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秀梅
(琼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海南 五指山 572200)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思考
邓秀梅
(琼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海南 五指山 572200)
本文依照科学发展观理论,针对我国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讨论了高校实现课堂教学转型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的思路与方法。
科学发展观;人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转型
学习、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将其与自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高校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实施者,需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来。那种认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事业发展的,与课堂教学完全不搭界的想法是错误的。我们知道,科学发展现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就是以育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而高等教育中人的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人生、人民的福祉和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中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发展是硬道理,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人的发展是硬道理,学生的发展是硬道理,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硬道理。
需要指出的是:人的发展即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通过教学转型的实现而实现,即完成以学科知识为本位的传统型教学,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全面发展型教学的转变。所谓的全面发展就是指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德、识、才、学、体,知、情、意、态、能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就是要解决好胡锦涛总书记所强调的、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培养什么人”,二是“怎样培养人”。完成教学的转型,就是要将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学科知识型,转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型的轨道上来。
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比较,素质教育着眼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培养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 三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据报载,郑州市615家招聘单位于2009年3月招聘时共提供了15738个岗位,而最终仅达成意向9408人。许多招聘者都说:“我们满怀希望而来,带着失望而去”。在面试中,学电路控制的电气自动化本科生,说不出从压力的产生到终端要经过哪些元件,而在画电机起落的主电路图时,有人错把断路器画成隔离开关。纵观我们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往往徒有学历而无必备的能力,欠缺应有的素质,在KAQ三个方面均不达标,还无法称之为真正的人才。现在,人们经常提及中国高中生中存在的教育荒废倾向,可事实上,在大学生中同样也潜伏着如此的趋势和苗头——现实的警钟迫使我们必须认真剖析其原因何在。
作为中国高校的教师,需要对中国高校的教学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作为对学生、对事业负责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对我们的教学现状和教学模式有个客观的认识与评价,不能再盲目地、自我感觉良好地、按照惯性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以知识为本位的灌输式教学。新的形势,迫切要求我们将学科知识型的教学及灌输式教学方式,向全面发展型教学转型,这两者不同的教学效果可见下表。
表1学科知识型教学及灌式教学方式与全面发展型教学之比较
教学的转型,或曰教学的转轨,就是教学改革,应该成为所有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开放是前提,改革是关键,质量是中心,观念是先导,这是高教教育改革的经验之谈。面对教育改革的使命,若仍固守学科知识型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不在教学转型上进行积极的探索、尝试和创新,既是教师生涯的一大遗憾,也愧对我们的学生与时代。实现教学转型,要掌握“两个问题”、四个为”和“四个结合”。
(一)“二个问题”。即胡锦涛书记提出的教育工作的主题:“培养什么人”与“怎样培养人”这两个问题。要使之贯彻、渗透、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去,首要问题是要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观,明确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规格,强化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求全意识。知识重要,不容贬低,无知必无能,无知也无素质,但知识不是一切,有知未必有能,未必有素质。知识重要,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力更重要;知识讲授不必面面俱到,一定要给学生留出思考、议论、练习的时间和余地。
有人说:“外国学生有三强:创造能力强,动手能力强,讲演能力强。中国学生有三好:基本功好,书本知识好,考试成绩好”。比较起来,应该说三“好”是抵不住“三强”的。如果说人生是树,知识是花,能力是果,素质是根,那么徒具知识而无能力,就相当于俗话所说的“只开花不结果”,在实际应用之中一无用处。所以说,我们时刻不能忘记这个“全”字——即新一代人的全面发展,只有有了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有教育的实效,只有求“全”,才能求“实”(实效)。因此,是不是重视和尽心于人的发展的全面性,无疑成为当前教学实践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问题。素质教育的人才观决定了教学的任务观,需要应用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大纲的制定,并落实到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中去。
