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治平于苏光
(1.海口经济学院人文与经济研究院,海南 海口 571100;2.海南省委党校,海南 海口 57000)
黎族生态摭谈
傅治平1于苏光2
(1.海口经济学院人文与经济研究院,海南 海口 571100;2.海南省委党校,海南 海口 57000)
本文以黎族生态作为切入点,探索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进程中对生态环境开发与保护的模式,并在研究黎族与居住地生态相融而形成的原生态文化的基础上寻找黎族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
黎族;生态;探新
随着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国家战略的实施,许多人在寻找海南“国际化”发展的新路径时,几乎不约而同地对海南独有的黎族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人皆言:越是民族的,越是国际的。基于此,要让海南尽快进入国际化轨道,挖掘黎族文化,使之成为海南独有的旅游文化,无疑是一条最有本土特色的蹊径。由此,黎族文化研究骤然热了起来,大有促成其显学的态势。更有不少专家学者倡议,应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辟一个新型学科——黎学,以彰扬国际旅游岛的本土文化。此议如果成行,俾使黎族文化研究更上一个台阶。但是,如果要使有关黎族的研究汇成一门学问,其内容就不仅仅停留在社会文化方面了,其黎族所处的生态环境也必然被囊括于内。为此,我们确立了“黎族生态”这个研究课题,希望它的成果能为黎学大厦的构筑添上一砖一瓦。
“黎族生态”是一篇命题作文,这篇命题作文是琼州学院陈立浩先生布置下来的。
陈立浩先生是琼州学院教授,也是黎族文化的众多研究者中的杰出者。陈教授随着十万人才下海南的大潮涌到海南之后,即融入黎族胞民集居的腹地——五指山,十数年如一日地研究黎族文化,成为岛内“黎学”研究的翘楚。早在参与编写海南文化大系之际,陈先生就立下一个宏愿:要为黎族同胞也编出个黎族文化大系来。很快,在有关部门的资助下,这个宏愿付诸实践。在他的多方联络下,初定500万字的《中国黎学大观》工程奠基动工。“大观”分历史、文化、社会、文艺和生态五大卷,每卷集纳几部专著。“大观”将探究黎族社会变迁、经济发展、文化演绎;将展示黎族风情、黎寨风貌、黎山风光。“黎族生态”忝列其中,并独立成卷。
黎族有着几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在五指山丛林里,那一艘艘好似扬帆远行的船形屋,一张张远古神秘的纹脸,以及在故乡的菠萝蜜树下相传了一代又一代的故事,给人们带来无限的遐思,勾起人们探索的兴趣。在专家学者的努力下,许多黎族独有的文化列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册。特别是我国第一部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专著《中国黎族》的出版,使得后来的学者对黎族文化的研究,有了一本资料充分的黎族文化百科全书。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有关黎族生态方面的研究,却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而缺少生态环境佐证的黎族文化的研究,由于少了最原始质朴的论据,使得许多黎族文化研究的成果少了一些孳生。或者说,在对黎族文化现象发生原因的探讨中,由于少了生态环境的因素分析,其研究成果终觉不太完美。事实上,只有在自然之光映照下,文化现象才会灼灼其华。只有受自然生态滋润的民族文化,才会充溢着原始野性,焕发着顽强的生命力。
我们知道,在人类学里,少数民族是一种特定人类文化群体,这个特定人类文化群众大都是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在特定地理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民族文化,无不打上特定地理环境的烙印。特定的地理环境所具有的自然生态,与特有的民族社会和谐互动,生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特别是那些延续了几千年历史的民族,其人文社会总是与所处的自然生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所谓“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即是。以此推断,是海南特有的热带海岛的生态,蕴育了特有的黎族文化。
文化生态学是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J.H.斯图尔德提出的一个概念,后来的学者将其发挥成一个独立的学科。文化生态学认为,人类是一定环境中总生命网的一部分,与物种群的生成体构成一个生物层的亚社会层,它通常被称作群落。在这个总生命网中引进文化的因素,在生物层上建立起一个文化层。两个层次之间交互作用、交互影响,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不仅影响人类一般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也影响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并发展为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按照这样的观点,人与特定生态环境的互动,必定形成具有环境特色的文化。探讨黎族文化,应该同时探讨黎族生态。基于以往的研究偏重文化,我们这个课题则将着力点放在生成黎族文化的生态环境方面,即以“黎族生态”定位研究方向。当然,要真正深入研究黎族生态,又必须将黎族生态与黎族文化结合起来研究。因为,“黎族生态”本来就是社会学与生态学的组合,“黎族”属于社会学概念,“生态”属于生态学概念。二者组合起来研究,才会凸显研究意义。幸而,我们的前辈学者已经为我们跨学科研究开辟了一条蹊径——文化生态学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研究工具和理论依据。
