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熹修养论的双重向度及其当代意义

2011-04-12 09:42李星
关键词:真知天理理气

李星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也出现了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等不良的社会风气。通过对朱熹 “内外交养”思想的探究,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修养路数上既强调心无妄思,又注重行无妄动;另一方面对扭转当前不良的社会风气有所裨益。

一、“内外交养”的心性前提

“心性论”是朱子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 “内外交养”思想的理论前提。朱子认为人性中既有善的成分亦有恶的成分,不可绝对地划一为 “性善”或 “性恶”。理气既浑然一体,又不即不离,且天地万象均为理气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1]虽对具体事物的产生而言,理气缺一不可,但理与气又不相杂,实乃二物。“所谓理与气,此绝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浑沦,不可分开各在一处,然不害二物之各为一物也。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尝实有是物也。”[2]正是由于万物皆由理气凝合而生,且理气又各为一物,所以理气的结合在人身上则体现为 “天地之性”与 “气质之性”的不同。“天地之性”乃是针对人所获得的 “天理”而言的,乃是 “天理”的本然状态。而 “气质之性”却是理与气糅合之后而产生的真实的人性,只是在这种真实的人性中是存在有善恶之分的。人性之善源自于 “天理”,“继之者善,成之者性,这个理在天地间时只是善,无有不善者”。[3]人性之恶乃出自气禀,“人之所以有善有不善,只缘气质之禀各有清浊”。[3]朱熹不仅认为具体的人性是可善可恶的,而且还提出了 “性是体,情是用”以及 “心统性情”[4]的命题。这里的 “性”乃是喜怒哀乐未发时的状态,即 《中庸》所认为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5]而“情”却是喜怒哀乐已发之感事应物后的情形。并且,不论是四端未发之性,还是随感而应之情,都统之于 “神明知觉”、“主身应事”之心。因而,就具体现实的人而言,其都是能善能恶的,而最终是成善还是成恶,是发 “道心之微”还是存 “人心之危”[6]取决于后天的修养,取决于后天的穷理尽性工夫。

二、“内外交养”的辩证内涵

朱熹在人性修养方面注重 “内外交养”,这既是其 “心性论”的逻辑延伸,又同其所提倡的“格物穷理”密切相关。朱熹认为,人由于所秉受的气质有清有浊,则天理就有可能因气质而受蒙蔽。所以,他在人性修养方面十分强调 “居敬涵养”以 “格物穷理”。那么,人应该如何 “居敬涵养”呢?这就涉及到了 “内外交养”的问题。 “内外交养”是 “居敬涵养”的内在要求。“居敬涵养”作为一种修养工夫,其关键在“敬”。正如朱熹自己所说:“程先生所以有功于后学者,最是 ‘敬’之一字有力。‘敬’之一字,存养之要法。”[3]而 “敬”既可看作是一种修养的功夫,又可理解为是一种涵养之态。那么,要使一个现实的人能够时时刻刻地 “持敬”就必须要在修养路数方面落实到 “内外交养”上。这里的“内”注重的是心无妄思,注重的是心体的 “湛然虚明”,而 “外”强调的是行无妄动,强调的是言行举止的规范合理。必须指出的是,朱熹认为心 “具众理”且 “主身应事”,那么,“心无妄思”的结果就必然会是 “行无妄动”。然而,这并不影响 “内外交养”涵养路数的提出。因为“心无妄思”的涵养工夫指向的是内在的 “心体”,其目的在于心中 “天理”的流行。而 “行无妄动”的涵养工夫指向的是外表的 “言行”,其意向则在于言行的合乎 “礼仪规范”。“心无妄思”与 “行无妄动”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它们的对立在于各自属于不同的涵养领域,有着具体的工夫对象,有着不同的涵养要求和涵养结果;而它们的统一则在于健全人格的内在要求和言行体现。“心无妄思”是涵养之根本,“行无妄动”是涵养的必要条件,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人格的完善与 “天理”的流行。在 “心无妄思”方面,朱熹认为可以通过 “收敛”、“谨畏”、“惺惺”、“主一”[7]的方式来下工夫。当然,朱熹主张 “身心合一”,这些方式对于 “行无妄动”亦是有所帮助的,只是这些方式更侧重于对 “心体”的涵养,进而使得 “盖无事则湛然安静而不骛于动,有事则随事应变而不及乎他”。而在“行无妄动”方面,朱熹强调的是整齐严肃,举止合宜。“持敬之说,不必多言,但熟味 ‘整齐严肃’,‘严威俨恪’,‘动容貌、整思虑’,‘正衣冠,尊瞻视’此等数语,而实加工焉,则所谓直内,所谓主一,自然不费安排,而身心肃然,表里如一矣。”[3]当然,朱熹虽然在人性修养方面主张的是 “内外交养”,但是 “心无妄思”较之“行无妄动”而言却更为根本。“行无妄动”是必要的,这种必要既是言行合一的必然要求,也是对 “心无妄思”的必要补充,即是说通过言语、谈吐、仪态、表情、装束等的合理规范来更好地作用于 “天理”的彰显和 “道心”之发微。

