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成都市龙泉福顺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福顺尝到了手机织“围脖”的甜头。通过手机上传产品信息,他卖出了2400多件计10多万只土鸡蛋,并积累了不少高端客户。根据他提供的消息,记者来到高新区大学生创业园,找到了该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者刘延天,实际体验了一把简单又实用的“农业微博”。
时下流行的“微博”可以随时随地上传最新的照片和感言,同样,通过在手机上下载安装一个软件,拇指一点,劳作于田间地头的农民就可发送最新的农产品信息。据刘延天介绍,正式运行半年多以来,由其团队开发的基于3G移动互联网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汇农通已经拥有了每天3000~5000次的访问量,流转信息上万条。
跟随刘延天的操作,记者看到,手机页面上显示出农业资讯、供求信息等。最新的一条消息来自峨眉山市符溪镇战斗村,某村民在大年初六发布了蔬菜供应信息,文字后配了一张自己拍摄的照片,紫色的茄子挂在枝头,个大饱满,十分诱人。
同样善于运用该平台的“潮人”是龙泉驿主营土鸡蛋的朱福顺。据他称,自2010年10月份加入汇农通平台,他只要一有空就会登录自己的“农业微博”,将土鸡的照片发送到平台上,“这样更真实,信任度更高。”让朱福顺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小小的举动为他带来了2400多件土鸡蛋的销量,从春节前一周开始,他的电话几乎被打爆,产品供不应求,甚至有客户守着鸡场等待提货。
“中国有8亿多农民,他们获取信息难,信息时效性低,许多优质的农产品都没有办法卖出去,更卖不到好价钱,电子商务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最佳手段。”刘延天告诉记者,该平台的出炉其实是有原因的。根据实地调查,他发现,大多数农民不会上网,而且常年奔走于田间、市场,能坐下来上网的时间很少,相比而言手机的普及率就大得多,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部。对于他们而言,用手机拍张照片发送到网上,像发短信一样敲几个字,一个产品信息就可以顺利发送出去,十分便捷。
据刘延天称,“农业微博”目前的主要使用者是农村经纪人,即那些在农村流通领域撮合成交或直接组织农产品交易的人。他认为,用手机即时发布或搜索农产品信息或将成为推动农产品走向市场的重要手段,今后会有更多的种植、养殖户直接使用“农业微博”对接市场。(摘自《成都日报》)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近年来,甘肃岷县乡村妇女不满足于围着锅台转,纷纷转变观念,搞二、三产业赚钱,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十里镇北小路村的妇女们瞅准城里人爱吃煮玉米的特点,每到夏天,她们合伙将种植或批发来的青玉米用大锅煮熟,装到自行车上的背篓里到县城人多的地方出售,或走街串巷去叫卖,每个玉米价格在1~2元。每天煮两三锅,能卖上三四百元。
岷峰村的任大嫂一家加工粽子十多年了,她家的粽子因品质好、价格公道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在她的带动下,该村有四五家摆起了粽子摊,岷峰村的粽子、甜胚子、烧鸡粉等小吃也因此小有名气。这一不起眼的行当使岷峰村的乡亲们着实赚了一把。
岷阳镇的回族女能人还在街上开起了大大小小的牛肉面片馆,以揪面、拉面、拌面、削面等色、香、味俱全且经济实惠的面食为当家招牌,成为岷县城里一道亮丽的清真美食风景。
寺沟乡扎地村的妇女们种植蔬菜大棚较早。这几年来,该村为县城火锅店、麻辣烫店提供了充足的新鲜生菜、茼蒿、油麦菜等绿色无公害蔬菜,一年几茬套种耕作,使扎地村的妇女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摘自《甘肃农民报》)
一群黑毛发亮的乌鸡在帽峰山下晒日光浴,听音乐,吃玉米小麦,住着申请了专利的豪宅鸡舍……这是记者最近在广东帽峰山采访时看到的一幕。
2010年7月,在广州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刘健君,毅然辞职跑到帽峰山过上了“日理千鸡”的生活,试验养殖全黑快乐乌鸡。2011年1月,他养的第一批乌鸡和乌鸡蛋上市,朋友吃后纷纷感叹鸡有鸡味,蛋有蛋味,这让刘健君更加坚定了将养鸡进行到底的信念。
谈到养鸡的初衷,刘健君说:“广州人素喜食鸡,可大家总感叹现在鸡没鸡味。经考虑,我选取了做乌鸡这个项目。之所以在帽峰山下养,是看中了这里的空气和水源好。培育出广州最好的乌鸡与鸡蛋,这是我的理想与追求。”
记者在帽峰山下采访时,初看到乌鸡居然飞上荔枝树枝头时,着实吃了一惊。对此,刘健君笑曰:“我养鸡,道法自然。鸡本来就属鸟类,它就应该像鸟儿一样会飞翔、会奔跑、会鸣唱。我选择做这个项目,就是要让鸡恢复天性,给鸡权力,鸡自会赐予我们营养与健康。”
刘健君告诉记者,当这些乌鸡还是鸡宝宝时,是搭乘飞机从北方到广州来的。采用原生态的放养方式,鸡们生活健康,体育锻炼多,身体抵抗力明显比笼养的鸡强。
“最近天气冷,有的鸡场提前给鸡打针喂药预防感冒,可是我养的鸡不打针不吃药,仍然活蹦乱跳。”刘健君骄傲地说,“目前市场上这样不打针不吃药的鸡太少了,无激素、无抗生素残留的鸡和鸡蛋太珍稀了。市场上卖的乌鸡一般是70~90天的笼养竹丝鸡,是白毛的。像这样把鸡养足180天才卖的,只有我等傻瓜才做此事。”
来自湖南、曾经是家乡当年高考文科状元、有17年党龄的刘健君毅然放弃都市生活,到农村做起了鸡倌,这令他的老父亲当初都不能理解。刘健君却誓要养出健康环保快乐的乌鸡,为大众健康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他称自己为“新时代的怪人”。
刘健君采用的鸡舍,可以调节温度与湿度,是一位农业教授免费提供的专利产品。在鸡舍里,你闻不到任何臭味,和普通鸡舍大不相同。
刘健君在广州养殖场率先成功应用发酵床技术,用微生物分解鸡粪,生态、环保、不污染空气与水源。他表示:“用知识养殖,用科技改变传统,这将是以后的养殖方向。”(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位于宜兴西郊外的一家养猪场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植入物联网技术,在江苏省养猪行业中率先实现个性化智能养猪。
这个养猪场为宜兴坤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所有。植入物联网技术之后,饲养员可以对养猪场分娩舍和保育舍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氨氮、硫化氢等参数进行在线监测,还可以对猪舍内部的红外灯、风机等设备进行远程操控,以改善舍内环境。
据悉,该项目有效应用生猪安全养殖追溯系统,在生猪屠宰前将其生长过程的数据进行录入和查询,优化管理,并通过“猪耳标”这个生猪唯一标识,完善居民对猪肉质量的全程查询。据悉,“智能养殖”是一种能模仿人类推理过程,在计算机上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向使用者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和数据在线监测的智能软件系统。据这家养猪场的杜老板介绍,通过数字化控制手段养殖生猪,节省了劳动力,减少了猪场疫病的发生,改善了猪群的生长环境,将有助于提升生猪产品的品质。(摘自《江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