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不是经济活动的直接产物,它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复杂的变量。山脉、河流、海洋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同民族的居住地、环境、先前的社会观念、现实生活中流行的新观念,以及社会、社区的特殊发展趋势,等等,都给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场合和情境。文化生态学主张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用以寻求不同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斯图尔德把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看作是真正整合的方法,认为如果孤立地考虑人口、居住模式、亲属关系结构、土地占有形式及使用制度、技术等文化因素,就不能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及与环境的联系;只有把各种复杂因素联系在一起,进行整合研究,才能弄清楚环境诸因素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才能说明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怎样受制于环境。
虽然如此,但由于之前关于黎族的研究,学者的旨趣集中在黎族独有的文化现象上,更多地关注黎族祖先给后代留下来的文化遗产,而没有太多地注意到他们身边的生态环境。关万维先生撰写《琼州文化》一书时,似乎已经有这方面的意识,他在《导言:文化和地球》中说道:“地理是人类物质选择的前提,地理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选择。这是一种实在不过的客观影响。一个民族距其原始阶段越近,其文化就越多地残存地理含量。而作为海南最有历史的黎族文化,衣食住行不无带着明显的地理痕迹。”①关万维.《琼州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第2页.这里谈到了地理对文化的作用,却与生态擦肩而过。其实,黎族的衣食住行更多地是与其居住地的生态密切相关的。
由于此前关于黎族生态研究的薄弱,使得我们即将进行的课题,很难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只要综合各方面的成果便可做出有关黎族生态的结论。由于已经见诸文字的研究成果中难觅黎族生态的现成资料,要完成眼前的课题,需要大量的田野考察——需要我们去亲历原始丛林的跋涉之艰。当然,能够“搜尽奇峰打草稿”,于万千辛苦中领略原始野趣,倒也可苦中作乐。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历尽艰苦,能够为未来的黎学大厦添上一砖一瓦,亦算得一件功德。
为此,我们要感谢陈先生给我们安排了这篇命题作文。
研究黎族生态,有着特殊的意义。
任何一个地方的生态,与这个地方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影响,甚至决定着这个地方居民的生态(生存状态)。黎族生态,不仅影响与决定黎族的生存发展,某种意义上讲,代表着海南的生命之源,影响与决定着海南的生存发展。
海南黎族主要聚居在中部的五指山区,这里原始热带雨林发育丰富、完美,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分布着热带山顶灌丛、热带山地雨林、热带沟谷雨林等不同类型的原始雨林。林中的大小树木、藤类、蕨类植物终年遮天蔽日,生长着海南黄花梨、陆均松、见血封喉、桫椤等珍贵稀有树种,栖息着云豹、黑熊、蟒蛇、孔雀雉等几百种动物、鱼类和近2000种昆虫,这里集中了海南岛绝大部分野生生物物种。茂密的热带雨林也孕育了丰富的水资源,山中大小河溪密布,海南岛上河流均发源于此。有人将这里称为海南的“心、肺”,因为这里的热带雨林,既起着调节海岛空气的作用,也为海岛蓄积、提供着源源不竭的淡水资源。黎族同胞几千年来生活在这里,守护着这里,让这里山长青、水长绿,也使得整个海南居民始终能够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始终能够饮用到天然、淳美的清泉。海南能有这么好的环境,海南能始终保持这天赐风光,黎族兄弟居功至伟。因此,研究黎族生态,既为了让所有人明确黎族生态对海南的重大意义,以担起保护之责,同时,也希望藉此为黎族这位海南生命之源的守护神树碑,铭记他们几千年来对黎族生态默默地守护的无上功德。
研究黎族生态的意义,不只囿于海南。
在为课题作资料准备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被人忽略的事实。不仅是黎族,中国的其他少数民族,乃至世界各地的土著,大都居住在大江大河的源头,或者栖于高山原始森林区。他们远离社会中心而茕茕独居,但是却担负着守护人类生命之源的崇高使命。正因为这些民族是“少数”,他们在江河源头的生存发展,不仅不会危及当地生态,而且融进自然生态之中,与自然进行着良性循环,客观地保护了可以影响整个大环境的生态环境。例如,中国的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其源头聚居的民族就都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的忠实守护者。他们对长江黄河源头的守护,牵系着华夏的命运。