三、“内外交养”的践行指向

知和行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张岱年先生在 《中国哲学大纲》中提出: “关于知行关系,亦有三说之殊异。一,认为行是知的基础。二,认为知是行的基础。三,认为知行无别。”[8]而不管何种关于知行的学说,都是认为知行是有别而不离的,即在中国哲学看来,关键问题在于知与行孰先孰后或有无先后。朱熹对此持的看法自然是 “知”在 “行”先,而 “知”既可理解为求知的过程亦可将其看作是求知的结果即 “义理”且这种 “知”还是人生而固有的。则朱熹强调 “内外交养”,注重 “居敬涵养”的目的也是在于通过这种修养路数的双重变奏来通晓 “义理”和唤起 “真知”。并且,在朱熹看来,“真知”与 “力行”乃是紧密相连的,他继承了程颐 “真知乐行”的思想。程颐认为:“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惧,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岁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9]并且还认为: “知之深则行之必至。”[9]由此可见,不仅真知与常知不同,而且真知与力行还是统一的,真知则势必力行。而朱熹在 “真知力行”的基础上,更引入了 “至”与“未至”的区别来看待真知与常知,即认为 “内外交养”路数的落脚点首先在于要获得 “真知”,“真知”既是 “知”之至,也是 “内外交养”或“持敬”之至。与此同时,“真知”的指向性亦在于 “践行”。“有知其如此,而行之又不如此者,是如何?曰:此只是知之未至”,[3]“知而未能行,此所谓知者亦非真知也。真知则未有不能行者。”[10]因而,在朱熹看来,“内外交养”作为一种修养的套路,它的修养意向在于 “居敬涵养”,而 “居敬涵养”在于 “格物穷理”,“格物穷理”在于获得 “真知”,而 “真知”与否的标准在于“践行”与否。

四、“内外交养”的当代意义

“内外交养”思想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在于培养新人以及如何培养新人。那么,在这个问题上,朱熹 “内外交养”的思想对我们至少有以下三点启示:一、“内外交养”路数在践行的过程中是将封建伦常作为标准的。那么,就标准而言,封建时代的标准理所当然不适合于当下。但是,从形式上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却仍需要一套标准。则我们在当下就应当深化对什么样的人才是社会主义新人以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的认识。只有明确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指向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将其具体化为各项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才能够使人们的各种行为有章可循,也才能够为每个个体的精神修养提供一个合理的切实的行为规范。二、“内外交养”重在心性的涵养,则我们在当下便可通过各种优秀的文艺作品来凝聚人心,净化心灵。优秀的文艺作品乃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它可以穿越时空,穿越国界,穿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不快,唤起人们心中行仁向善的呼声与和衷共济的情怀,而这对于凝练气质,涵养心性,塑造完善人格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内外交养”路数既注重心性的涵养,亦强调言行的规范。而就言行规范来说,又离不开社会氛围的影响。则我们当下就应通过各种手段来扬善惩恶,净化社会风气。这样不仅强化了规范的意识,又能够以此唤起人们心中的 “为善”自觉。虽然每个人行为的决定权在于自身,而不在于外在的社会环境,但是外在的社会环境对于每个人的言行举止却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他人乃至国家或社会并不能够左右人的内心世界,但是却能够通过环境的改造,风气的扭转,习俗的变更来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当然了,不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也好还是为人们的行为提供现实标准也好,也不论是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鼓舞人还是通过扬善惩恶来净化社会风气,我们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仍然必须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为脱离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发展与完善都只能是空中楼阁或无源之水。

总之,我们在看到朱熹 “内外交养”思想对我们的启示,在注重从内外两个向度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来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同时,也不应当就此而忽视了物质文明建设,而应当还是要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管齐下,相辅相成。只是说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要做到 “一分为二”、“内外交养”,既要致力于内在德性的塑造和培养,又要顾及外在言行举止的合宜与否,并且试图让二者达至 “中和”。

[1]朱熹,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编.朱子全书 (第贰拾叁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755.

[2]朱熹,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编.朱子全书 (第贰拾贰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146.

[3]朱熹,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编.朱子全书(第拾肆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16,196,371,373,484.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238.

[5]王国轩译注.中庸大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8:46.

[6]陈来.朱子哲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27.

[7]陈来.宋明理学[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178-179.

[8]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527.

[9]程颐,程颢.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6,164.

[10]朱熹,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编.朱子全书 (第贰拾肆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483.

猜你喜欢
真知天理理气
理气舒筋法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实验出真知
Meta-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iqi Huoxue drop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天理与国法:灾异谴告话语中的慎刑之道
熟知非真知——其庸先生周年祭
分类求难题 讨论得真知
Abstracts and Key Words
存天理和灭人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