Extended Projection Principle”简称 EPP原则,也即句子必须有主语),接应代词必须移到小句主语位置充当主语。这样一来便会生成不合法的句子。所以,为了避免接应代词移到小句主语的位置,施事名词短语不能省略。也即出现接应代词时,表施事的名词短语也必须同时出现。

最后,当接应代词出现时,其后还有一个补语性成分,这比不带补语的句子可接受程度高得多。通过对200名大学生的初步调查表明,动词带补语同时出现接应代词的可接受程度有30%;而没有补语只有接应代词的被字句的可接受程度只有约5%。我们可以假设这与动词的语义特性有密切的关系,比如说与动词语义表达的完整性有关。可是这样又无法解释为什么在没有接应代词的被字句中,补语的有无却不会影响动词语意的完整性,更不会造成句子不合法。由此看来,接应代词对补语的影响应该也是句法上的而非语用上的,这一点还有待进一步论证。

[1]吴庚堂.“被”字的特征与转换[J].当代语言学,1999(4):25-37.

[2]顾阳.生成语法及词库中动词的一些特性[J].国外语言学,1996(3):1-16.

[3]吴庚堂.汉语被动式与动词被动化[J].现代外语,2000(3):249-260.

[4]冯胜利.“管约”理论与汉语的被动句[J].中国语言学论丛,1997(1):1-27.

[5]Huang,James.1997—1999 Chinese Passiv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J].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v.1,fall,1997;v.2,fall,1998;v.3,fall 1999.

H146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007-8444(2011)05-0683-03

2010-10-20

徐州师范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基于生成语法的英汉被动句对比研究”(10XWB08)。

周健(1978-),女,江苏徐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责任编辑:刘海宁

猜你喜欢
句首补语张三
英语倒装句用法归纳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考察
下车就跑
读张三书法之感想
浅谈现代汉语补语的辨析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
寻找张三
我的名字叫张三
论句首“正是”的篇章功能
浅谈倒装句高考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