也就是说,研究黎族居住地的生态,研究黎族人与生态相谐而形成的生态文明,不仅为海南建设生态示范区提供参考,也为研究其他少数民族生态提供借鉴。而这一点,恰恰又是过去民族学研究的薄弱点,或者是忽略的一个方面。事实上,不仅海南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支撑。其他民族地区的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样也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支撑,而民族地区的生态资源恰恰是一种稀缺资源,是一种在现代科技力量作用下显得相对脆弱且容易损伤的资源。而且,在我国一些民族地区,由于不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已经导致民族迁徙和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除此之外,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遭破坏,还通过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而影响到民族文化的发展,造成新的文化落后。
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几十年来,由于对自然生态保护认识的不足、政策的失误,以及工业化的推进、人口的过快增长和人为的破坏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我国民族地区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利益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主要表现在森林面积锐减、环境污染严重、草原植被遭破坏、荒漠化加速、湿地面积剧减、水土流失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气候变化加剧、自然灾害增加以及因自然生态的破坏而导致民族地区气候恶化等方面。以草原退化为例,据统计,在内蒙古7880万公顷的天然草原中,退化面积近5000万公顷,并且每年还在以数十万公顷的速度退化、沙化。在西藏,8亿亩可利用草地中,35%已经退化,5000万亩沙化。在宁夏,260万公顷草地中有97%存在不同程度的沙化和退化现象。青海约有90%的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总面积达833.3万公顷,比上世纪70年代初增加了两倍,不同区域单位面积产草量分别下降30%~80%。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显示出我国民族地区自然生态形势非常严峻①李喆.《民族地区自然生态利益亟待更多关注——访中南民族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雷振扬教授》.中国民族报,2008年4月8日.。
我们希望借“黎族生态”这项课题的研究,希望能够引起全社会对民族地区生态的关注与保护。因为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不仅是关系维护少数民族的自然生态利益的大事,也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生态利益的大事。复。从现在的黎族居住地的生态状况来看,其自然生态比较良好,但原生态文化——文化生态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已在不少流失或正在流失,这是应该引起深切关注的。同时,不少地方急于开发自然生态以求发展,有可能因开发过度而使良好的生态遭到破坏。为今之计,就是要找到让黎族生态免遭劫难的万全之策。
第三,黎族人与居住地生态相融而形成的原生态文化。如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黎族人生产生活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形成一个社会与自然合一的生态圈。很难分得出哪是自然的、哪是社会的。黎族人在那样的环境里,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与独特的风俗习惯——黎族社会、文化,有许多都是与自然生态相对应的。如饮食文化,就基本保留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基本特征。例如,远古的时候,海南岛的黎族就发明并使用石拍来制作树皮布,且用树皮布制作的线团、服饰及衣被,这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大发明,是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的伟大贡献。黎族祖先制作树皮布的材料是随地取材——以当地山区有着剧毒之名的“见血封喉”树作为制做树皮布的首选树种。这种树,据说其汁液只要沾上动物的伤口,动物顷刻毙命。但是,在五指山的原始丛林里,毒虫蛇兽随处可见。由于血封喉树的树皮质地坚韧,其毒性还有良好的防虫功能。用“见血封喉”制做的树皮布来做衣服,有着很好的屏蔽作用,令人称奇的是,古代黎人居然掌握了一套防毒解毒的方法,使这种树皮布做成的衣服,能够用来防毒虫蛇兽,而自己不会中毒。于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树木就这样变成了护卫身体最好的衣服。除此之外,黎族的原生态文化,几乎都打上其居住地生态烙印。研究黎族生态,关键是为黎族文化的形成在自然找到最为合理的解释。
第四,保护黎族生态,不让黎族文化成为腊制的标本。笔者在考察古代一些原始文明湮没的原因时发现,一些学者大都把古代文明的湮没的罪魁归咎为“战争”,这其实是有所偏颇的。导致古文明湮没的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生态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导致生态环境显著变化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大自然的突变,或火山地震,或地球气候剧变,使原来的生态遭到毁灭性破坏,不再适于人类生存。二是人类的掠夺性开发,这大都发生在和平时期。由于战争后的休养生息,使得原住地人口激增,乃至超过其生态承载度而使生态遭受到难以恢复的破坏而再难恢复,甚至变得不再适于人类居住,于是这一地区的文明也随着湮没。古埃及文明是如此、中国的楼兰古国是如此、复活节岛文明亦是如此……这些地方由于生态环境变得恶劣,曾经的繁华都只像腊制的标本,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如金字塔那样,把古文明永久地凝固在历史长河中。
