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玥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在2011年1月8日的《华尔街日报》上,刊登了一篇关于华裔“虎妈”蔡美儿的文章《为何中国妈妈更胜一筹》,讲述“虎妈”对两个女儿奉行“中国式严教”助其成才,认为在教育子女之道上,中国和西方有着显著及可以量化的差异。这篇报道在信奉宽松自由教育方式的美国引起轩然大波。而在作为“中国式严教”发源地的中国,也关注了美国媒体的报道。
在2011年1月8日到1月31日这段时间内,作为事件最初报道者的《华尔街日报》有相关报道15篇;《纽约时报》有8篇报道;1月31日的《Time》周刊也以“虎妈”事件做了一篇4000多字的特写报道《虎妈:严厉的教育真的是答案吗?》。
而在稍后的时间内,中国媒体也关注到美国对“虎妈”文章的热烈反应。如《人民日报》在2011年2月9日刊登评论文章《美国教育重视人格思想独立》;2月12日《新京报》发表评论文章《“虎妈”不是“中国式教育”的代表》;《南方周末》在1月27日的新闻版刊发两篇文章《别无选择的中国妈妈》、《中国“虎妈”为何声震美国——不是我们太强大而是他们太谦虚》。
为了比较“虎妈”在两个文化体系的媒体呈现,笔者选取中美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特写报道,即《Time》的《Tiger Moms:Is Tough Parenting Really the Answer?》以及南方周末的《中国“虎妈”为何声震美国——不是我们太强大而是他们太谦虚》、《别无选择的中国妈妈》进行话语分析。
1.《Time》的报道分析
《Time》的封面报道是在“虎妈”事件发生后对美国社会反响的整个过程的回顾和总结,并提出:“虎妈”蔡美儿在《华尔街日报》上刊载自己育儿书作的节选文章,她严厉的传统“中国式”教育方法引来美国读者的愤怒和谴责。但蔡美儿却认为西方的教育方式没有为孩子准备好未来。事实上,目前很多中国妈妈也开始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而学习美国,美国的教育方法也有自己的成功之处,能培养出富有创造力和自由发展的孩子。美国的未来依旧充满希望。我们对待“虎妈”的正确态度应当是,将其当作对自满的及时提醒,并促进美国的前进。“虎妈”家庭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美国梦的代表,而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努力、毅力和直面问题都是教育的目标和获得成功的关键。
2.《南方周末》的报道分析
两篇《南方周末》的报道都对美国媒体尤其是《Time》的报道给以了极大的关注和反馈,并认为:“虎妈”蔡美儿在美国引来巨大的反响,这不仅仅是因为中美两国教育理念的差异,更重要的是,美国人在“虎妈”事件上对国家的衰退产生了危机感。美国媒体很快结束了对“虎妈”口水式的反击,转而对教育问题进行真诚的反思。这是他们具有强烈自省精神的体现,这种善于看到别人长处的精神正是中国缺失的。反观中国教育,棍棒式的教育方式存在诸多的弊端,但却碍于文化传统和现实的外部制度,目前还无法改变,这是很多中国妈妈“没有选择的选择”。
3.受众关注的事件焦点
在Time网站上的《Tiger Mom:Amy Chua Parenting Memoir Raises American Fears》一文后,有441条留言参与讨论,集中关注“虎妈”的严厉教育方式是否有助于孩子健康、健全地成长,讨论美国父母是否需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来更好地培养孩子。
而在我国的各大论坛和微博上,网友的关注焦点更加多元:一是注意到“虎妈”教育方式在美国所产生的震撼力量;二是认为“虎妈”并不能代表中国妈妈,中国的教育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三是对“虎妈”的教育方式本身发表看法,表达认同或批评意见。可以看到,中国受众沉浸在“中国式教育”在美国胜利的喜悦中,同时又想撇开“虎妈”教育中极端、受批评之处。
戴维·伯姆在《论对话》一书中提出:“对话,就意味着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1]在“虎妈”事件中,经由媒体的报道,中美两国社会都对两种教育方式进行了广泛讨论和自我反思,形成了在教育问题上的一次文化对话。