(二)“四个为”。1999年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会议召开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2005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这四“为”既对我国的高职高专教学提出了要求,也对我国目前广泛存在的应用型本科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三)“四个结合”。温家宝总理2009年初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上的讲话中,在谈及教学改革时,他下面的讲话对于我们更新教学思想、实现教学转型颇有启发,他说:“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我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不在于教师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数学家或文学家,而是老师能给学生以启蒙教育,教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然后用他们自己的创造思维去学习,终身去学习。”
以高度扩大视野,以角度改变观念,以尺度把握人生。上述关于教学转型的“两大问题”、“四个为”、和“四个结合”,将指导我们带给教学转型以新的高度、新的角度和新的尺度。
要有求“全”意识。一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全面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他的成长与成才,本质上是其心理的发展,是他的心理的完善与优化过程。人的心理是在实践中发展的,这是关于心理的本质的重要理论。有的学者指出,在人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专业素质中,心理素质居核心地位。每个教师都应当是塑造新一代灵魂的工程师。育人即育心,育心离不开实践活动。要突显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和实践性。
学习是特殊的劳动。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就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学习这个特殊劳动中,完善自我、优化自我、不断超越自我。要引导、指导学生自觉地完成学习的全过程,强化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
教师的教学以学生为本,以学为本,需要明确学生学习活动的三个要素,见下面示意图:
依前所述,温家宝总理强调的教学改革要注重学、思、知、行四个方面的结合也是对学习的科学性、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实践性的明确要求,与上述的学习理论是一致的。教育心理学关于学习的定义是“学习的实质是学、思、习、行的总称”。灌输式教学所以要废止,就在于这种教学方式背离了学生有效学习的规律性,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不能有效地完成这个学习的全过程,学习质量也就无从谈起了。
所谓“五定”即是指定位、定量、定序、定度、定场(心理场)。
(一)定位。指师生在教学情景中的各自定位,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用教师的主导性促进学生的主体性,还要谨防教师的主导性取代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当代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激励、鼓舞。教师应由传递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新世纪呼唤新的教学和学习模式。新世纪的教师要及早实现教师角色的这个转变,树立新的教师观。
(二)定量。确定学科知识与理论教学的量,要贯彻少而精原则。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李大潜教授在其关于教学目标与方法的文章中指出:“事实上,一个学科,一门课程,真正本质的内容并不是很多的,说穿了也就是这么一点点,其余的不过是在此基础上的发挥、拓展及应用而已,只有抓住精华才能学得精髓。一个教师如果觉得自己所教的内容个个都非常重要,都舍不得割舍,分不清主次、轻重,绝不是一个好的教师。”有了这种少而精的定量,你才能留出学生学习、思考、练习、研究的余地。
(三)定序。在备课时制定学与教的活动程序,对教师的主导、学生的学与练进行明确策划与安排。教师的备课不该只是教材内容的转移。要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导学式、研究式、体验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理论应用训练与操作等等,只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瞄准人的发展的全面性、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教学模式,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定度。确定教师的讲授、指导与学生的学、思、练、用的程度。李大潜院士指出:“一位好的教师,不要自己把话讲完,不应该追求事无巨细的面面俱到,而要注意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同时多讲不如多练……”。这实际上强调教师教的度和学生学的度的把握问题。
(五)定场。指课堂上的心理场,心理氛围。追求师生关系和谐,教师态度的亲和,学生的平和、愉悦,思维与想象的活跃,师生间与学生间议论风生的风气,教师要善于讲解、质疑、激思、启智、引趣、解惑、赞许。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型,既有人才观、教学任务观的方向问题,又有教学实施的方法问题,只有从方向和方法两个方面着手,掌握和应用“四个为”、“四个结合”、“求全意识”和“五定”原则,才能解决好胡总书记提出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两个重要问题。
[1]周远清.开展一次教学方法的大改革 [J].中国大学教学,2009 (1) .69.
[2]温家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N].人民日报,2009-1-5(2) .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4]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李大潜.谈大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与方法 [J].中国大学教学,2009,1,9.
Abstract:This paper,in accordance with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eory,personnel training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s current practical problems,discuss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achiev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o propose specific ideas and methods.
Key words: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ll-round human development; classroom teaching;transformation
Reflection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University Classroom Teach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Deng Xiu-mei
(Qiongzhou University,Wuzhishan,Hainan 572200,China)
H139
A
1008—6772(2011)01—0034—03
2010-12-22
邓秀梅(1964-),女,黑龙江鸡西人,琼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实验师,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实验教学研究。