保护黎族生态是关系整个海南生态的一件大事。如何在保持黎族生态的基础上,又能推动黎族改变少数民族被边缘化的现状,从而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既要保护,又要开发,这是海南一直在寻求最佳答案的一个两难题。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于贫困的少数民族,可以采取整体搬迁的方式,让他们走出大山,离开大江大河的源头。这表面看来,似乎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但是却破坏了人与自然相谐的生态结构,打破了生态平衡。更为
笔者在《第四文明:天人合一的时代交响》一书阐述生态文明的内涵时,提出了“大生态圈”的概念,并把“大生态圈”界定为由三个生态圈组成,即自然生态圈、社会生态圈、精神生态圈。并认为,由三个生态圈的和谐相融而成的大生态圈,才是现代人类能够永续发展的生态圈,才是现代人类社会所需要的新型文明②。研究黎族生态,也将沿袭这个思路展开。对黎族生态的研究,不限于自然生态的探讨,思维的触角也会延伸到社会生态与精神生态。特别是要找出三个生态圈互扼到动的交集与共融点。当然,不管那个方面生态的探讨,都应该是原生态的东西。因为只有对原生态的研究,才能挖掘到一个民族的本色的东西,才能真实地触摸到一个民族搏动的灵魂。根据这个思路,笔者认为,研究黎族生态应从五个方面着力:
第一,黎族生态的基本特征及对整个海南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这个方面,应突出探讨黎族自然生态的内涵,以及黎族自然生态在整个海南生态环境中的地位作用,特别是对整个海岛气温空气的调节功能,以及黎族生态资源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动力作用。如前所言,黎族生态,实际上是整个海南岛的生命之源,黎族生态的良好与否,影响着整个海南岛的生态环境。特别是黎族生态里显示出的生物多样性,牵涉到栖地生态的维护与复育,以及生态学上所谓互补性的问题。进而牵涉到整个海南岛生态保护问题。即使是最表面的现象来看,黎族生态显示的生物多样性,对整个海南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重大的。我们知道,人类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没有生物多样性,人类不能在地球上生存。不会感受到树林的绿意、海洋的浩瀚,也不会有人类呼吸的空气、吃的食物、喝的水。没有生物多样性,人类本身就会感到非常孤独,因为没有花鸟鱼虫与我们相伴,也没有飞禽走兽与我们为伍。如果没有多姿多彩的生命形式,仅仅只剩下人类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将会变得索然无味,更何况没有其它生命,人类根本无法生存。生物多样性可以帮助清洁我们呼吸的空气以及喝的水;生物多样性可以提供我们丰富多彩的食物;生物多样性为建造我们的房屋提供原材料……
第二,黎族生态的历时性变化及现状。这一部分重点探讨黎族居住地的自然生态变化,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态变化状态对黎族社会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影响,把着力点放在对现实生态状况的描述。坦率地讲,黎族生态也经历过劫难。例如,大跃进时期的大炼钢铁,就让黎族所处的原始森林遭受过重大劫难——据传黎族生态的破坏也是相当严重的。幸好海南的自然气候的良好,再加上黎族居住地道路崎岖难行,运输不便,曾经受损的生态得到及时修重要的是,当原生态民族离去之后,杳无人烟的人类生命源泉由谁来守护?这一地区发展起来的文明在新的生态环境能够延续吗?这也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更重要的一点是,黎族也好,其他少数民族也好,他们的生命与当地的生态融为一体,离开了原生态,也许能发展成现代文明,融入主流社会里,但是,却再能否保存民族原生特色,失去了生态的多样性。这一点,同样是要思考的问题。所以,在推进生态省建设的过程中,还有一种声音在呼吁:如果认为黎族地区是海南生命之源,就不要对这些地区过多开发,最好保持其良好的生态。当然,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提高黎族地区的生活水平,则成为另一个问题。这就需要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不仅由政府对这些地区进行补偿,还要由所有受益者对这些地区进行补偿,尽可能地让这些地区黎族居民的生活与中心地区居民生活大致保持在同一水平上。过去我们一直探讨生态补偿机制问题,且已经在大力实施生态补偿。但由于补偿额度太小,对于解决少数民族贫困问题只是杯水车薪,毫无疑问,大多数少数民族居住地,都是限制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区,但是不让开发,又怎么能让少数民族利用好本地的资源而富裕起来呢?这将是本课题的难点与重点,如果能够正确地解答这个问题,不仅对促进黎族的发展,也对促进其他少数民族的发展,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第五,海南黎村在原生态基础上开展的文明生态村建设。海南的文明生态村建设卓有成效地开展了近十年。这是将精神文明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进行的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活动。这个活动,为海南新农村打造出一个享誉全国的生态文明绿色品牌,也让黎族地区的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前,黎族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方兴未艾阶段,应该从黎族生态实际出发,设计黎族地区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新思路,构筑黎族地区文明生态建设中的天人合一新关系。不否认,在前段文明生态村建设中,确实让广大农村解决了许多不文明的习惯,让农村生态状况有很大的好转,但也有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影响着文明生态村建设的质量。因此,在新一轮文明生态村建设,应该进一步科学规划,城乡统筹,努力克服形式主义,使文明生态村建设真正成为能够给黎族居民带来实惠和好处的一件大事。