在《Time》的报道中,作者展示了美国读者看到“虎妈”的文章,面对教育理念和成功观完全迥异的文化冲突,所经历的一系列复杂情感反应。他们从最初的震惊、愤怒、谴责,到与“虎妈”的对话和辩论,到冷静下来反思“虎妈”的教育方式是否也有可取之处,到求证专家和科学研究加以证明,褒奖“虎妈”的教育内涵,到回过头来发掘自己教育方式的优点,并坚定对未来的信心,最后到发现中西方教育方式的共通之处。围绕标题中设置的疑问“严厉的教育真的是答案吗”,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处于不断地变化中,而在一步步的质疑、解答和反思后,得出了最终的答案:不管是中国的还是美国的教育方式,努力、毅力与不回避问题才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在《南方周末》的报道中,记者转述了《Time》对“虎妈”教育方式的描述,并采访了美国学生、华裔留学生和中国教育专家,指出中国学生在考试分数上全面领先,但分数的领先并不一定带来人生的成功,更不一定带来人生的幸福,中国“棍棒式教育没有前途”。虽然文章的结论着力于中国妈妈们如此严厉是在当前中国环境下的无奈之举,但在回应美国对“虎妈”热切关注的同时,也在中国引发讨论。
此外,在中美受众的反馈中,虽然各自的意见未达成统一,对待“虎妈”的态度褒贬不一,但都在各抒己见中认识到,应当放下各自的成见和思维定势,吸收两种教育方式的长处,寻找到一个中间道路,避免极端,并推动两国的教育都进行适当调整。可见,在“虎妈”事件的媒体呈现和受众反馈中,中美两国在教育问题中形成了对话与交流。
在“虎妈”事件中,中美双方文化进行对话的同时,也发生了意义的偏离和误读。
第一,在《Time》的报道中,作者在前半部分表现了对“虎妈”教育方式的理解和肯定。如在9-14段中作者指出,中国式严教培养出的孩子在新近的测试中远远超出美国孩子,在下一代的竞争中美国孩子如何保持优势地位令人担忧;在23-29段中,记者采访专家、查阅资料对“虎妈”的做法从心理科学的角度进行验证,其教育方法中的很多部分得到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研究的支撑。
《南方周末》的报道《中国“虎妈”为何声震美国——不是我们太强大而是他们太谦虚》在介绍了“虎妈”的故事后,记者以“美国人的反思:从幼儿园到登月”、“中国人喜欢看别人的短处,美国人善于看别人的长处”两个小标题,将美国人对自身教育的反思作为报道的核心。报道只在最后一段中提到“但无论如何自省,绝大部分美国人对深入他们骨髓的基本精神仍然坚持不移:比如尊重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包括自己的孩子。”在这些表述的背后,中国媒体放大了《Time》报道中对“虎妈”教育的肯定部分,而忽略了美国媒体最终回归对美国式教育的自信。
事实上,在《Time》报道的后半部分,记者充分肯定了美国教育方式的成功之处,把“虎妈”当作激励美国前进的动力,对美国的未来还仍然充满信心。记者认为,不通过“虎妈”的极端措施,也可以达到父母为孩子所设定的高标准要求。西方父母也有自己提升孩子学习能力的高效策略。“虎妈”的教育方式显得极端,且她的言论刚好在PISA测试上海学生取得高分后被发现,才因而戏剧性地得到人们如此大的关注。记者在采用专家看法的23-29段中指出,心理学家也谴责蔡美儿频繁使用威胁和语言强权,认为这样会危害孩子的个人成长和母子关系。这些表述都一一弱化,甚至部分推翻了前文对“虎妈”教育的肯定。报道的最终结论并不是“中国式教育的成功”,而是“虎妈”作为美国移民家庭再次证明了“美国梦”的实现,努力、毅力与不回避问题这些中美教育方式的共同之处才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中国受众的评论焦点之一也是中国式教育对美国的震撼力量。他们关注“虎妈”让美国大众感受到的“中国威胁论”,认为这是中国式教育第一次触动美国,自豪之感溢于言表。《南方周末》的报道就是对《Time》报道的片面化解读,消解了对方报道的最终结论,而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转述。报道重点尚停留在“虎妈”事件给美国社会带来重大影响和震惊的层面,并没有深入到美国社会对“虎妈”教育方式多维而丰富的讨论内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美在教育文化问题上进行深入理性对话的可能性,而使新闻事件停留于一场热闹的“看”与“被看”。
第二,在《南方周末》的另一篇报道《别无选择的中国妈妈》中,记者对比了中国式教育的优缺点,引用教育学教授冯增俊的说法,在反思之后认为棍棒式教育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公众对棍棒式教育的反思,对美式教育理念的推崇,近年来从来没有停歇过”,但这是文化传统和外部社会制度的原因造成的。由于这些因素一时还无法更改,中国式的教育方法也仍旧只能这样,“‘虎妈’式的教育方法成为妈妈们不得不普遍采用又相对简单易行的方法”。这使得报道没有继续探讨可行的解决方式,而是最终走向无可奈何、无法改变的无解困境,讨论与反思的氛围被中断。