研究黎族生态,可看作是黎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是对黎学研究的一个迂回突破。而按照大生态圈的思路研究黎族生态,也是一条新路径。或许这新上加新,稍可弥补我们过去对黎学涉入不深的缺陷,使我们的研究也能成一家之言。
海南生态,是大自然赐给海南人最宝贵的财富,海南人也特别珍惜这宝贵的财富,,早在1994年,省政府就颁布了全面禁伐天然林的命令,禁伐的初衷是为了不再砍伐天然林,最终目的是保护好海南引以为傲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999年,海南在全国率先建设生态省,把生态建设作为海南在新世纪的重大发展战略。2009年新年伊始,中央颁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在“六大战略定位”中提出将海南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这说明海南建设生态省10年来的成果得到认可,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奠定了基础。随后,海南在落实《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在《规划纲要》中,“生态文明”贯穿始终,纲要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功能分区、发展原则、发展目标,都在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由此而言,黎族生态则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基础。
有专家指出,热带雨林是海南的镇岛之宝,也是海南生态安全、经济持续和谐发展的保障,更是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资源。目前,海南拥有全国最大面积的热带原始雨林,这是一笔宝贵的生态财富。而这一笔财富就由黎族人守护着。研究黎族生态,就要探讨如何把黎族生态变成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资源,使黎族生态这笔生态财富成为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能源动力,也是国际旅游的重要看点。
要使黎族生态成为国际旅游岛的重要看点,势必涉及到对黎族生态的开发问题。如前所言,在整个海南的生态体系里,黎族地区是限制性开发地区,黎族生态因为关系到整个海南的生态系统,是重点保护对象。因此,对黎族生态的开发,一定是不破坏生态现状的开发。为此,一些专家提出了好的建议:即在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基础上,把黎族地区建设资源保护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民族风情村、民族风情镇。通过民族风情村、民族风情镇,充分展示黎族地区的良好生态与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同时,也以之作为当前蓬勃兴起的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满足旅游者回归自然、体验古朴文化、保护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等需求。这个建议已经得到有关方面的采纳并开始践行,这对黎族生态,无论是保护还是开发,都应该是一个双赢的选择。而我们的研究,也希望能够为完善民族风情村、民族风情镇的模式,作出一些裨益。
以上是关于黎族生态的一些肤浅的看法,且称“摭谈”,也算是对“黎族生态”研究的一个开场白。随后争取有更多的精彩上演。当然,精彩是属于海南的原生态民族的,我们作为“精彩”的描述者,不过希望是藉此沾点“精彩”之光而已。
Abstract: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and its protection module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constructing 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moreover,the author also tries to seek new ways to construct civilization for Li nationality.
Key words:Li nationality;ecology;exploration
Discussion on Li Nationality Social Ecology
Fu Zhi-ping1Yu Su-guang2
(1.Haikou College of Economics,571100;2.Party School of Hainan Province,Haikou,Hainan,57000)
X22
A
1008—6772(2011)01—0009—04
2010-12-18
傅治平(1950-),男,湖南省华容人,海口经济学院人文与经济研究院院长,海南省哲学学会会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学学会理事,在生态文明方面,首次提出“第四文明”的概念。于苏光(1955-),女,山东海阳人,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新东方》杂志主编,研究生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