第三,在对“虎妈”的身份认同上,《Time》由最初将其视为中国妈妈的典型代表,强调她的华裔身份,到了解她的成长故事后理解她的教育方式,最终将“虎妈”视为美国移民家庭实现“美国梦”的代表,重新将她归于美国文化体系中。《南方周末》则将“虎妈”视为一个典型的中国妈妈,认为她的教育理念与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相契合。
这使得不少中国受众质疑和批评美国媒体“妖魔化”中国妈妈,强调“虎妈”不能代表中国母亲,并指出目前很多中国父母已经改变了过去的教育方式,注重孩子的全面成长。这一类型的论坛发帖和文章留言数量众多,其中不乏一些过激、非理性的辱骂声音。《Time》与《南方周末》在报道信息上的不匹配,影响了对话机制的有效运行,使得对“虎妈”身份的讨论意见无法交锋。
由以上分析可见,“虎妈”这一本身具有跨文化意味的事件发生后,经由中美媒体的报道,两国受众都在关注对方的基础上,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与对话。这使得双方都能反思各自教育方式的利弊,从而更为客观地认识现状、吸取经验。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媒体的报道之下,文化的对话发生了某种偏向和误读。一部分差异被缩小,另一部分差异又被放大,这使得双方在一些问题上的讨论都成了自言自语,而无法共通。共享的意义溪流被阻断,对自我的反思也停留在浅层,不能深入到本质性和建设性的现实层面。
媒介一方面使得人们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形成无限延伸的“桥”;另一方面它所创造的符号真实以及交流手段的爆炸所导致的信息、知识、符号的饱和,又使得人们与客观真实隔离起来,形成了无所不在的“沟”。[2]由于新闻从业者能够挖掘到全部新闻故事中的很少一部分,且由于播出时段和杂志版面的限制,他们只能选择更加微小的一部分来报道。新闻从业者将新闻选择任务“惯例化”,以将它们置于可操控的范围之内。[3]尤其是在新闻商品化浪潮与争分夺秒的流水线式新闻生产中,新闻从业者被要求展现新闻故事的冲突性、激烈性和抗争性的部分。一个能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新闻事件,需要将其中最大的“卖点”不断放大才能最终呈现出来。通过差异化、定型化、标签化的表征夸大文化差异,化约文化的丰富内涵,这在中美媒体塑造“虎妈”形象的整个过程中有所体现。
《华尔街日报》在刊登蔡美儿《虎妈战歌》的节选部分时,选取了书中最具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包括“虎妈”的“十条禁令”、“小白驴”事件和骂女儿为“废物”等细节。这些情节恰恰最能体现传统中国式教育的严厉。《华尔街日报》的编辑为文章取了《为何中国妈妈更胜一筹》这样一个略显噱头的标题。蔡美儿后来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何中国妈妈更胜一筹”非并自己的意图,她写书的目的只是为了回忆自己与女儿的成长,而非一本宣称自己成功的教育指南。在“虎妈”教育所体现的中美教育理念差异之外,经由编辑将戏剧性和冲突性的部分加以强调,中美教育的差异变得“势不两立”。随后其他美国媒体的报道也沿着《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思路,“十条禁令”、“小白驴”和责骂女儿“废物”的故事被一次次细致描绘,而将蔡美儿强调自己只是将孩子假设为坚强的,她并非不爱女儿,而是认为更知道什么是好的选择等背后的原因忽略。这既是媒体营造出的一个充满戏剧性和冲突性的话题,也是媒体准确抓住受众兴趣点而进行“售卖新闻故事”操作的印证。
相较于其他美国媒体的报道,《Time》的封面故事则还原了一个更全面的“虎妈”。记者走进蔡美儿的家中,给“虎妈”、反对者、支持者、教育学专家以开放的发言权,通过更多的细节展示找到“虎妈”身上所体现出的中美教育方式中共通的部分:努力、毅力与不回避问题,从而化解了其他媒体所塑造出的中美教育方式之间不可调和、势不两立的差异。
反观《南方周末》的报道,从《中国“虎妈”为何声震美国》的标题,到“中国学生的分数把我活埋了”的小标题,其重点关注的是美国人对自己的反思,从“虎妈”事件中看到中国崛起的力量。强调“虎妈”在美国引起的讨论中与中国教育相关的部分,既是新闻选择“接近性”的反映,也是为了吸引中国受众的关注。
[1] 戴维·伯姆.论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
[2] 单波.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20.
[3] 赫伯特·甘斯.什么在决定新闻——对CBS晚间新闻、NBC夜间新闻、《新闻周刊》及《时代》周刊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